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企业内部控制方法包括目标控制、人力资源控制、组织规划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务控制、实物保护控制等,在建立执行企业内部控制时应注意事前控制与事后控制、控点与控面、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企业内部控制的与时俱进性等几个方面。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方法,本文分析认为,可以在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风险管理意识,健全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员工培训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稳定性等方面予以重视,完善企业管理机制。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 财务控制 现代企业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企业内部各种形式管理控制的总称。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保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可靠性,确保经营方针的有效执行,保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在企业内部采取的一整套自我管理、约束、规划、评价、控制体系方法、手续与措施。

一、企业内部控制方法   企业内部控制方法可以分为目标控制、人力资源控制、组织规划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务控制、实物保护控制等。

目标控制是指企业内部控制工作遵循创建目标,分期对企业生产、经营、销售、财务、人力、成本等方面制定可执行的计划,并对执行情况加强控制,目标控制企业内部控制事前控制的重要手段,企业通过制定目标、执行目标、执行控制、监督反馈等方法,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按确定的目标执行,实现即定目标。

人是企业所有制度、工作的执行者,人的因素将直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好坏。

企业内部控制的人力资源凡是通过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从招聘入职到离职管理,从人员晋升到奖惩制度,规范激励考核制度,达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设置合理,良性发展。

组织规划控制是通过合理的组织机构设置,明确部门及岗位工作职责,使各部门各岗位工作分工合理,职责明确。

会计系统控制是根据《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会计制度,对会计凭证、账簿等的处理、保管办法进行规定,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财务控制制度是通过对企业财务资源及其利用情况进行控制,通过编制、执行财务管理预算等方式对成本进行控制

实物保护控制是通过定期盘点、财务保险、记录监控等形式有效保护公司实物财产。

二、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几种关系的思考   1、事前控制与事后控制的关系   事前控制是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事先预估,并做到防患于未然,事后控制是事件过后,对事件的审核,通过多方努力,堵塞漏洞的行为。

对于企业来说,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以避免和减少经营管理活动中出现的无效行为和不法行为,而不是行为发生后如何处理,因此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要以事前控制为主。

2、控点与控面的关系   控点与控面应有机结合,内部控制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时,应找到控制点,企业内部控制点在资金、成本费用及权力使用三个点上,通过点的控制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3、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的关系   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是相对独立于其他生产经营活动之一,在不影响或尽量减少影响经营活动的前提下,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自我检查的方法,以便对不符合规范的地方进行纠正,内部审计可能说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程度、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的一次再控制活动。

4、企业内部控制的与时俱进性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是制定就无须改变的,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应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使企业内部制度符合企业特点,并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不断进行改变;与时俱进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履行的原则之一。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方法探讨   1、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以制度的形式存在,围绕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以提高生产经营活动效率、效果,实现企业战略及遵循法律法规的四个目标,通过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沟通、监督等五个方面建立内部所有业务环节的控制制度

建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要注意成本效益原则、风险导向原则、合理设计审批授权原则,在完善文档、持续更新制度等方面予以注意。

成本效益原则是指企业的任何活动都需要成本,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成本,我们在设计并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要注意衡量成本收益,如果收益大于成本,表明内部控制是有意义的。

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经济条件,使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只有将风险内部控制相结合,使风险分解到各业务流程当中去,并根据风险点设计对应的控制措施,以化减企业风险

合理设计审批授权是十分必要的,明确且有效力的审批授权,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反而易增加人工成本。

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会产生大量数据与文本信息,因此要求完善文档管理,有效保存原始数据文件,以便查证。

由于市场处于不断变化当中,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也在不断完善,因此企业内部控制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再适应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需求,内部控制制度应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适当给予更新。

防止内部控制制度不符合当前工作的实际需求,使其更规范,更具有现实意义。

2、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内部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及清晰的业务流程,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能,各岗位工作人员的权责,注意防止权力重叠,同时也应避免管理真空问题。

开设信息反馈渠道,确保员工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并予以解决。

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使信息在各级间的传递存在越来越多的问题,通过改善信息系统,建立通畅的企业内部信息网络,确保管理层能够快速、准确地了解企业各部门运行状况,以便作出应对措施。

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通过软件等手段整合企业资源,实现企业业务活动数据同步生成,提高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力度,对于防范风险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3、建立风险管理意识,健全风险控制体系   市场的多样化及复杂化,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风险控制体系,这是对可能存在的企业内外部风险进行有效的预见,并给予及时防范的制度

目前,许多企业管理层对风险意识并没有太多认识,更没有建立有效风险管理预警机制,当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易因小的漏洞而引起较大的风险,甚至可能出现对企业来说致命的风险

4、加大企业监督力度,确保内控的有效执行   企业监督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两种。

部分企业在监督制度建立后,却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导致内部控制只有执行没有反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也得不到有效反馈及纠正,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力度薄弱。

建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企业各种财务资料的可靠性及完整性的审计,对企业资产运用的经济有效性进行审核,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性,为企业管理者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内部审计也是企业内部监督内部控制的主要力量,加强内部监督力度,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遵循独立、权威的原则,使内部审计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内部财务内部控制等各方面的成就,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企业规避风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外部审计主要来自外部审计单位对企业内部流程等方面进行的监督、审核,相较内部审计,可以更客观、公正地为企业风险提供意见与建议,企业可定期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情况进行分析,为企业发展提供客观的指导。

5、建立人才提升机制,确保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稳定性   人的因素是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的重要因素,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培训,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执行者的专业素质,对确保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执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针对性员工成长培养方案,提供广阔的提升平台,实现企业与人的共同发展;建立良好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激励制度确保人员的长期、稳定性发展;采取股票、企业年金等形式,使企业核心人员能够更加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燕.浅析企业内部控制方法[J].时代经贸.2012,7(247):157—158.   [2]陈筱慧.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J].内控与审计.2012,2:59—61.   【作者简介】陈博(1969.7—),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信息系统。

盖晓红(1989.9—),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0级学生。

(责任编辑:祁彩云)。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