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途径探析

摘 要:文章通过调查问卷对中学生自我教育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初中生自我教育的水平较低、自我教育能力较弱,通过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下一步研究培养初中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打下基础。

关键词:初中生自我教育影响因素;能力提高。

作者简介:梁燕凤,广东省东莞市东城第一中学教师。(广东 东莞 523000)。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4—0116—03。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并把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教育及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因此,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对提高学生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古今中外,众多的研究者对“自我教育”的概念定义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中提到,“自我教育”广义上是指受教育者以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为基础而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并评价自己实践结果的过程,狭义上是指“自我批评”。笔者比较认同下述观点:“自我教育”是指个体把自身作为教育的对象,在自我意识的支配下,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借助内化的作用,有目的地规范自己的言行,把存在于社会中的文化变成自己的一部分,从而完善自己的过程。它是个体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等过程的统一。

学生自我教育的现状如何,是否存在问题,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为了解上述问题的答案,笔者用马波在《中学生自我教育策略研究》一文附录中的“中学生自我教育调查问卷”,对100位本校教师(有效问卷95份)和500位初一、初二学生(有效问卷476份)中做了相关调查。问卷围绕自我教育的八个指标编制,了解中学生自我教育的现状,并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以下数据:

一、初中生自我教育及其能力培养现状。

从表1数据可见:绝大部分教师“认为有必要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认为加强学生自我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都会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自我教育”,但许多教师“没有掌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

从表2数据可见:“学业情况”是学生最关注的问题;而“身心健康”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学生对自己“兴趣爱好”和“人际关系”的关注程度与教师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关注程度有很大的差距,这说明在现有的学校教育学生的自主需求得不到应有的关注。教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注程度明显大过学生自身,而学生对此问题关注度偏低,学生没有过多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而比较专注自己的学业成绩。这也从侧面说明目前应试教育仍然是教育的主流,学校教育还没有脱离应试教育学生和家庭的关注重点依然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考试成绩。学校已认识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意义。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引导教育

从表3数据可见:初中生主体对自己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目标设定、自我价值取向和自我认同”的影响都高于父母和教师。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身心迅速成长、心智逐渐成熟、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已经不再依赖外界对自身施加的目标设定,他们能清晰地认识自我,并有自己明确的成长方向。这说明初中生自我意识逐渐成熟,具备了自我教育的条件。在以上四类群体对初中生影响中,“同学、朋友”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目标设定、自我价值取向和自我认同”五个指标的影响也都高于父母和教师,这说明“同学、朋友”对初中生影响最大。目前,大部分初中生是独生子女,而同学、朋友是他们的成长伙伴,对帮助初中生进行自我认同和自我激励有强大的推动力。这要求学校教师要加强班集体建设,引导学生正向发展,营造正向舆论氛围。同时,也要求家庭为初中生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在教师初中生自我教育影响中,教师在对学生的“自我监督、自我指导”这两大指标的影响上都高于同学、朋友和父母。这说明教师初中生自我教育引导更有优势,教师初中生自我教育实施的有效保障。同时,数据显示:教师在对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指导”的影响高于对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目标设定、自我价值取向和自我认同”的影响。这说明,教师学生心目中“管理者”的定位很明显。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从管理者变为服务者,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

从表4数据可见:“学习生活、班级生活、业余生活”对初中生自我教育影响都大于学生的“社团实践活动”。这说明,社团实践活动对初中生自我教育的培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社团实践活动,为初中生自我教育及其能力培养提供平台。自我教育的前提是要正确认识自我,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正确地激励自我和调控自我。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自我教育需要通过活动来实现,自我教育的正确性要靠实践来检验。初中生希望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但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开展实践活动的次数并不多,学校应进行课程改进,创新班级活动的形式,并结合各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二、影响初中生自我教育的相关因素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知,目前初中生自我教育的程度不高,还处于自发状态,初中生自我教育水平低,自我教育能力很弱。分析具体原因如下:

1. 缺乏初中生自我教育的环境氛围。尽管学校和家庭都认为要加强初中生自我教育,认为它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但初中生自我教育的方式方法、长效机制并未形成,因此社会、学校、家庭应形成合力为初中生自我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家庭是子女成长的摇篮。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子女身心健康發展最重要的条件。家庭关系不和谐,会给子女带来痛苦和折磨,使子女心灵遭受创伤。现在的初中生很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在学习上有过多要求或过度期望,对日常生活又过度关心和照顾;而部分父母因工作繁重,严重忽视了子女教育,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父母需重视子女心理健康的发展,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摒弃不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子女的自我教育进行引导

不良的学校班风对初中生自我教育的目标调适、榜样模仿、动机激发产生极大的障碍,不良的师生关系和同学交往也会对学生自我教育造成影响。因此,学校一定要改变应试教育的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要重视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学校为家长举办相关讲座的形式,扩充家长的教育知识,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让初中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2. 对初中生自我教育引导不够。初中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能够自己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小问题,但总体上由于他们的身心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思考方式与行为模式比较幼稚,在自我监督和自我引导方面还比较薄弱,在自我价值取向方面还比较模糊,因此初中生需要教育者正确的引导。另外,初中生容易受同伴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同辈群体中,初中生都充当一定的角色,按照群体的约定规则行事,并在同辈群体的相互作用中锻炼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激励的能力,因此,同辈群体对初中生自我教育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另外,同辈群体对初中生自我教育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在初中生自我教育中,教师和父母应该关注初中生的交友情况,并做出适当的监督和引导,发挥朋辈教育初中生自我教育的正向作用。

3. 初中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条件不够。从学生主体性看,他们的自我教育的方法不当,自我评价不切实际,心理素质较差。自我教育方法是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发现,大多数初中生都有着自我教育的强烈愿望,希望通过自我教育促进自己思想品质的进步。但是,他们往往未能正确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不懂得如何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锻炼和自我提高。如果教师初中生缺少方法上的指导,初中生自我教育的效果就会较差。

自我评价不切实际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易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往往会出现自我评价高于客观的社会评价,产生理想的自我高于现实的自我的情况。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自我教育目标的制订和自我教育方法的选择。

意志和情绪方面的弱点也对初中生自我教育造成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自我教育的效果取决于个体意志上的坚定、情绪上的饱满。一些初中生受父母的溺爱,缺少磨炼,在自我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不能经受困难的考验,导致自我教育未能持之以恒。

综上所述,初中生自我教育能力受制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呈现出自我教育能力很弱的现状,初中生自我教育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如何针对初中生自我教育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是操作性很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波.中学生自我教育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2] 叶澜.基础教育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1996,(7):15—17.

[3] 張琴秀,曾先锋.初中生自我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9(2):6—10.

责任编辑 郝 婵。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