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教育科研新生态

【摘 要】从研校协作走向发展共同,让各地名师成为身边“民师”,将诗歌教育融入师生日常,化各行其道为多向协同,江苏省南通市教科院以一次次“看得见”的教科研行动,将“普惠教研·智慧服务”变成广大师生“上得去”的发展阶梯,重构了多元共生的教育科研生态

【关键词】南通市教育科研生态协作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94—0049—03。

【作者简介】邢晔,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南通,226001)理论科副科长,一级教师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不断试水教育科研的供给侧改革,切实转变教科研组织形式,创造性地建立南通市教科研协作共同体,开展“江海名师大讲堂”公益助教助学活动,进行“江海诗会”诗歌教育教学现场观摩与专题研究,建立了一个以教科院为主导、学校为主体、活动为桥梁、媒体为支持、制度为保障的大教育社群,有效重构了同创分享、多元共生的教育科研生态

一、从研校协作走向共同发展。

如今,对40多所中小学校而言,参加南通市教科研协作共同体活动,已经成了一种内在需要和习惯。其间,教师作为中心,教研员作为同行者、指导者、协助者,进行着一场教科研的场景革命。

2011年上半年,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受“学习共同体”“发展共同体”等思潮启发,开始探索一种外联与内生相结合的教科研协作路径,成立南通市教科研协作共同体,在组织形式上率先破局。这是教科研部门与基层学校“为了学校和师生共同发展”而建立的教科研协作组织,讲求合作、互动、分享。

名为“协作共同体”,实则是教科研领域的“扶贫助困”。很快,南通市教科院发现,必须把教育科研变成基层学校教师“自己的事”,让他们感兴趣、有成就。随后,教科研人员在课堂、课题、论文、文化建设等方面具体指导,帮助学校教师打通成功的“最后一公里”。

过去,教科研部门对教育教学一线的指导,大多是单向的,“我擅长什么,就指导什么”。6年多来,南通市教科院重点增加多向度的按需指导,“你需要什么,我就指导什么;你可能什么,我就加强什么”。教科院将基层学校教师作为教科研的主角,尤其将构建教师发展场景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核心,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出发点,进行量身定制。

共同体例会、推进会、展示会,专题辅导、QQ群交流、微信群研讨……把一所所学校、一位位教师联合成了在线互动、线下协作,资源共享、项目共建的“朋友圈”。线上交流,线下合作,共同体成员学校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集群效益倍增,两校交流、三校协作、四校会课、跨区域研讨……这些跨区、跨校、跨学科的多边活动一次次开展,教科研人员每次都应邀参与、引导,管理切磋、教学探讨更是随时活跃在互联网上。

对薄弱、偏远学校的帮扶,不断升级为多元多层的共建;弱校之间的“抱团取暖”,渐渐成了特色学校的集群构建。长则三四年,短则一两年,共同体各成员学校的校园文化和课堂教学特色渐次成形,默默无闻的学校开始显山露水,有的甚至站在了区域教育的“第一排”。

6年来,南通市教科研协作共同体的40多所成员学校、几百名教师脱颖而出。在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评审中,每一所成员学校都成功申报了校本研究课题,近10个课题成为省重点课题。教师们发表了2000多篇论文,50多人在全国和省市的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00多位教师成为南通市和各县(市、区)的教坛新秀、骨干教师乃至学科带头人。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建立才4年多,一“开张”就申请加入共同体,在教科院专家指导下,建设了“大生文化”系统,构筑了“武、俭、静、立、雅”五维课程体系。不久,高师附小成了南通学校文化建设与校本课程建设的样板学校,无论是作为第四届全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成果博览会的现场,还是承办南通市江海诗会”诗歌教育教学现场观摩活动,抑或是派出教师参加各级课堂教学竞赛,都令省市乃至全国的专家、同行們击节赞赏。

2016年初,南通市教科院在全国率先提出“两课(课题、课堂)融合”,有关县(市、区)教科研部门与许多学校迅速响应,办起了跨区域“两课融合”交流研讨活动。许多知名特级教师纷纷献智助力。如皋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校长李继东的“游戏教育”、南通市三里墩小学校长宋晓丽的“发现语文”、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帅宁华的“大生文化”等一个个省级课题研究团队也由此走向了“科研向下、教研向上”的“道”“术”融合之路。

二、让各地名师成为身边“民师”。

僻处如皋江安镇一隅的村小东燕小学、坐落在如东县一角的乡中双甸中学的校长和师生们都没想到,学校能迎来这么多中小学名师,包括2位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还有10多位市和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其中5人获全国赛课特等奖、一等奖,6人获省赛课特等奖、一等奖。这是南通市江海名师大讲堂”公益助教助学活动的常规阵容。名师们走进课堂,和学生一起进行充满趣味性、互动性与有效性的深度学习;走上讲堂,和教师共话学科教学、课程建设与专业成长。

这一活动从2013年春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4年多来,南通市教科院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名师数量多、质量高的优势,先后邀请300多位教科研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作为公益助教助学志愿者,组建名师团队,根据名师专长和学生需求,分批开展公益助教助学活动名师们接到邀请,没有一人拒绝或推托。一些名师为了提高活动品质,甚至花一个多月时间备一节课,有的还自己掏钱购买教学材料,给孩子们提前进行实践操作。

至今,在“江海名师大讲堂”上,已经有几十位特级教师和多位正高级教师,数十位各级赛课一等奖获得者,以及市、县级学科带头人,先后进行300多次专题指导,惠及5万多名中小学生。

江海名师大讲堂”系列活动既有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思维引领与提升,又有音乐、美术、电影、科技、非遗文化等多元的兴趣培养与拓展。情境作文、奥数思维、文化地理、国学、3D打印、机器人、古琴、剪纸、油水分离画、手绘明信片等主题琳琅满目,让孩子们兴奋不已。有不少孩子和家长成了“追师族”,只要听说哪里搞“江海名师大讲堂”活动,就专程赶去聆听。

南通市教科院把这一活动作为“普惠教研,智慧服务”的品牌建设和教科研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机制优化、名师协调、主题选择、活动安排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由于师资强大、内容丰富、形式鲜活、成效明显,以及不折不扣的公益性和广泛性,“江海名师大讲堂”成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助学活动品牌。南通市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处处长费春华指出,“江海名师大讲堂”实际上是未成年人教育和志愿者活动的完美统一,既体现了教育性,又彰显了公益性。

当前,“江海名师大讲堂”正从定点转向“五进”,将名师资源送进学校、社区、家庭、企事业单位和文博馆所,让各地的名师成为广大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身边的“民师”。

三、将诗歌教育融入师生日常。

最近,《“玩童”的诗——一百种游戏一百首诗》一书正紧张编校,即将送交出版社。这本书收录了一百种儿童游戏,和一百名玩过相关游戏的儿童写的小诗。这些“玩童”和小诗人全部来自如皋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2016年下半年,该校128位小诗人的合集《会飞的棉花糖》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再往前,该校一年级学生杨胡睿在第二届“当代小诗人”评选活动中折桂,荣膺全国十佳“当代小诗人”称号。这一评选由上海市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全国参赛者过万。上海《新民晚报》还专题发表了杨胡睿的诗和创作经历。这一切,源于该校的“七彩诗歌教育,更得益于南通市江海诗会”诗歌教育教学现场观摩活动

2016年2月,南通市教科院同志们提出,对于中小学而言,诗歌教育不仅属于语文学科范畴,更有着跨越学科、超越课程的多元特质;专业教科研人员应该搭建平台、建立机制,发扬诗歌教育在涵育核心素养等方面的根本性作用。由此,教科院积极筹划。最终,由南通市文明办、南通市教育局、江海晚报社主办,南通市教科院、南通江海小记者总站承办,一个引领并影响中小学生学习诗歌、感悟诗歌、创作诗歌、享受诗歌的大型公益教育项目应运而生。

江海诗会”项目迅速引起广泛关注与响应,10多所学校希望加入行动、承办活动,有的还组建、重整了学校诗社与诗歌兴趣组,在校园里掀起了诗歌阅读、欣赏、创作与展演的热潮。

江海诗会”以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歌为中心,整合语文、音乐、美术、品德、英语、数学、科学、综合实践等多个学科,通过诗歌吟读、音诗画互文及赏析阐发,“诗歌教育教学现场”的跨学科教学与研讨,面向广大未成年人,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诗歌教育,持续提升其文艺素养和审美水平。

2016年3月21日是“世界诗歌日”,“江海诗会”在如皋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启幕。由此以来,“江海诗会”花开十次,香飘江海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金海清多次专程参会并作高度评价:“这种由教育人创意、实施,秉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全社会尤其是教育、媒体资源的系列活动,是我们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探索,是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力延伸,值得赞赏和推广。”。

当前,诗歌教育与各学科的跨界融合不断深入,美术、数学、英语等学科积极参与专题研讨活动。许卫兵、陈铁梅等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主动参与“江海诗会”,让课堂更有诗意、学科彰显诗性、师生充满诗情,将詩歌真正融入教育和师生的日常。

四、化各行其道为多向协同。

近年来,南通市教科院服务重心下探、姿态前倾,教科研人员们经常到教学一线听课、调研,通过广泛、深入的交流,了解学校发展需求、教师成长困惑,以提供更为直接、有效的指导与帮助。

以往,由于专业、学段、工作要求的不同,教科、教研是两条道上的马车,虽然殊途同归,却往往难以形成合力;由于鲜明的专业性、学科性和研究性,教育科研成为一个封闭、半封闭的场域,与社会各界合作较少。南通市教科院认识到,如果能够打破这些局限,教科教研协同推进,并与学校、社会各界加强合作,教科研将在教育乃至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的力量。

南通市教科院在“在工作方式上进行变革”,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到工作中,内合外联,多向拓展,开展了一系列行动,化各行其道为多向协同,最大限度地放大教科研的教研执行力、课程领导力、学术研究力、文明引导力和社会服务力。

南通市教科院摒弃一元化思维,将教科研工作界定为多元化的共同行动,特别强调服务与协同的意识、合作与整合的能力,让基层学校、普通教师在一种具有协作机制、相互学习、共同研究的教科研文化中,获得完整、有效的发展;设计优质高效的项目,让教科研部门、基层学校、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广大师生及其家长共同策划、实施,协调和发挥各方力量,构建教育科研网络化、专业成长场景化、教师发展社群化、教育效应公众化的宏大格局。

在这个格局里,普通学校、一线教师、广大儿童成为中心、同伴和重要的相关者,教科院和政府部门乃至社会各界则甘当服务者、支持者和资源提供者。在这个合作共赢时代,多元共生、多向协同应该成为教育科研部门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由此重构教育科研的理想生态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