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积极实施“以港强市”战略,,加快港口发展的思考] 三大战略

关“以港强市”战略实践和思考 我市地处全国沿海济带与沿江济带接合部北依幅员广阔苏北平原南与济发达苏南江相隔拥有公里优质长江岸线具备发展港口济区位和优势。

近年市委、市政府积极实施沿江开发战略通区划调整、整合、基础配套等系列措施力推进沿江济和临港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我市沿江地区已成推动和促进全市济社会发展重要引擎。

“优势沿江潜力沿江希望沿江”“以港立市以港兴市以港强市”不仅沿江省、市又济发展“奇迹”所证明也已成“调结构、方式”新形势下全市加快济社会发展共识。

近期我们围绕积极实施“以港强市”战略加快港口发展先赴靖江、如皋、江都、丰等地考察学习并结合我市实际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思考。

我市实施“以港强市”战略是势所趋 “以港强市”顾名思义就是以港口发展促进和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我市沿江早对外开放城市是“长三角”济圈沟通南北、承上启下重要节全省沿江、沿海发展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必须进步加快港口建设提升港区综合竞争力融入苏南、融入长三角实现“领先苏再创辉煌”奋斗目标。

港区发展我市实施“以港强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市委、市政府确立“沿江体化开发”和“以港兴市”发展战略力发展化工、船舶、物流等临港产业不断加快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和集疏运通道建设港区吞吐能力和综合实力逐年提升。

港口建设初具规模。

现有建成投运码头座、泊位。

其万吨级以上码头7座、泊位8;对外开放码头5座、泊位6;外贸货物监管场所3处。

0年还有座码头和5处库区正申报对外开放。

00年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750万吨比增长35%。

其外贸货物吞吐量0万吨比增加83%实现进出口贸易总值5亿美元。

0年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000万吨以上。

目前港区建、拟建生产性码头近0座港池项目3总投30亿元以上。

二是港口对重项目集聚作用凸显。

得益港口码头建设港口发展新浦化学、成化学、振华油脂等骨干企业不断扩投规模沙桐化学、裕廊化工、新扬子鑫福造船、港湾石化、阿尔贝尔、展新实业、盛泰日化等重项目陆续落户。

三是港口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沿江地区软硬环境日益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迅猛沿江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沿江道等区域干线公路即将建成沿江体化发展更便利。

0年初我市长江岸线水域实现全面对外开放9月我市与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开发建设天星洲和济开发区、虹桥工业区相关基础设施促进港口开发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应当说港区发展态势我市实施“以港强市战略”建设港口、引进项目、打造产业、实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水运发展上升国战略我市实施“以港强市”提供了良机遇。

00年5月《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获国院。

8月温宝总理主持召开国院常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推进长江等河水运发展工作提出用0年左右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现代化河水运体系。

0年月国院以国发〔0〕件形式发布《关加快长江等河水运发展见》标志着河水运业发展已被提升至国战略高。

7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十二五”长江方案》明确到05年将长江航道打造成“黄金水道”。

月7日交通运输部召开全国水运工作座谈会提出“十二五”期以“兴河、优港口、强海运”着力加快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升水运发展质量、效益、竞争能力和水平促进水运安全绿色发展00年总体实现水路交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兴河就是要以加快发展主题充分发挥河水运运量、能耗、污染轻、占地少、成低、投省比较优势把加快河水运发展作完善综合运输体系重要容提高水综合利用效率加金投入加快航道建设和专业化、规模化河港区建设积极推进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全面提升河水运发展水平。

港口就是要以调整优化主题进步优化港口布局积极稳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利用效率拓展功能增强港口现代物流枢纽作用加快推进“两型”港口建设形成布局合理、高效、保障有力、安全环保、管理先进现代化港口体系。

港口建设方面要加快河主要港口和部分地区重要港口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港区建设建成批集装箱、汽车滚装、宗散货等专业化泊位增强港口对临港工业和腹地济发展支撑带动作用。

这系列政策措施制定和实施我市加快推进“以港强市”步伐提供了良机遇。

3、周边港口竞相发展态势使我市实施“以港强市”变得更紧迫。

当前伴随着我国外贸运输事业发展港口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特别是我省沿江、沿海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沿江、沿海城市纷纷掀起新轮港口开发建设热潮。

目前我省颇具规模沿江港口0余对外开放万吨级以上泊位00余。

从周边城市港口发展态势看靖江、扬、海门、如皋、江都等地港口建设势头强劲高港正全力打造核心港区靖江更是提出冲刺亿吨港目标。

应当说各地都把港口发展作重重港口建设发展已成区域竞争重要手段竞争发展和竞争压力巨我市如不迎头赶上奋起直追极有可能错失发展机步落步步落。

二、我市实施“以港强市”战略面临些急问题 近年市委、市政府关心和重视下港口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但是与周边港口发展实绩相比我市港口发展与所处区位不相适应存些急问题。

岸线开发较粗放。

我市公里长江岸线宜港深水岸线仅有8公里(不包括天星洲)可成片开发深水岸线相对较少。

多年开发,目前仅剩船作业区有公里深水岸线和天星洲外侧约6公里深水岸线可成片建设港口公用码头

如何科学高效地利用这宝贵成加快港口建设首要问题。

目前我市港口开发模式还较粗放长江岸线利用率较低缺乏港口规划有效指导沿江码头布置散乱临江企业挤占了绝部分沿江岸线和土地港口开发所必须岸线和公共仓储用地极其缺乏尚形成规划化、集约化港区

深水浅用、多占少用、乱占乱用等现象还较突出比如如泰运河上下游通用码头、化工码头交叉布置如泰运河至新段港近公里岸线只建有千吨级生产性泊位新段港至洋思港段岸线腹地被化工企业占用洋思港下游部分型船厂占用深水岸线沿江滩涂量被养殖企业非法圈占等都浪费了稀缺深水岸线

港口货物吞吐量总量不高。

虽然近年港区货物吞吐量发展迅猛但与周边港区相比总量仍然不高。

00年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750万吨只占泰州港9970万吨75%今年前三季完成货物吞吐量70万吨但与靖江港区5600万吨、高港港区300万吨相比明显不是量级。

究其原因是临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现有企业对水运不足;二是码头通能力不足全港区投入运营生产性泊位仅有设计通能力仅530万吨远低实际吞吐规模。

3、港区辐射能力有待加强。

港区现有码头临港企业投兴建以企业用主唯专门提供公用船港公司码头其性质仍货主码头

00年全港区输送货物约70%是码头业主企业己约95%是济开发区企业。

缺乏提供公共运输公用码头很程上减弱了港区对腹地济辐射带动作用。

、口岸建设相对滞。

作国类开放口岸我市口岸工作起步较早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防等四验机构已进驻验基础设施基完备。

但与周边港区相比还有较差距。

主要体现硬件设施陈旧、工作费缺乏、人员编制不足等方面。

三、我市加快实施“以港强市”战略对策建议 通调与思考我们认加快实施“以港强市”战略必须充分发挥我市沿江区位优势以天星洲开发核心以沿江港口建设基础着力打造港口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现代化港口推进港区区动努力把港区建设成引领对外开放龙头和外向型济重要引擎。

综合考察学习情况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确立“以港强市”战略。

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出台“以港强市”战略实施见作“以港兴市”战略延续和提升。

把“以港强市”确立我市建设长期发展方略进步突出港口区域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把港口发展摆到更加突出位置上对凝聚人、财、物对外吸引投举全市力强力推进我市港口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发挥“港带全局”“放效应”借势沿江地区产业集聚特加强港口整合和功能调整加工业港和物流建设发展临港济实现港动发展打造新济增长极。

、加强岸线管理。

港口岸线是不可再生宝贵港口要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必须科学合理布局走规划先行路。

建议进步完善修编全市《沿江体化开发总体规划》和《港区总体规划》加快天星洲及临港产业发展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全力推进沿江港口岸线深开发利用。

沿江岸线整治、整合力加快实施天星洲综合整治工程推动东夹江整体开发建设积极推进沿江化工厂和船厂整合搬迁工作。

据初步测算通整治、整合我市可新增沿江岸线近0公里(天星洲周边8公里东夹江近公里)沿江岸线总长达公里其沿长江主航道有0公里深水岸线可开发利用夹江有5公里左右二级岸线可开发利用这些岸线将成我市沿江济腾飞重要。

3、建立以港口依托临港物流基地。

建议围绕“港口依存性、先进性、集群性”要优化空布局形成集聚机制加快构筑物流络配送体系力发展三方物流发展专业物流市场打造集合、产业集群、集成区域性港口物流商贸集聚区。

以苏化工物流区基地推进东夹江港池项目建设发展沿江化工物流业采用“物流+产业”、“物流+贸易”和“保税物流”三发展模式积极培育港口物流企业和临港企业将船作业区打造与精细化工区相匹配集产业、市场、信息体专业化工物流基地。

以油脂加工、仓储基础产业加开发区南片公里岸线整合开发力加快建设万吨级以上通用泊位努力打造以食用油主粮油物流基地。

以船舶制造业基础产业加快推进宏锦物流、六圩港港池等重项目建设将七圩作业区打造金属材加工物流基地。

、着力加天星洲开发力。

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确定“固滩、切滩、疏浚、增高”整治方案和“保护性开发”原则加快推进天星洲综合整治工程将近75平方公里天星洲体分两部分开发是利用切滩、疏浚产生弃土将天星洲洲头约6公里长滩面垫高形成55平方公里港口作业和仓储物流区沿长江主航道可形成6公里长深水岸线可规划建设55万吨级以上泊位;二是将夹江疏浚到8米形成5000吨级双向航道夹江两岸也可形成0公里左右二级岸线,可规划建设50805000吨级以下泊位;三是将洲尾平方公里洲体作生态旅游区进行保护,待条件合再进行旅游开发。

,天星洲侧沿江腹地规划建设居住规模05万人临港新城(虹桥新城)和0平方公里临港产业发展区。

0年9月8日我市与国交通建设集团签订了框架投协议共投建设天星洲我们希望通与交集团等战略投者共合作借助央企强金、技术、施工和管理平台0年左右努力将天星洲打造成长三角地区重要港口物流基地、沿江生态旅游区、宜居亲水城市副心和临港产业集聚区。

5、加公共泊位建设力。

优先规划建设高标准、吨位公用码头促进港口广腹地济发展提高码头岸线利用率。

夹江较深水域段规划建设集散码头集区引导夹江现有码头业主规营。

建议市政府出台激励政策鼓励、督促有码头企业优化规划、加投入、提高生产能力对岸线、泊位使用能力超出企业身要鼓励其通对外合作进步挖掘潜力充分发挥岸线效益。

6、优化口岸通关环境。

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启动验机构办公用房改造工程规划建设口岸检心。

力推进口岸远程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工程着力提升验机构相关设备、设施技术水平。

加快口岸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口岸、港口式上办事、询、功能。

健全和完善口岸综合系统逐步形成集商贸物流、信息咨询、口岸通关、航运代理等多种功能体现代化港口系统。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