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逃课行为和心理控制点的归因研究 自我归因的控制点维度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逃课行为进行调查和归因研究,来探讨大学生逃课 的心理和社会原因。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群体访谈研究方法。

结 果 内外控制个人特征与逃课现象存在显著相关,但男女生的内外控制不存在显著 差异;性别与逃课次数是相关的。

结论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逃课;高年级存 在更严重的逃课现象学生群体效应也是不能忽视的原因。

由此,学校、老师、学生应关注 逃课现象,针对其原因,对大学生逃课行为加强教育和引导,尤其是心理控制点方面的人格 完善问题。

【关键词】 逃课内外控制点群体效应      A Study on the Attribu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bsentee and Locus of Control . Zheng Xinyi, Guan Jingjing. College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 Fuzhou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 how and why they were absent in order t o understa nd the attributions through the lens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social factors . Methods Questionnaires and group interviewing. Results Locus of control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behaviors of absence;gender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frequency of absence. Senior male studen ts were m ore likely to be absent that junior female students. ConclusionSenior male stu dents were more likely to be absent that junior female students. More focus shou ld be given to college absentee in order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have health y learning behaviors.   【Key words】 Absentee; Locus of control; Group effect   当代大学生逃课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 和学校因素等,国内外对此有过相关研究

在国内研究中,有胡启先、易发建[1]等人对当前大学生对 学习的厌学行为的详细调查,并且从不同年级、不同性别都做了对比,发现了他们的差异。

黄萍对高校逃课现象的剖析认为,学生逃课的原因包括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学习态度不端正 、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欲增长多方面的知识和才干以及学校方面包括教师因素、考试方法 及规章制度不完善等,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1993年,何平对高校学生违纪行为分析及 对策的研究

此外,还有王益民[2]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的研究

他把 学生分为理想型、无奈型、从众型以及功利型,认为不同种类的学生都有不同的逃课原因。

在国外研究中,学者们提出“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这样一个新概念。

它是由社 会学习理论家Rotter和Phores提出并进行研究的,从罗特等近几十年的研究可以看出,“控 制点”是指人们(个体)和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个体)认识 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心理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控制点”分为两种类型,即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外部控制类型即个体惯常地认为自己 的行为的结果是受外部力量控制的。

那种外部力量特征的人缺乏自我信念,相反,具有内部 控制特征的人,有强烈的自我信念,并认为自己所从事活动的结果是由自身所具有的内部因 素决定的,他们认识到自己前途、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是自己的能力、技能和作出的努力程 度。

国内也引进了控制点研究

1991年,王登峰[3]对罗特心理控制量表进行 了大学生 试用常模的修订。

刘金平[9]以内在―外在心理控制量表(IE)和信任量表为工具 ,对280名 大学生进行了测试,发现IE量表总分在年龄、年级和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别;大学生内控性越 强,信任程度、可依靠性和信赖度越高。

不过到目前为止,没有人将控制点大学生逃课现 象联系起来进行的研究

当代大学生逃课现象已成为高校、家庭乃至全社会的一种焦虑。

逃课不仅会直接影响学 习活动,还会干扰其他同学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

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在于培 养专业人才,还在于大学生培养形成适应社会的个性特征和品质―倾向性、才能、觉悟、责 任感、纪律性、与别人共事的能力、自我批评的能力和精神等。

因此,本课题为了深入探讨 逃课现象的原因,解决社会问题,采用大样本的定量研究方法,对大学生逃课现象展开调查 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南方某大学1~4年级学生

发放50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回收408 份,回 收率81.6%。

其中男生248人(60.8%),女生160人(39.2%);一年级学生155人(38.0%),二年 级学生104人(25.5%),三年级学生109人(26.7%),四年级学生40人(9.8%);理科系学生86人 (17.4%),工科系学生194人(47.5%),管理系学生45人(11.0%),人文系学生42人(10.3% ),法学系学生27人(6.6%),其他29人(7.1%);来自农村的学生146人,来自城市的学生151 人。

1.2 工具 内外控制点量表[3]该量表测定个人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 的高低,即 人们相信自己能把握命运的程度,以及人们对行为原因的一般性看法。

量表为7点量表, 共10个项目,一半项目要进行反向积分,分半信度为0.81,重测信度达0.94,都达到了心理 测量学上的基本要求。

逃课自评问卷:为本次问卷的第二、三部分,共18道题。

具体涉及逃 课的各种心理与社会原因如老师年龄、学历及授课水平,群体作用的测查等等。

1.3 施测 采用随机抽样,团体施测的方式,问卷一次性完成,所需时间为15~20分钟。

1.4 统计 数据采用SPSS 11.5[4]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逃课的情况描述 表1显示了大学生每周逃课次数的基本状态,没逃过课的有179人, 而52.71%大学生均发生过程度不等的逃课行为,有部分学生逃课次数达到10次以上。

此外,研究还从性别和年级维度上描述逃课的分布情况。

结果显示的是男生逃课比率( 62.5%)高于女生逃课比率(40.1%);而从年级角度来看,随着年级的上升,逃课比率逐渐 增大(34.0%   2.2 大学生个人特征与逃课现象 个人特征的研究重点是内外控制点,采用标准量 表,根据王登峰修订的常模,区别出被试是内控制点还是外控制点

经SPSS描述分析,男性的控制点得分均值为46.28,低于常摸分51.8;女性的控制点得 分均值为46.9,低于常模分52.2。

因为分越高越趋于外控制,这说明该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与 内控制点的联系更加紧密。

同时,结果还显示内外控制的人格特征与逃课次数存在着显著相 关r=0.134�**,具体来说,外控制点逃课行为显著相关,且显著 区别于内控制点逃课行为关系。

此外,结果还显示男女生内外控制不存在显著差异。

2.3 环境与逃课现象   2.3.1 课堂环境 课堂上,学生更倾向于中青年老师,课堂气氛活跃,课堂内容丰富。

学 生对老师学历一般无特别要求,只看中他们的授课水平。

一般逃课时,课程的类型集中 在校选课,见表2。

2.3.2 群体效应 群体效应也可称为从众效应,是指周围同学(宿舍或班级)出现逃课行 为时,自己也不想去上课,求得与群体的标准相一致的一种倾向性。

研究是通过一道题“ 周围同学(宿舍或班级)逃课,自己也不想去上课”让被试做出是或否回答,肯定回答的就 认为受到群体效应的影响,否则被认为没受其影响。

使用SPSS软件,针对性别、群体逃课 现象相互作用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男女生在逃课现象上存在着显著差异(F=12.94�**),群体效应对逃课现象也会产生显著的影响(F=42.07�**),但 是性别与群体效应的交互作用对逃课现象没有显著影响(F=0.002)。

2.4 选课方式与逃课现象 该大学06~07上半学期,大一、大二的学生是网络选课,而大三 、大四的学生仍是传统选课。

数据处理的结果显示,高年级组(大三、大四)与低年级组( 大一、大二)相比,逃课变量存在显著差异r=—0.244�*,即网络选课的学 生反而逃课次数少。

2.5 隐性逃课现象 逃课有个特别的现象,即虽然去上课了,坐在教室里,但不听老师讲 课,只顾干其他的事情,如睡觉、遐想、聊天和看其他书籍等等,这种特别现象被称为隐性 逃 课。

吴淑娟[8]等人在研究中发现用心听讲的大学生不足40%,指出过这种现象,而 本研究也 发现隐性逃课学生在有效样本中(408人)占了很大比重(75.7%),该现象令人担忧。

2.6 逃课现象的成绩指标与心理感受指标   2.6.1 逃课现象的成绩指标 见表3。

成绩高的学生逃课次数少,成绩低的学生逃课次数多。

进一步分析,成绩与逃课现象存 在显著的正相关,且r=0.114�**,说明成绩高的学生逃课次数少且显 著区别于成绩低的学生逃课行为

2.6.2 逃课现象的心理感受指标 见附图。

3 讨 论      3.1 内外控制个人特征与逃课行为 内外控制个人特征与逃课现象存在显著相关,r=0.134�*,但男女生的内外 控制不存在显著差异(P=0.539)。

据有关研究[5]表明,内外控与A 型人格有显著的负相关,即越外控,其 性格在A、B型的划分上更趋向于B型人格,即属较松散、与世无争,对任何事皆处之泰然的 类型,而越内控,更趋向于A型人格,即属于争强好胜,对自己寄予极大的期望,终日忙忙 碌碌、自律性高的类型。

而本研究表明,该大学学生的总体控制点偏内控,部分人偏外控, 且发现外控的人更容易逃课显著区别于内控的人;内外控制的人格特征与逃课次数存在着 显著相关,r=0.134�*。

这说明该大学的在校部分外控大学生更趋向于比较松散、不自律,就更可能会逃课

而 且在逃课后更容易归因于外部原因,比如环境影响,群体氛围影响等等,而较少认为是自己 懒散等原因,并且男女内外控制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3.2 环境与逃课现象 性别与逃课次数存在显著相关,r=0.122�*,说明男生逃课比率(62.5%) 显著高于女生逃课比率(40.1%)。

结果表明,不能绝对地说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受影响。

社会生活中,从众现象普遍存在。

所谓的从众现象是指改变个体的观点或行为,使之与 群体的标准相一致的一种倾向性。

前人研究从众,把原因归为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性社会影 响即做正确的事;二是规范性社会影响即被喜欢。

再结合本研究的数据分析,可发现逃课过 程中也有从众的现象,有的人因为周围很多人的观念是上课没意思,应该做更多意义的事, 反正多去上课,成绩也不能迅速提高,于是认为逃课成了正确的事;有的人因为群体都没 去上课,为了能融入集体,跟他们保持一致,赢得他们的喜欢,也没去上课。

这效应用Lata ne提出社会影响理论[6](social impact theory)来解释,即他人对个体的总的作 用取决于 影响源的3个属性:数量、强度、直接性。

逃课的人越多、连学习干部也逃课、整个小群体 此时此刻选择逃课行为,个人的逃课现象更容易出现。

4 总 结      在很多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中,学习无疑只是获得更好的个人功利的手段,最终的就业及 未来个人目标的实现才是行为决策的目的,于是他们几乎做了同样的选择―逃课

这种现象 的遏制需要学校、老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学校方面,在推广使用网络选课这一先进 手段外,能加强全方位的管理,进行良好班风建设,同时设置一些同学所需以及感兴趣的实 用课程尤其是校选课,逃课行为可能会减少。

老师方面,自我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升的同时, 能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关心学生学术 上的成长,这有利于激励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方面,学校应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大学生逃课现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研究重点是探究个人特征、学校环境、群体 效应这三个方面与逃课的相关关系,这种现象的形成来自多方面的要素共同作用,要彻底解 决这个问题,亟待我们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深入地探讨。

5 参考文献   [1]胡启先,易法建,等.775大学生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中国临床 心理学杂志,1998,6(2):110—111   [2]王益民.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成因与对策.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1,9:56—58   [3]王登峰.罗特心理控制量表大学生试用常模修订.心理学报,1991,23(3):292 —298   [4]洪楠.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71—284   [5]车丽萍.大学生成就动机、性格特征、控制点与自信关系的研究.应用心理学,2 003,9(2):26—30   [6]Shelley E.Taylor.社会心理学(第10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62—248   [7]Elliot Aronson.社会心理学(第5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78—156   [8]吴淑娟,李凯.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动因分析.长江大学学报,2006,29(4):1 13—116   [9]刘金平.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33(1):18—20   (收稿时间:2008—02—15)。

9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