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顶天、“信”立地 信广立诚贷

熟稔中日历史的人都知道,唐代高僧鉴真不顾生命危险,发愿东渡传戒,历经五次航海的挫折,直至双目失明,终于在第六次渡海成功,到达日本,前后历时十二年。

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两国人民世世代代的景仰。

斗转星移,历史迈进了21世纪。

或许一般人并不知晓,如今有一位立志为祖国强大、中华振兴目标而奋斗的香港企业家,正在步鉴真大师的历史足迹,十几年如一日,为加强中日民间交流和经贸往来的事业呕心沥血、默默耕耘。

时久天长,他在周围朋友及中日商界圈里享有了“民间外交家”的美誉,而他的事业也如日方升,前程无量。

尽管近年来中日关系遇到了种种波折,但他却不改初衷,满怀信心,一直乐观向前。

问及成功之道,他一再坦言:诚信是我立身行事的至高准则。

他,就是中国藤藏集团公司总裁冯恒先生

“民间外交家”之“最”      十八年前,还是我在海外求学之时,我就立下一个信念:总有一天,我们中国人会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那时,中国的对外经济交   往将空前繁盛,我愿为此做一个搭桥铺路者。

――冯恒感言   秉承家族传统,冯恒先生完成学业后顺理成章地踏上了从商之路。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冯先生在周围朋友及中日商界圈里获得一顶“民间外交家”的头衔。

对此他笑言道:“‘民间外交家’实不敢当。

但我要么不做事,要做事就要做到最好,这样才能赢得信誉。

”为此,多年来他始终如一坚持在一切商务活动中做到:要让客户感到你是最诚实守信的;你为客户提供的经济信息和相关资料是最权威、最丰富的;你办事的效率是最高的;你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是最全面最体贴的。

这几个“最”,勾勒出了冯恒为人处世、经商理业的基本原则,而如此高水准的信念和追求,为他在中外商界赢得了极高的美誉和无数的朋友,由此,他那谦和有礼、重诺守信的“民间外交家”的风范,也定格在人们心中。

生机勃发的事业      我视为中日经贸牵线搭桥,为中华振兴而努力为己任。

项目考察来回奔波的车上、飞机上,成了我休息的最佳场所。

每当看到某个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发展,解决了大批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时,那一刻的我是最快乐的。

这也成了我事业不断发展的最大动力。

――冯恒感言   冯恒先生出生在香港一个实力雄厚的商业世家,21岁时东渡日本留学。

在日留学期间,他亲眼目睹和感受了中国人在海外生存创业的艰难。

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国外发展的大好时机,满腔热血、义无反顾回到中国香港,投身中日经贸事业

他渴望能凭借家族在商界的实力和广泛的人脉,从国外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和人才,开发中国市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为中华振兴效尽绵薄之力。

本着这样的初衷,冯先生把介绍日本企业来华投资,或者把中国各地一些需要资金、急需开发的项目介绍给日本企业,为双方牵线搭桥,当成目前公司发展的首要急务和核心业务。

为此,他在中国藤藏集团旗下,先后注册成立了北京市藤藏商事咨询有限公司和上海藤藏投资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其业务开展方式,主要是为来华考察的外商、尤其是日商专门设立“一条龙”的咨询服务。

比如,免费为外商提供来华考察期间的办公地点、包揽食宿问题、提供外商需要的律师、翻译、导游等,负责联系安排考察当地的民情、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投资政策等各方面情况,并提供相应便利条件。

当外商决定投资项目后,再进一步从选址建厂、人员招聘,到如何报关、纳税,直至工厂排放的污水如何处理等所有细枝末节等方面继续提供咨询与服务,一直到整个项目圆满完成。

为了加速招商引资的成功,冯先生在日本各地也设立了相应的咨询机构,专门为有意来华投资的日商提供全面的咨询、答疑服务等,使之对中国国情和中国市场有一个先期的了解;同时让今日中国的形象能实时地、以最生动的姿态展现在外国人面前。

这个平台的建立,赢得了无数外商的欢迎,也为中国进一步打开经贸大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减轻了中国政府,特别是各地地方政府走出国门招商引资的负担。

而为此,仅冯先生个人每月往返内地、香港及海外的机票就达6、7万人民币之巨。

当然,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亲切会见冯恒先生辛勤的耕耘也换来了丰厚的回报,那些最终“开花结果”落地中国,与当地成功合作的外资企业,已有60多家。

商“品”如人品      我希望有朝一日回首这一生的时候,能为自己未曾失信过而感到欣慰。

诚信,是做人最宝贵也是最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

如果说现在的我是成功的,那么诚信就是我成功的最大原因。

――冯恒感言   “德在人先,利居人后。

说了,就一定要做到。

”是冯恒先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近二十年的商旅生涯里,最让他身边的朋友和客户折服的一点。

当记者问到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最应该具备的品质时,冯恒笑着说,是良知。

位于北京市华彬国际大厦10楼的北京市藤藏商事咨询有限公司,是今年一月刚刚开业的,但已先后获得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颁发的“企业团体会员证书”,“中国诚信服务单位”等良好资信凭证,并相继成为“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中国信息协会”、“北京市工商企业联合会”、“北京市商会”的会员。

目前,该公司正与日本瑞穗银行、明治牛奶、保圣那等一系列国际知名企业洽商着陆中国市场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公司业务进展如此快捷神速,不仅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更在于冯先生诚信为先的做人原则和办事风格。

2005年4月,冯先生继北京之后,又在东方大都市上海毅然落子,成立了上海藤藏投资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依托冯氏家族在海外商圈深厚的根底及一些著名银行的支持,着力引荐一批海外银行、财团、投资公司来上海进行资本运作;同时引领一些跨国IT企业来此地研发和生产,打造上海的硅谷;此外还将从欧洲引来一些经典品牌的民用轻工类企业入沪发展。

在上述业务中,同样要为海外企业做一些投资前的咨询、商务筹划、会务会展策划、协助选址建厂等系列工作。

遵循冯恒先生雷厉风行的一贯作风,不长时间内,中国藤藏集团已在国内成立了包括上海藤藏仓储有限公司、上海藤藏实业有限公司、东莞市藤藏进出口贸易公司等在内的六家公司。

业务涵盖咨询、贸易、实业等广阔的领域,如今中国藤藏集团的事业正在迅速、稳健地向多领域、多方位拓展。

近日,在中央商务国际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藤藏集团即将与福建省名优推广中心有限公司签约,成为中国福建省在日本市场的茶叶总代理和总经销商,前期投入开发日本市场的资金达120亿日元,相当于8.8   亿元人民币,之后,还要再向福建省茶叶出口项目分期投入10.1亿元人民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及使用茶叶的国家,但由于资金、技术的限制,近年来作为中国第一产茶大省的福建陷入了“一流原料,二流技术,三流包装,四流价格”的尴尬。

出于茶叶国际化的需要,福建省决定把藤藏集团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合力打造“福建牌”茶叶航母。

今年8月7日,中国藤藏集团将与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农业厅、福建省茶叶学会、福建省宁德市人民政府、福建省名优推广中心有限公司共同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福建省名优茶鉴品会藤藏集团福建茶叶项目签约仪式暨茶叶泰斗张天福专题片首映式”。

届时,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及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的高层领导及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等将亲自出席签约仪式。

谈到这个合作项目,冯恒先生非常有信心。

他介绍说,根据分工,福建省茶叶学会将负责专家、技术及信息支持,藤藏集团将对接国际市场,在福建省建立140万担茶园基地,开辟深受日本市场青睐的绿茶、乌龙茶、茶多酚、茶饮料等。

他希望通过藤藏集团的努力,为中国茶叶更快更好地走向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外,冯先生还计划在宁夏银川开发一个日技城工业园,整个工业园区预计占地两千亩,招商引入三十家左右的日资企业,投资金额达15亿元人民币。

初步计划是由上海藤藏公司负责招商、规划、管理,自负盈亏。

纵观以往,每到一地,冯恒先生很快就能与当地商界、政界融为一体,迅速达成协议,项目开花结果,这不能不说与其出众的人格及诚信为尊的商“品”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工作而狂      当你能切实感受到苦,而不是仅仅意识到苦的时候,你也许会成功得更快。

――冯恒感言   “吃得苦中苦”是冯恒和同事们交流时谈得最多的。

他是十足的工作狂,最投入的时候可以两天两夜不吃饭、不睡觉。

有时坐在书桌前写东西,累了靠在椅子上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发现手里还拿着笔和纸。

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有冯恒先生的一个工作室。

任谁也想不到,在那里,亿万身家的冯先生竟然经常是啃着一包方便面,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

当记者调侃冯先生有哪些减压的业余爱好时,冯恒笑了,“以前我其实还是有蛮多爱好的,比如高尔夫、茶艺,可现在通通都没有了,主要是没有时间去‘爱好’了。

呵呵。

不过,现在我需要放松的时候,会选择找张盘看看电影来减压。

”据他介绍,工作压力最大的时候,有时通宵无法入眠,数九寒天的隆冬季节,会跑去淋浴间冲冷水,让自己清醒一些。

若不是本人亲自爆料,记者无论如何想不到,面前这位彬彬儒雅的冯先生,竟会有这如此狂放的举动。

让所有的失学儿童回到学校      我希望所有人都来关注孩子们的教育问题。

当我看到那些山区的孩子们因为没有钱而不能上学时的场景,我流泪了,所有在场的人也都流泪了。

――冯恒感言   当记者走进北京市藤藏商事咨询有限公司时,在公司入口接待处,一个装着零散钱的玻璃箱上一行醒目的大字赫然映入眼帘――希望工程:慈善基金会募捐箱。

冯恒先生告诉记者,在他所有的公司门口,都放着一个这样的募捐箱,里面的捐款都是为中国失学儿童的教育经费准备的。

为此,对所有来公司洽谈业务的客户,进门第一件事情就是提醒其为中国的失学儿童捐款,这已成为中国藤藏集团的惯例。

冯先生特别指出,此做法对国外客户更不例外。

贫困地区的孩子一直是冯先生心里的痛。

很多年前,他去陕西考察项目的时候,无意间看到简陋的校舍和衣衫褴褛的孩子们,他被深深地震撼了。

此后,冯先生特意跑了很多地方去考察,每到一处,当地教育的贫瘠状况都让他心悸、流泪。

“我知道凭我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但是我会尽己所能,帮助更多的孩子完成学业。

”此后每到一处考察看到贫困孩子,冯恒先生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十几年来,无论通过香港的红十字会,或匿名、或以公司名义捐助教育已经成了冯先生寻常之举,至于捐助资金的总金额已经无法计算。

冯先生殷切期望自己日后能建立一个慈善教育基金和机构,以便更好地为政府、为孩子们的教育事业做点事情。

他希望能以此带动更多国人和国际友人,为中国下一代的教育事业尽心尽力。

当前,他表示将捐助建几所希望小学,具体事宜正在联系中。

家是心底最深处的牵挂      对社会的承诺,对企业的承诺,对家的承诺,都比自己更重要。

而这三者之间发生权衡取舍时,家往往放在了最后一位。

为此,内心常感到愧疚,但实际上家和家人是我心底最深的牵挂。

――冯恒感言   家是每个人心里最温馨、最柔软的地方,冯先生也不例外。

但他有太多的社会承诺和社会责任,因此在牺牲自己的同时,也不得不让家人做出了某种牺牲。

尽管如此,冯先生其实每时每刻都在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并对他们心存感激。

说到这些年来,对自己支持、帮助最大的人的时候,冯先生的眼眶湿润了,他轻声道,“是我的妈妈,还有我的太太。

”看得出, 说此话时一股淡淡的哀愁和相思聚上他的眉头,其中饱含歉意、思念与柔情……不言而喻,对冯先生来说常年奔忙于自己的事业,一周在几个国家来回飞早已是常事,于是,数个月见不着自己的儿子和丈夫也就成了冯先生的母亲及其妻子的家常便饭。

冯先生自己的孩子生了病住了院,家人怕他分心,都不敢告诉他;深知冯恒事业至上脾气的妻子,在丈夫埋头工作的时候,从来不会主动去打扰。

而母亲半夜里起来为他煲上一碗热汤或者递上宵夜的眼神与身影,成了冯恒先生远在异乡,工作之余最怀恋的画面。

冯恒先生最温情的一刻,是说起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弟弟冯子兴, “弟弟现在帮我做很多事情,上海那边的事务目前基本是他全权负责。

”此时的冯先生,脸上绽露出一缕情不自禁的骄傲和笑意。

7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