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俱乐部配备专业指导员对学生体质影响的实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体质测试及俱乐部

摘要:就高校体育俱乐部配备专业指导员高年级学生体质的影响进行实验,结果:男女生BMI、肺活量的值,男女生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握力、50m跑、男生1 000m和女生800m跑的成绩,实验组实验后均有非常显著提高(P0.05)。

结果表明体育俱乐部配备专业指导员,并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员的指导作用,对高年级学生身体的BMI、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俱乐部;专业指导员;高年级学生;体质   中图分类号:G8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9—0069—03      我国大部分的高校高年级没有开设体育课,而是把高校体育俱乐部作为提高高年级学生体质的一种手段,但2005年7月19日,教育部公布的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与2002年相比,学生的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呈下降趋势。

其中高年级学生体质下降趋势严重,说明体育俱乐部并没有发挥改善高年级学生体质的作用。

本研究所做的体育俱乐部配备专业指导员实验,是指把体育俱乐部指导工作纳入体育教师工作的范畴,作为教学工作的延续,使目前大部分高校执行的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体育课,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参加各种体育俱乐部这种模式能够真正有效地实施。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东工业大学篮球、乒乓球、跆拳道和羽毛球4个体育俱乐部高年级学生480人,其中男生400人,女生80人(每个体育俱乐部内随机选取男生100人,女生20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男生50人,女生10人)。

1.2 实验研究及指标测试   1)测试指标。

根据1982年8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会认定的体质范畴,体质的构成包括: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身体机能(肺活量)和身体素质(立定跳远、50 m、800m或1 000m跑、握力、坐位体前屈)等。

形态指标的研究以身体质量指数(BMI)来体现。

测试人员均为广东工业大学体育教师,以保证测试结果具有同一性。

2)实验方案。

每个实验组配备一名专业指导员,对照组按照指导老师挂名指导结合学生自主管理的现行管理方式旧前,大部分的学生体育俱乐部的指导教师实行的是挂名制,由于酬金少、教师教学任务重和工作量没有定性等原因,指导教师很少参与指导,活动主要是由学生干部组织开展”’),活动时间与次数一致,活动内容与进度按各俱乐部现行方案执行,每周活动3次,每次90 min,实验时间为16周。

每次活动的内容结构是:第1部分,热身活动,15 min;第2部分,各专项基本技战术练习或比赛,60 min;第3部分,专项素质练习,15min。

专业指导员实验组在活动中运动强度安排进行监控,利用电子脉搏表测量的方法,对实验对象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结束时的心率进行抽样测试,每次抽样10人(其中女生2人),了解实验对象在运动中的心率变化,掌控心搏峰值,调整运动强度,监控运动效果。

1.3 数据统计   对回收问卷的数据和实验前后的数据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BMI的变化   BMI指数是反映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国际上通常把它作为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之一。

对照组男女生BMI值变化很小,男生BMI值仅增长了0.7%,女生BMI值下降了0.6%,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

实验组女生BMI值变化明显,男生BMI值增长了4.5%,女生BMI值增长了4.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

实验组实验后,男生的肺活量增长了4.8%,女生的肺活量增长了3.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 说明对照组男女生身体力量素质较实验前没有明显改善。

专业指导员指导实验组学生在力量练习中遵循渐增阻力原则和系统性原则,要求学生采用8RM(RM表示重复的最高次数负荷进行“负荷到8,训练到12”(当8RM的负荷可以重复到12次时就应该增加负荷)的方式练习。

专业指导员对练习的组数、每组次数以及间歇时间进行严格控制,根据适宜心率(男130~160次/min,女120~150次/minm)监督学生完成任务。

实验后,立定跳远成绩男生增加了4.6%,女生增加了4.4%,握力成绩男生增加了10.3%,女生增加了9.6%,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对照组男女生身体速度素质较实验前没有明显提高。

实验组中,指导员采用小步跑的辅助练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步频,采用30~60 m反复快跑(每组间歇30 s左右)提高学生的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强调练习后的放松活动,改善学生的神经对肌肉的放松能力,并且把男生心率控制在160次/min左右,女生心率控制在150次/min左右,确保运动对人体形成有效的刺激。

实验组实验后50 m跑成绩,男生增加了1.8%,女生增加了2.4%,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实验组中,指导员采用持续性练习的方法,指导安排学生以50%左右的运动强度持续匀速跑5 min,每周3次。

根据对实验组心率的统计发现,心率的最大值出现在专项体能练习刚结束的时候,男生心率最大值均值为156.3次/min,女生心率最大值均值为147.8次/min,说明实验组心率控制效果较为理想。

实验组实验后,男生1000 m跑成绩提高了3.6%,女生800 m跑的成绩提高了4.6%,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