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及比较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在实现图书馆管理自动化过程中,经历了从单项管理网络管理的几个重要阶段。

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上升,我国必须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建设具有信息化以及效率化的数字图书馆

本文主要从我国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上着手,探讨了其本身拥有的特性,并把几种重要的管理模式进行比较,以此来完成对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的分析。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特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图书馆管理主要靠的是人工编排管理,不仅需要巨大的人力,还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整理,效率低下,有时候会导致珍贵书籍的损坏。

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管理系统逐步走向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时间,为我国人才的培养加强了保障。

1 我国图书馆完善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的几个重要阶段   1.1 单项业务的计算机应用管理阶段   单项业务的计算机管理阶段是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中期形成并发展的时期。

是目前我国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研制发展的开始,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它经历了时间的洗礼。

这个时期,图书馆管理人员主要运用计算机内的一些单模块系统进行开发以及研制,它意味着我国开创了图书馆管理的计算机时代。

1.2 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管理阶段   该阶段是我国在1986至1993年间各大图书馆,不断将各自研发的软件运用到实际图书馆管理的时期。

各大图书馆以自己开发的软件运用为核心,在业务流程上不断进行更新处理,在局域的网路上使用公用的管理数据库进行管理,逐渐形成了功能齐全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

1.3 图书馆网络化建设阶段   该阶段是我国自行独立研发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时期。

我国图书馆自己研制的自动化集成系统在1994年以后,基本上被国外的系统取代,只有少数的图书馆还在坚持使用,这显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我国的一些有关部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开发出了代替传统人工流程的网络特性的集成系统,使我国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在国际上得到认可,不断的走向完善。

2 当前图书管理系统发展的过程存在的问题   2.1 图书馆文献资源和信息服务需要加强融合。

自新世纪以来,数字图书馆以令人惊异的速度迅猛发展着,很多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购置费用甚至已经远远高于纸本资源的购置费用,数字资源在图书馆信息资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数字图书馆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合作、共享管理等特征,图书管理系统的一大招牌和亮点就是数字信息图书馆提供的网络服务,但是,要实现图书馆的资源整合和服务一体化的进程还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比如,数字资源和纸本资源之间的的相互孤立,传统文献和网络信息服务之间巨大的差距,都对这一进程的实现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2.2 图书馆的业务处理和管理工作不能很好的做好配合、衔接的工作   现在很多图书馆管理仍然放在纸质的图书和文献上,对数字图书业务缺乏相应的重视,不能提供有效的网络信息服务,仍然停留在以纸质图书为主的自动化管理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数字图书管理工作造成了困难,阻碍的了数字图书网络信息服务的完善和使用,只有图书馆的图书业务处理和网络信息服务工作有效的实现良好配合,才能更好的解决图书馆管理系统所遇到的难题。

2.3 各种信息之间相互孤立,不能有效的实现整合   伴随着读者对图书馆数字管理系统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图书馆发展也是非常迅速,各种新业务的不断出现和增多,这一方面对图书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4 难以体现图书馆管理思路   现在的很多图书馆不能把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彻实施,无法体现图书馆管理思路和理念,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有很多,比如,没有清晰的服务理念等,但主要还是因为现有系统无法评价图书馆的运行和服务开展情况,无法掌握读者的关注点和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难以给馆长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3 新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得到了新时期的变革。

新一代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正式形成。

其特点如下:(1)目前我国图书馆已经达成共识,都去除了过去那种自我开发,自我更新的图书馆系统,变成目前的把自我开发的系统软件转售给具有商业性的开发机构,他们有更加针对的研究开发,从自身真正的脱离出去,向着系统集成和公司兼并的方式去发展我国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

(2)新系统稳定的体系结构特点。

图书馆体系结构是图书馆系统的根本内容,没有新系统就没法发展图书馆的未来。

系统先进而稳定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

我国新一代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采用了一种先进的分布式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模式,这种模式可分成二层、三层或着层结构。

(3)系统向标准化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采用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技术,这中技术在国际上都是最先进的,具有国际地位。

这种技术的发展应用使我国图书馆系统向着国际标准不断发展进步,努力实现国际化。

(4)系统功能多样化。

目前我国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功能更加的多样化,图书馆的相关设备也更加齐全。

已经形成了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

新一代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更加趋向于这个时代的气息,向着现代网络互联能力和网上服务功能的开发,这已经形标志着新一代图书馆网络化的新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图书馆发展从未停止,一直向着新功能迈进。

(5)友好的人机图形化界面。

人机界面是关系到所有用户对相关设备使用的效率的关键,它能增加系统的友好评价。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正向着视窗式发展,它拥有很高的界面友好程度,具有系统可操作胜强等优点。

而且更加的便于电子信息的交互,方便快捷的提高相关设备的使用效率。

(6)安全性更强。

随着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安全性的发展

新一代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应用了安全功能较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开发平台,针对不同用户访问数据库对权限进行了安全安全设置,而且增加了用户登录口令。

4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介绍及比较分析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漫长的发展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已形成规模,用户对目前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已经相当了解。

在论述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过去、现在的基础上,论述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

笔者选取用户数相对较多的系统功能进行如下分析。

4.1 概述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是在LENIX/UNIX操作系统下用C 语言开发的图书馆自动化软件包。

系统是由采访、编目、流通、连续出版物管理、联机书目检索和参考咨询等 6个子系统组成,可在网络环境、单用户环境和远程网络环境下运行。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面向读者的主要功能:图书、期刊、资料的检索、借书、还书、预约、续借、读者状态、书刊状态查询、定题服务等。

4.2 系统功能   我国图书馆系统功能,人们评价优劣的一个关键的方面就是系统可靠性与实用性。

目前我国现有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能够完全的胜任所以图书馆的传统工作,在此基础上能够很好地发展现代技术的发展,例如:计算机和网络等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的革新更加快了图书馆的业务完成速度,这也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工作。

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网络服务功能便显得日益重要,并得到了现实的应用发展

4.3 后台数据库   众所周知,后台数据库是整个系统的基础,是大中型图书馆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其后台数据库必须是一个分布式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而且还要具有开放的特点,能应用标准化结构查询语言,这就是目前我国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

它采用了商业用途的大型关系数据库,并不是过去的自主设计的专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商用数据库虽然价格较高,但具有安全性、稳定性、可用性及方便的二次开发特性。

4.4 协议和标准的支持   协议和标准的支持,才形成了目前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发展方向。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向着国际和标准看齐,虽然发展的比较晚些,但采用国际标准和协议就能实现网络发展,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来看行业标准和协议大致共有三十九个,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和标准与协议之间的协调与支持,真正促进了图书馆网络服务化业务的发展

5 结束语   目前我国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日趋完善,并形成了自己的模式以及特点,得到国际上的认可。

笔者对我国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及比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希望能为我国以后的图书馆建设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杉.对图书馆智慧服务三种形态的分析与评价[J].新世纪图书馆,2013(4):13—17.   [2]张雅男.云计算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及有关问题探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4):6.   [3]马万民,张美文.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建设模式发展轨迹与建设探究[J].图书情报与工作,2013(5):12—15.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