误治子宫颈癌患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探讨误诊误治子宫颈癌患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以提高子宫颈癌首诊正确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诊的31例院首诊误诊误治子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其中26例患者补救手术治疗

结果:31例子宫颈癌术前误诊为慢性宫颈炎12例,盆腔包块3例,子宫肌瘤5例,功能性子宫出血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6例,误诊患者院外术前基本未行规范化诊治。

26例(83.9%)患者补救手术治疗,术中出血量为150~210ml,手术时间平均为1.5~2h,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规范正确的首诊过程是避免子宫颈癌误诊误治的关键,尽早行补救手术是必要、可行的。

【关键词】子宫颈癌误诊误治补救手术     近年来,我国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位居妇科恶性肿瘤第一位。

由于子宫颈癌存在较长的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在此期如能早发现、及时治疗、密切随访,治愈率可达到100%[1]。

但部分子宫颈癌患者因各种原因误诊误治,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影响患者预后[2]。

出现误诊后,如果与患者及其家属缺乏良好的沟通以及不能进行有效的进一步治疗,甚至可能引发医疗纠纷[3]。

本文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2年1月~2007年8月接诊的31例院首诊误诊误治子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此类患者误诊误治的原因及实施补救手术的可能性及必要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首诊误诊误治子宫颈癌患者31例,年龄27~51岁,平均38.5岁。

31例患者病理切片经我院会诊证实为子宫颈癌,患者自临床症状出现到明确病理诊断时间为4~11个月。

1.2方法对31例误诊误治子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包括误诊患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术前检查及诊断情况、院外首次术式等。

26例(83.9%)患者补救手术治疗,根治性子宫切除术10例(32.3%),部分阴道、子宫各韧带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6例(51.6%)。

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4例(12.9%)患者行放疗,1例(3.2%)行姑息手术治疗

2结果   2.1一般情况首诊误诊误治的医疗机构级别:县、市级医院15例(48.4%),地州医院5例(16.1%),职工医院7例(22.6%),省级医院4例(12.9%)。

转院原因主要为病情未得到规范、彻底的治疗,需要进一步诊治,而院外治疗条件受限以及患者及家属要求等。

2.231例误诊误治子宫颈癌患者院外诊疗情况   2.2.1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接触性出血12例(38.7%),阴道不规则流血10例(32.3%),白带异常9例(29.0%)。

2.2.2院外辅助检查及诊断院外首诊过程中6例行宫颈细胞学检查,2例行阴道镜检查,12例行宫颈活组织检查

术前诊断为慢性宫颈炎12例(38.7%),盆腔包块3例(9.68%),子宫肌瘤5例(16.1%),功能性子宫出血5例(16.1%),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6例(19.4%)。

2.2.3院外手术方式全子宫切除术19例(61.3%),宫颈局部手术5例(16.1%,1例宫颈锥切、4例宫颈电切),反复物理治疗5例(16.1%),次全子宫+宫颈肿瘤切除1例(3.23%),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例(3.23%)。

2.2.4误诊病理类型误诊宫颈鳞癌23例(74.2%),误诊腺癌7例(22.6%),误诊宫颈恶性纤维瘤1例(3.23%)。

2.3补救手术治疗情况26例行补救手术治疗

术中出血量为150~210ml,手术时间平均为1.5~2h,3例(9.68%)患者补救根治术后出现膀胱功能障碍,恢复时间>2周,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3讨论   3.1误诊原因分析   3.1.1综合原因本组资料显示县、市级医院误诊病例15例(48.4%),可能因基层医院医生缺乏必要的子宫颈癌防治知识或无病理科,不能开展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活体组织检查仅靠肉眼观察,难免误诊

误诊病例大多发生在非肿瘤专科医院;专业背景差异,所受继续教育背景,甚至从师背景均可影响对疾病的正确诊断;接诊医师病史采集不详细,未遵循有效的诊治程序;对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症状、体征把握不全面,缺乏必要的、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或综合分析不够;医生疏忽,有急于治疗倾向。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