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对我国光伏产业反侵销的原因及启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速度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

在国际交往中,这一方面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威望,另一方面却使我国的贸易摩擦和争端频繁发生。

各个发达国家为了摆脱国内发展困境,采取贸易救济措施,限制中国商品的出口,保护本国企业和经济的发展。

在贸易保护中,反侵销手段是其最常使用的贸易保护政策,我国的新能源光伏产品出口近年来成为欧盟、美国反倾销的重灾区,这给我国光伏产业带来不利后果,也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受到影响。

如何解决欧美光伏反侵销,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毕业论文网 /2/view—11461572.htm  【关键词】光伏反侵销   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和家中,迫使新能源领域的开发和研究,各个国家的政府为此都投入大量资金。

为此光伏产业迅速崛起,我国光伏产业也在这样的大背景喜爱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和组件的制造国,不仅满足着国内需求,同时大量销往国外。

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美国和许多欧洲国家开始缩减光伏产业的财政补贴,造成光伏市场增速一定程度的减缓。

欧美作为主要的光伏市场,其需求下降使得光伏产业低潮期的到来。

一些欧美光伏企业,把企业经营困难和破产倒闭的责任归咎于我国向其出口的低价光伏产品

并先后向美国和欧盟递交反倾销和反补贴申请。

美国和欧盟最终认定了我国向其出口的相关光伏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并向我国出口的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

欧美作为我国主要的出口对象国,向我国出口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将直接影响国内光伏产品的出口贸易对于本身已经处在产业寒冬的国内光伏产业无疑是严重的打击。

一、欧美我国光伏产业实施反倾销的现状   在正常贸易中,一国向另一国出口的某一产品的价格,低于出口国供本国消费的同类产品的价格(即以低于正常价格输入到另一国的商业领域的产品,即是倾销

所谓反倾销反倾销(Anti—Dumping)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取的抵制措施。

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的倾销行为立案调查,再增收除一般税收以外的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以救济国内受损产业,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   (一)美国对我国光伏产业反倾销现状   中国光伏产品长期占据美国市场,影响美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美国光伏企业于2011年开始对中国光伏产品提出反倾销申请。

11月8日,美国商务部正式立案,并进行调查

2012年5月17日,英利、无锡尚德、天合光能三家公司分别被征收31.18%、31.22%、31.14%的反倾销税,未应诉中国光伏企业的税率为249.96%。

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产品作出反倾销终裁,决定征收18.32%至249.96%的反倾销税。

征税对象包括晶体硅光伏电池、电池板、层压板、面板等。

11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终裁,认定中国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损害美国的相关产业,对该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12月7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命令,向中国太阳能电池征收关税。

(二)欧盟我国光伏产业反倾销现状   中国光伏产品同样凭借价格优势打入欧盟市场,欧盟国家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始于2012年。

2012年7月24日,以德国SolarWorld为首的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针对中国   光伏产品倾销行为,向欧盟委员会提起诉讼。

9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2013年,欧盟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实施进口登记。

随后,中国机电商会代表中方业界向欧盟委员会提交价格承诺谈判方案,但欧盟委员会回绝了方案,围绕欧盟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的价格承诺问题首轮谈判宣告破裂。

5月23日中国商务部率团赴欧盟国家,向欧盟委员会就价格承诺问题再次进行磋商。

24日,欧盟成员国内部对中国光伏产品征税建议案进行投票表决,有至少14个国家反对该议案。

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问德国时强调,关于欧盟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中国政府表示坚决反对,并通过对话磋商解决问题。

7月欧盟委员会宣布,中国欧盟光伏贸易争端达成友好解决方案,该结果对中欧双方意义重大。

二、我国光伏产业遭遇欧美反倾销的原因   (一)欧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世界贸易组织规定,调查国允许通过合理的程序,向发生倾销行为的国家征收反倾销税,以保护本国各类产业的发展。

并且征收反倾销税具有形式合法、实施相对容易、有效排斥国外进口产品流入本国市场同时不易遭对方报复等好处。

调查方式上,征收反倾销税可以避开WTO最惠国待遇的规定。

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正使用“双反”措施保护本国产业,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出口国利益。

2012年前后,受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的影响,欧盟许多国家大幅削减对光伏产业的相关补贴,这导致光伏产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为保护本国产业的健康发展,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中国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让光伏产业并没有受到大的冲击,反而一跃成为世界光伏产业强国,撼动全球光伏产业的市场格局。

欧盟少数成员国觉得既得利益受到威胁,欧盟为避免自身利益受损采取反倾销调查

(二)欧美低迷的经济发展   近些年来,受制于本国低迷的经济发展势头,欧洲各国相继削减光伏上网电价补贴,其中,德国的10MW以下的光伏系统发电上网电价补贴从0.32欧元/千瓦时下降到2012年年初的0.135欧元/千瓦时,下降了近60%,而且,从同年5月份起,每月按照0.15欧分/千瓦时的幅度继续削减。

光伏电站安装量方面,欧洲各国也削减了其上限补贴,如法国的光伏电站安装量补贴上限为500MW。

2012年德国光伏电站安装量计划在2.5GW到3.5GW之间,远低于2011年7.5GW的安装量1。

持续下降的补贴和政策支持下滑,严重影响了欧盟各国光伏产业发展,各国相继出现破产或申请破产的光伏企业,其中不乏大型光伏企业

2012年前8个月,有超过20多家欧洲光伏制造企业申请破产,这直接关系到我国光伏企业

因为近几年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量一直占全球首位,欧盟市场的需求缩减对中国光伏企业产生连锁效应。

(三)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过度   2011年全球太阳能光伏产能同比增长60%以上,意味着至少未来的4—5年间光伏产品产量远远高于预期需求。

近几年,我国光伏产业产能出现急剧增长,产量占全球比重也不断提升,我国光伏产业产能严重过剩。

2012年我国光伏产业的产能装机量与安装量的比值为10.5,比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还要高出很多、同时,中国排名前15家的光伏生产企业的产量占全球市场需求总量的70%,而欧美国家欲实施“双反调查所涉及的企业中,有73家为中国企业

毫无疑问,欧美的“双反调查中国光伏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有着必然的联系。

而产能过剩现象又与光伏产业的盲目扩张密切相关,国内太阳能光伏企业每年的产出大大超出市场需求造成库存积压。

(四)我国光伏产业出口的价格优势   在欧美中国光伏产业实施“双反”的发生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产品成本的原因。

在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就行“双反调查中,由于欧美一直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的地位,所以在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采用“替代国价格”方式去计算倾销幅度、补贴幅度。

这种做法具有不公平性、不合理性。

经常会导致原本我国没有倾销的情况被判定存在倾销,而本身倾销幅度小而被裁定为本身倾销幅度大,由此对中国征收较高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

在美国裁定中国光伏产业反倾销是选取了几乎没有光伏产业的泰国作为替代国,由于泰国本身光伏产业技术基础薄弱,生产光伏产品的成本较中国要高的多,所以本身并没有可比性,因此如此裁定毫无公平性。

同样,欧盟也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这次光伏产业“双”调查中,选取美国作为替代国,这更糟糕,本身中美的劳动力成本等就差距很大,而美国的光伏产品生产成本放在全球来看都很高,所以选取美国比泰国更糟糕。

即使中国是凭借着劳动力优势使得产品价格低廉而打入欧洲市场,但是不公平的计算方法只会让我国处于被动的地位,很容易被裁定为倾销国和补贴国,被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三、欧美我国光伏产业反侵销启示   (一)开创独立的反侵销调查机构   光伏产业是朝阳产业,为了保护其发展,我国政府借鉴欧美等国家的经验,在机构上进行改革,开创独立的反倾销调查机构,在我国这样一个被反倾销调查案件最多的国家,在行政构成上竟然没有一个专业的反倾销司局,还是多龙治水的局面显然是不合理的。

解决反倾销的问题不是一个企业一个协会能妥善解决的,重要的领域应该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应对。

应该投入专项资金保证企业反倾销的需要,以及反倾销公共信息平台的搭等。

除了以上职能外,反倾销部门还可以推动双方在相关对话机制的建立上发挥其在行政上便利作用,使机制的建立更为有效。

特别是在国内行业和产业内部相关反倾销企业的一些调节、分配和沟通方面,由于有专业的部门会更加顺畅、高效。

该机构还应为应诉企业创造便利和重要支撑,并及时提供所需的信息等多重作用,切实贴近光伏产业的需求。

(二)主动出击,建立反侵销预警机制   欧盟和美国在光伏原材料及生产设备供应和光伏产品的应用(光伏发电上网等)上占主要地位。

因此,我国也可以在国际法框架下,针对自欧盟和美国进口的光伏原材料和生产设备展开反倾销调查

顺势打压欧盟和美国的光伏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生产,这种反制措施可以减小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的对外依存度,壮大自身光伏产业链配套产业,完善国内光伏产业链,改变“两头在外”的尴尬局面,针对欧美反倾销,转危为安。

一个完善的反倾销预警机制,可以及时监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供需变化以及中国出口市场变化情况。

反倾销预警机制通过实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到防微杜渐,有助于中国光伏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把握信息主动,把握先机,防止反倾销等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损失。

同时,加快完善国内反倾销方面法律法规的建设,形成系统的应对反倾销调查的行为规范和措施,为中国光伏企业甚至是其他行业的企业主体提供制度保障。

(三)规范光伏产业发展   中国光伏产业已经步入了整合阶段,大多数科学技术落后、达不到规模经济、管理水平低下、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大多已经倒下,很多在产业扩张期稳扎稳打、不激进扩张的科学管理、科学规划企业也出现在大家眼前。

这些有潜力并且稳健成长的企业需要得到银行信贷的继续支持,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对于那些负债水平合理、订单充足、管理规范、经营稳健的企业,应当继续给予信贷支持。

这同样有利于整个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

光伏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各行各界支持与帮助。

(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   企业应加强自身的技术支撑和质量管理,打造我国光伏产品品牌。

在一定的质量和合理的成本基础上发展光伏产业

一方面,我国光伏企业应重视培养和提高产品的研发水平,拨款设立研发部门专项研究基金,提高研发人员的待遇水平,鼓励研发人员的研发积极性,促进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

另一方面,打造我国光伏产品品牌。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将出口产品从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转向具有较好品牌影响力的高端产品,不再仅仅利用制造的优势,而是打造光伏品牌,进而掌握产业竞争的高端。

(五)积极的应对反侵销调查   我国光伏企业应提高应诉的积极性,增强自身的反倾销意识,加强对我国和国际反倾销法等相关法律的学习和掌握。

在应对反倾销调查时,一方面,企业应迅速做出反应,搜集证据,聘请有经验的律师,按照法定的程序来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另一方面,应加强与其他涉案企业深入的沟通和合作,积极联合欧美国家的利益集团,动员这些群体在欧美国家游说政府、游行示威、对政府施压,多渠道的争取反倾销调查的胜诉。

(六)发展国内市场   当欧美市场经济出现疲软时,甚至是为了政治意图等一些别的原因对我出口的制造品进行“双反”的惩罚,使我国相关产业损失惨重,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也为了让中国的经济能在世界屹立不倒,从中欧光伏贸易摩擦中获得对中国制造业的一点启示,要不断的正视国际贸易摩擦的问题,随着国际间国与国的经济交流加深,这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只能主动出击,积极应战。

在处理国际贸易摩擦的过程中,利用好国际规则来保护自身产业,同时政府要具备理性思维和长远的眼光,对政策的制定要慎重且具有远见性,而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产品的技术含量,掌握核心技术,并且有意识的发展国内市场,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中国光伏产业遭遇出口寒冬,不仅仅是欧美贸易保护政策实施反倾销手段的原因,同时也有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价格低、技术水平有限,竞争力不强等因素造成。

虽然当前不景气的全球经济给光伏的供给带来一定的限制,但是长远来看,光伏太阳能依然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替代能源,是各国重点推行的可持续能源。

因此,国内光伏产业应当充分认识和利用此次“双反”危机,在产业战略规划、产业链结构分布、核心技术提升等多个方面?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国内光伏产业整体竞争力,从而为国内的能源可持续战略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茜薇,王振波.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2   [2]王江,徐婷.中国光伏产业国际化发展中的困境与应对之策[J].对外贸易实务,2012   [3]李慧,于佩.浅析中国光伏产业双反”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2   [4]冯宗宪,向洪金.欧美对华反倾销措施的贸易效应[J].理论与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10   [5]林熙.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15。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