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釉细胞瘤的锥形束CT表现的特征分析

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ME)是一种较常见的颌骨中心性牙源性上皮性肿瘤,属于良性肿瘤,但其生长具有局部侵袭性,术后容易复发[1—6]。

成釉细胞瘤X线表现多样,可分为多房型、单房型蜂窝型和局部恶性征象型[1]。

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可以从矢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对成釉细胞病变进行检查,避免周围组织重叠,精确地显示病变形态和内部结构[7]。

本研究对3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成釉细胞瘤患者的CBCT资料进行总结,以提高对成釉细胞瘤影像学特征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收治的3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成釉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病例的手术标本(10—3096~12—3048)均经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病理科按照2005年WHO有关牙源性肿瘤组织学分型进行证实。

1.2 方法   37例成釉细胞瘤患者均进行了CBCT扫描,所用CBCT设备为Morita 3D Accuitomo(Morita公司,日本)。

对37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其病变的部位、大小、中心密度、内部骨性分隔舌形嵴)、边缘形态、颌骨膨隆方向及骨密质连续性、软组织肿胀、病变区牙槽突、牙根改变及含牙情况等进行总结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分析   37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9例;年龄9~67岁,平均年龄35.2岁。

37例病例中,原发病例31例,复发病例6例,复发病例均曾行刮治术治疗;23例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肿瘤切除术),14例采用保守性手术治疗(囊肿刮治术或开窗引流术)。

2.2 CBCT分型   结合CBCT表现特点,将AME表现分为多房型、单房型蜂窝型(骨内型)和软组织型(骨外型)四类,其中多房型17例,单房型17例(表现为单房状均匀低密度影像,图1A),蜂窝型2例(表现为有骨性分隔且分房大小相当呈蜂窝状,图1B),软组织型1例(表现为病变仅局限在软组织内,图1C)。

根据多房型病变骨性分隔的特点,将多房型进一步分为三种亚型,包括骨性分隔致分房大小不等型(SubtypeⅠ,图1D,12例)、病变局部伴有不完全骨性分隔型(SubtypeⅡ,图1E,2例)和病变局部伴有蜂窝状型(SubtypeⅢ,图1F,3例)。

2.3 CBCT分型与治疗方式   37例患者的治疗方式与CBCT分型的关系见表1。

其中,82.4%(14/17)的多房型病变采用根治性肿瘤切除术,64.7%(11/17)的单房型病变采用保守性手术治疗;蜂窝型和软组织病变均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

2.4 CBCT表现特征   2.4.1 发生部位 37例AME病例中,31例(83.8%)发生于下颌骨,其中14例(45.2%)病变中心位于下颌骨磨牙区及升支,6例(19.4%)病变中心位于下颌骨磨牙区;6例(16.2%)发生于上颌骨,其中2例(33.3%)病变突入上颌窦(图2)。

2.4.2 病变大小 病变大小不等,最大近远中径平均为43.3 mm(14.2~94.9 mm),最大上下径平均为39.1 mm(14.3~114.1 mm),最大颊舌径平均为27.6 mm(9.3~83.2 mm)。

2.4.3 病变中心密度 单房型病变呈均匀低密度影像,其中1例单房型病变因伴感染局部呈气体低密度影,多房型蜂窝病变内部含有高密度骨性分隔软组织病变呈均匀中等密度影。

2.4.4 骨性分隔房型病变内部无高密度骨性分隔影像;多房型SubtypeⅠ病变骨性分隔一般不密集,分房较大;多房型SubtypeⅡ病变多表现为由病变边缘向内伸出较短的骨性突起;多房型Subtype   Ⅲ病变骨性分隔多集中于病变某一区域且排列密集;蜂窝病变骨性分隔密集,分房一般较多房型SubtypeⅠ小而均匀;软组织病变内部无骨性分隔,但可见近病变颌骨骨皮质突起样成骨影像。

2.4.5 内部骨性分隔舌形嵴)及边缘形态 舌形嵴位于骨密质边缘内侧,只在多房型病变可见。

88.2%(15/17)的多房型病变内见舌形嵴(图3),其中SubtypeⅠ及Ⅲ病变内均可见舌形嵴,而SubtypeⅡ中无舌形嵴。

舌形嵴影像的病变边缘都可见分叶状。

2.4.6 颌骨膨隆方向及骨密质连续性 36例发生于颌骨内的病例,34例(94.4%)颌骨呈唇颊侧或(和)腭舌侧膨隆,其中29例唇颊侧及腭舌侧均有膨隆(图4A),2例仅唇颊侧膨隆(图4B),3例仅腭舌侧膨隆(图4C)。

34例(94.4%)病变颌骨骨密质局部不连续(图4A、4C、4D)。

2.4.7 软组织肿胀 37例病例中,15例(40.5%)可见软组织肿胀,唇颊侧软组织肿胀较明显,颌骨膨隆程度较大时可见舌侧软组织挤压(图4D)。

2.4.8 病变区牙槽突、牙根改变及含牙情况 发生于颌骨内的36例病例中,31例(86.1%)可见牙槽突骨质破坏,29例(80.6%)可见牙根不规则吸收,15例(41.7%)可见牙根推移,6例(16.7%)病变区内含牙。

3 讨论   本组研究中,成釉细胞瘤的男女构成比基本一致,多发生于20~50岁之间;病变发生于下颌骨的比例是上颌骨的5倍,且多发于下颌骨磨牙区及其升支。

这些结果与之前其他学者[1—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在X线片上,颌骨成釉细胞瘤常分为多房型、单房型蜂窝型及局部恶性征型四型,以多房型常见[1]。

根据AME在CBCT上的表现特点,本组研究将AME分为多房型、单房型蜂窝型及软组织型四型,其中多房型又分为三型(SubtypeⅠ、Sub—typeⅡ、Subtype Ⅲ)。

由于完全呈蜂窝型的AME很少见,一般与多房型或单房型同时存在,因此本研究将局部呈蜂窝状的病变归为多房型Subtype Ⅲ。

全景片可以通过一次X线曝光将全部上、下颌骨显示在一张平面图片上,较好地显示整个肿瘤以及肿瘤与颌骨、牙槽骨、牙和牙根的关系。

但全景片具有拍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变形、放大以及组织重叠等缺陷[7—8],因此在精确测量病变大小、显示病变内部结构、颌骨膨隆方向、骨密质破坏以及与软组织关系等方面,全景片具有一定[毕业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论文的服务 欢迎光临]的局限性。

CBCT可以从矢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三个轴向对病变进行定位扫描,避免解剖组织的重叠,同时具有比传统螺旋CT较低的辐射剂量和对骨性结构较高的空间分辨率[7],可以从多个方向清晰直观地显示病变的边界、内部结构以及与周围软、硬组织的关系,可以对病变近远中径、上下径及颊舌径大小进行较为精确的测量。

本组研究显示,AME单房型病变内不存在骨性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