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公示语的语言特色及其差异

公示语,是指公开面向人民大众的告示、指示、提示或者警示的相关信息,是一种常见于生活周边的简短文体形式,其作为一种特定功能的文本形式应用历史悠久,在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协调、保障等机制和作用。在中国,人们习惯把公示语称为标语.在日本,也通常把公示语称为标语.公示语是标语的书面表达,文章中也多次提到标语,其意义是相同的。

一、中日公示语的语言特色

历史的传承不同,中日两国的公示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公示语中可以看出两国语言特色差异。汉语公示语反映的不仅是中国的语言,也是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日语公示语也是如此,它所反映了日语语言特色日本社会的文化及生活习俗等。所以,研究中日公示语的语言特色是很有必要的。

( 一) 中文公示语的语言特色

1. 中文公示语在语言表达方面有明显的节奏感,常常采用排比、叠加等方式来编写标语。中国汉字的发音本身就存在很多有趣的奥妙,音调、平仄、押韵等都影响着中国公示语的编写。如学校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个标语,就利用了汉字的叠加,读起来琅琅上口。还有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就采用了有声的反复,不仅体现了奥运主题,更突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下的传统文化美德,很好地宣传了我们的国家。

2. 数字化一直是被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广泛使用的一种书写方式,中文公示语很讲究数字化.这里的数字化与工作中做报告时采用的数字化不同,而是标语的前后字数要保持一致的数字化。在中国的城市,标语大部分是前后字数一样。诸如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团结,奋进,创新等这些标语,用相同的数字组合起来形成许多二字式、三字式等简短明了的标语

3. 中文公示语逐渐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中文公示语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曲折,改革开放以前,中文公示语在当时只集中表现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号召人民大众的劳动、解放运动。这个时期的公示语,还没有很广泛地涉及到城市文明建设中来,对公示语的语言表达方式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语言的表达比较生硬,强制化。如在土地革命期间的打土豪,分田地穷人不打穷人的标语,语调都比较强硬,能够高调的激发起人民群众的热情。而从中国加入 WTO 国际贸易组织之后,国际的交流日益深入发展,国家越来越注重城市文明的建设,公示语的应用的也越来越多,人们开始注重公示语的表达方式,语言文化。公示语的语言表达趋于委婉、文雅,透露出幽默、诙谐的风采。例如,某公园的手下留情花更艳脚下留情草更翠。这条标语生动形象地提醒了行人要爱护花草,没有任何强制性的词语却达到了设立标语的目的。可见,现在生活中的标语得到极大进步和发展。

( 二) 日文公示语的语言特色

日文公示语称为标语,日本政府机构、社会团体每年也会向社会公众中征集许多有代表意义有价值的标语进行编制。日本标语有以下几个语言特色

1. 敬语应用广泛。敬语就是在说话或写书信文章时,需要注意对对方和话题人物表示尊敬或谦逊之意。这种用心良苦并非只能在日本人身上看到,但日语标语中的敬语更加突出了敬语的表现。例如: 节水にご协力をお愿いいたします犬を公园内につれこまないでください日文公示语注重敬语的运用,这与日本的社会风气、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

2. 语境深刻浓厚。日本标语语境和语意比较深刻,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当你碰到一个日语标语时尤其是汉字版的日语,看到它的汉字意思简单易懂,而它的实际意义却与表面翻译过来的意思相差甚远。例如,油断一秒,怪我一生。乍眼一看,很有可能翻译为缺油一秒,怪我一生。然而这条标语是一条交通标语,意思为疏忽一时,悔恨终生。还有这样一条标语,おみやげは无事故でいいのお父さん( 爸爸,最好的礼物是不出事故) 这句话的意义深刻,看似很随意的一句孩子对爸爸的说话,其间却透露出交通中应注意的问题,语境唯美,增添了标语的生动性。

3. 语序放置准确。在语序上,中文日语本就有明显差异中文一般是主、谓、宾形式,如请遵守交通规则.但是日语版却是守ろう,交通のル — ル.也就是说把句子的谓语提前,把宾语放在句尾,强调动作和行为本身的重要性,从而增强语言效果,起到标语口号的作用。这种倒装的方式通常要比主、谓、宾的形式日语结构句子表达效果要好得多。

4.川柳和徘句可以称为日语语言形式的一大特色,川柳、俳句都采用 5、7、7 的形式来描写诗歌或一些语句。而在日语标语中,俳句形式运用的甚多,最为常见的就是用 5、7、5 的く音节形式编写成的标语。例如奉劝勿开快车的狭い日本,そんなに急いで,どこへ行。这种俳句的形式表达准确,清晰明了,突出了很强的标语感召功能,是日语最为突出的语言特色

二、中日公示语言特色差异

以上详细介绍了中日公示语的语言特色,根据资料,笔者总结出中日公示语在语言特色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字规格形式不同。中文公示语文字规格整端性较强,不管是对仗的五言字句、七言标语还是简短精悍的二字格、三字格书写形式标语的书写注重前后一致,字数整齐。而日语公示语在文字规格方面就比较随意,除了 5、7、5 形式的俳句,标语的字数是没有限制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书写符合大众兴趣爱好的任何标语

2. 语序差异。语序的放置差异中日公示语最明显的差异,前文已经讲过,相对中文的主、谓、宾结构,日语标语常把宾语放在谓语前面,简称宾语前置.语序的不同突出日语语言的特点,把人要做的动作放在最前面,强调了动作的重要性,而动作也就是一个句子中的中心环节,由此可见,日本人在写作时也很注重主次分明这一原则。日语标语的语序倒装是很讲究的,用得十分恰当。

3. 日语公示语的敬语较多。尽管现在中日都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但中国的虑它文化和日本相比还远远不足。日本的提示性标语几乎每一句都会用敬语形式来传达信息。如贴在自动售票机上的一句标语切符はこの劵卖机でお求めできます,而在中国的自动售票机上常见在此买票或者直接是自动售票机等形式,而像请您在此买票这种形式的出现还是很少的。其次,日语标语经常用ください类似的句型表达。像ご远虑ください这样的句子随处可见。日本的谦虚敬语文化在世界上都是遥遥领先的。

4. 语境差异语境有高低之分,本文主要强调的是情境语境差异。在情景语境中,日本公示语算得上是高程度语境语言了,而中国的公示语则是低程度语境公示语。一条标语,如果不理解其语境,很有可能会出现翻译上的偏差,导致意思理解错误,行为动作不向指示的目标去行驶。中文公示语简单明了、语境浅薄,容易使人理解。如来也冲冲,去也冲冲看到这句话,我们不用想就能知道这是厕所的标语。而日本标语单独看到时有时会让人难以理解,主要是因为句子的情境语境程度高,往往会省略某一成分但又不影响句意,这样就增加了我们理解的难度。只有了解了相关知识才有可能读懂其意思。如子供はひとり这条语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一个孩子.很多人会不理解标语想要表达的意图,其实这是一条省略了谓语的计划生育的标语,意思是生一个孩子好.可见,日语中的标语语境有时是很难理解的。所以,看似简单的标语如果不了解其语境有时也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5. 语感差异。尽管说中日公示语现在都越来越注重更多的人文关怀,语气从生硬变得委婉、风趣,但中文日语公示语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这与中日文化的差异息息相关。日本自古以来就有谦卑、以和为贵的浓厚思想,可以说日本社会的基础是个间人主义意指社会并不是由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所组成的,每个人都是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的一员,社会最根本的基础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日本人非常在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话时非常在乎对方的感受,对于问题的回答常常都是模棱两可、委婉礼貌。这种浓厚的谦卑思想,直接影响着日本公示语的设置。语气委婉、温和生动,可以说是日语标语最为准确的形容了,即便有时是表示禁止的标语日语也会采用比较委婉的语气来警示人们。而在中国仍存在很多强硬性的标语,给人一种居高临下,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如禁止踏草坪,违者重罚闲人免进等。可见,中国在公示语的语感表达上还是比较欠缺的。我们注重文明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要在物质方面进行改造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标语的语感亲和力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研究推进发展。

本文从中日公示语的语言特色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了两国公示语言特色的五点差别。中日公示语各自代表了本国的文明建设、精神文化,研究两者之间的差异,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两国的文化、社会世情等。中日两国都在不断地加强城市文明建设,创建文明城市,走向城市化、国际化是两国政府人民共同的愿望,所以,公示语的规范化、国际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对公示语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在当今对中日公示语研究甚少的时代下,更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从多个角度全面地研究,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公示语走上国际大舞台。

参考文献:

[1]新日汉辞典( 增订版) . 辽宁人民出版社。

[2]谢桂梅。 公示语翻译的回顾与展望。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

[3]吕和发。 公示语的功能特点与汉英翻译研究[J]. 中国科技翻译,2005.

[4]杨永和。 我国新世纪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 外语教学,2005.

[5]日本纵横。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徐明淮。 从标语口号看日语特色[J]. 教学研究,1986.

[7]屈志凌。 浅谈标语口号的语言特色[M]. 读与写,2007.

[8]刘丽芸,黄成洲。 新编日本概况。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

[9]车耳。 像日本人那样自律[J]. 冶金企业文化,2010.

[10]孙慧俊。 日本街头的「おかしな日本语」[J]. 日语知识,2006.

[11]刘少才。 日本人的安全第一。 中国保安,2006.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