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第二课时】 五柳先生传

教学目标:

1、检查背诵。

2、体会本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3、学习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2、学习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五柳先生读书不求甚解,是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

2、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句话讲了什么?

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不知何许人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宅边有五。

柳树,因以为号焉,随便起了一个字号,与当时讲究门第的世风背道而驰,表现了他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

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的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

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

空,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通过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3、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

这是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也说明陶渊明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不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4、怎样理解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非常含蓄。

5、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6、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学笔法加的品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

三、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

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写作特点。

①语言朴素洗练,内容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

②多用否定句

思考:找出文中否定句,想想有什么作用?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正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③体会课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并默写。

2、口头作文: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