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高琦

浅析人权国家主权 国际法硕士 高琦[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权国际属性日益突现,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人权问题已越出国家界限成为全球问题,人权保护没有国界,人权高于国家主权

本文从人权主权的概念入手,逐步分析两者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即国家主权人权的基础、但国家主权的行使受到人权保护的限制、两者是相互交织彼此联系的关系不可将两者对立开来,并提出正确对待人权主权的方法。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关键词]人权 国家主权 一、 人权国家主权的概念人权,“人权是指一个人作为人所享有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是人类社会最高形式和最具普遍性的权利

①它包括生命权和生存权、政治权和公民权、经济社会和文化权、民族权与和平权、发展权与环境权等等,这些权利是密不可分的。

从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第一次提出人权概念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止,人权都具有国内性,属于一国国内管辖的事项,一国如何对待其本国国民,本质上属于该国的主权和内政。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权的肆意践踏和破坏,国际社会才对人权问题给予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1945年,《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将“人权”规定在这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宪章中,并将尊重全体人类的人权及基本自由作为联合国的一项宗旨。

特别是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的通过,将人权正式纳入了国际法的范畴。

国际社会才用联合国宪章、国际人权宣言、公民与政治权利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其他单一议题人权条约以及区域性人权条约等确认人权

但是,基本人权并不属于国际法调整的范围,它仍然属于一国的内政。

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社会习俗、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不同,对生存权、平等权、自由权、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等基本人权,只有国家的立法才能规定,也只有通过国家的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才能保证实现,因此人权问题主要是国内法的问题。

由此可见,人权具有两个属性:国内性和国际性②,但主要属性是国内性。

论文代写 主权概念产生于16世纪中叶,由法国学者让·博丹首先提出,他认为主权是一个国家不可分割的、至高无上的、统一持久的、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权力。

继博丹之后,荷兰法学家格老秀斯将国家主权观念延展至国际社会,着重从国际法学角度突出了主权的对外性质。

发展到现在,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国家主权是指国家对内的最高权和对外的独立权③。

所谓对内的最高权,是指主权国家国内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国内管辖的事务。

所谓对外的独立权,是指国家国际关系上是最高的权威,在国家之上,再没有超国家的权威,国家在行使国家权力时完全自主,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这一点是国家主权的根本属性。

国家主权包括:(1)国家安全权,即国家维护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人民生存和不受侵犯的权益。

(2)国家政治权,即独立自主管理内政外交的权益。

(3)国家经济发展权,即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权益。

(4)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互利权,即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也不论社会制度的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完全平等。

国家主权早已上升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一项国际法原则国家主权原则是当代国际法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

国际主权原则并非是国家绝对的权利,其也会受到一定的制约与限制。

例如:国家主权不得侵犯,但同时该国也有义务尊重他国的主权,即国家在行使主权时不得侵犯他国的主权、干涉他国内政;国家应当遵守国际法和其所缔结的国际条约的义务。

论文网 二、 人权国家主权在新时期的关系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西方许多学者已经形成一种相当普遍的观点,他们认为国家主权已经失去了昔日无所不包的至上权威性。

随着整个世界的互动性与相互依赖性的强化,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连结日益紧密化,人权问题已越出国家界限成为全球问题。

人权保护没有国界,人权高于国家主权

我认为在人权国家主权的关系问题上,简单地完全肯定或否定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难以阐明这一关系的。

主权人权都是国际法原则主权原则是最基本的国际法原则人权原则也是国际法的重要原则

国家不能违背国际法关于人权的一般强制性规则,而人权国际保护则首先必须尊重国家主权,实现人权的过程也是国家主权行为的体现。

因此人权国家主权是辨证统一的关系⑤,人权主权自始致终是不可分割的。

首先,国家主权人权的基础或基本保障。

一方面,国家主权反映并保护人权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人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由主权国家根据自己的具体国情,通过立法并保障其实现的。

无论是个人人权还是集体人权,无论是政治权利还是社会、经济、文化权利,一个国家国内法调整和保护是最主要、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因此,人权内容中的最重要、最基本部分通常也是由国内法予以确认、保证实施的。

一国人权的状况直接反映了一国的民主政治状况,各国应不断创造条件,为不断改善本国人民的人权状况而加以努力。

另一方面,离开了国家主权人权也就无从谈起。

一个丧失了主权国家的人民,是没有什么“权利”和“自由”可言的,只能沦落为在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之下的“二等臣民”甚至“三等臣民”,甚至连起码的生存权也得不到保障,古今中外的事实都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国权的基础作用还在于,当一个国家人权遭到其他国家损害践踏时,特别是受到其他国家、民族的侵略时,只有主权国家才可能利用国际法积极开展外交斗争,揭露他国的违法和违犯人权的行为,争取世界人民的支持。

因此,人权绝对不能离开主权,否则便成了无源之水。

论文网   其次,国家主权的行使受到人权保护的限制⑥。

由于国家主权表现为对内最高统治权和对外独立权,因此,对主权的制约,指的也是来自于国内国际社会两个方面的制约。

国内,由于各国的宪法和法律中都规定了公民应享有的各种基本权利和自由,这就构成了对国家主权中“对内最高权”的限制。

代表国家行事的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方针、政策时,必须受它的立法机关制定的宪法和法律的约束。

国内法为政治设定了尊重人权保护人权的法律义务,使得政府在行使对内最高权在国内进行统治时,不得为所欲为,否则就构成违法行为,就会遭致本国人民的反对乃至反抗。

这种限制可以防止一个国家内政府独断专制局面的形成。

国际上,由于现代国际法人权国际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联合国宪章》和一系列的国际条约为各国政府普遍设立了保护人权国际法律义务,这就构成了对国家主权中“对外独立权”的限制。

最后,国家主权人权是相互交织、彼此联系的关系。

国内法涉及人权国际法也涉及人权

而在人权领域内涉及的所有问题方面,人权保护无疑是引起冲突的主要方面。

如果人权国际国内保护范围非常明确,那么人权主权的关系就会比较清楚,矛盾也就不会这样尖锐突出。

例如,一般认为一国公民的政治权利社会、经济、文化权利保护少数民族、保护妇女、儿童等等都属于一国主权范围管辖的事项,任何外国或国际组织、国际集团都无权干预。

但是,如果一国在上述范围内的某些方面严重损害其公民的正当权利,无疑会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象南非前政府推行种族隔离、种族歧视和种族迫害的制度,严重地侵。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