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例面部皮炎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 通过斑贴试验研究面部皮炎的病因与诊断。方法 以标准筛选抗原对140例面部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 140例患者中98例出现1种或1种以上抗原阳性反应,总阳性率为70%,其中甲醛阳性率最高,达47%,其余依次为硫酸镍重铬酸钾、夸特、芳香混合物。结论 面部皮炎患者应常规进行斑贴试验,金属制品、化妆品、染料、建材等在引发面部皮炎中起重要作用。?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面部皮炎;斑贴试验      作者单位:233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一院皮肤科      面部皮炎是临床常见皮肤病,其病因复杂,但常与外界接触变应原有关,斑贴试验是检测接触变应原最常用且可靠的方法,常用于接触皮炎和湿疹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诊断。为了探讨斑贴试验面部皮炎诊断中的意义,深入了解面部皮炎与各种常见变应原的关系,我们对140例原因不明的病程在2个月以上的面部皮炎患者进行标准筛选系列抗原斑贴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4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其中男28例,女112例,发病年龄12~60岁,平均36.2岁。   1.1.1 入选标准 颜面包括眼睑,颊部,口周反复出现瘙痒性红斑,丘疹,鳞屑,无明确接触史;两周内未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组胺药物;四周内测试部位未暴晒,未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   1.1.2 排除标准 面部皮炎处于急性发作期;测试部位皮肤有红斑,脓疱,糜烂等皮损;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采用“瑞敏”斑贴试验系列产品中的中国筛查系列CH—1000的检测试剂盒(北京元康医学实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每例患者均以标准方法将受试抗原贴在背部脊柱两侧,48 h揭去斑贴抗原,72 h观察结果。   1.3 标准判定 根据国际接触皮炎研究组(ICDRG)推荐的标准1判定结果。阴性为(—):无反应;可疑阳性为(±):仅有轻度红斑;弱阳性为(+):红斑或有小丘疹;强阳性为(++):红斑、浸润、丘疹、小水疱;极强阳性为(+++):红板、浸润、大水疱;IR刺激性反应;NT没有测试。   2 结果   140例患者阳性反应者98例(70%),可疑阳性者未记入阳性结果。从表中可见抗原阳性率较高的前3位依次为甲醛(47%);硫酸镍(45%);重铬酸钾(44%)。在98例阳性患者中有的患者同时出现几项阳性反应,分布情况为:1项24例(24%);2项29例(30%);3项34例(34%);4项13例(13%);5项12例(12%);6项4例(4%);8项1例(1%)。不良反应:140例患者均能忍受测试过程中的瘙痒,无1例中途退出。   表1      140例面部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      斑贴试验筛选抗原阳性例数(%)   氯化钴23(23)   巯基混合物3(3)   咪唑烷基脲7(7)   对苯二胺基质17(17)   N—环己基硫酞内脂8(8)   重铬酸钾43(44)   亚乙基二胺9(9)   松香14(14)   甲醛46(47)   环氧树脂10(10)   溴硝丙醇11(11)   秋兰姆混合物6(6)   对苯类混合物22(22)   硫酸镍44(45)   倍半萜烯内酯混合物14(14)   芳香混合物24(24)   C1+Me—异噻唑(卡松CG)13(13)   黑橡胶混合物4(20)   卡巴混合物20(20)   夸特1525(25)      3 讨论    面部皮炎主要指发生于面部的急性,亚急性,慢性及特殊类型的接触皮炎。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面部皮炎可分为6类:面部变应性接触皮炎、刺激性接触皮炎、速发型接触性反应、光敏感、季节性面部皮炎接触性唇炎等[2]。140例面部皮炎中每年春夏季发作的季节性皮炎占本组病例的50%,季节性皮炎均为女性,60%患者斑贴试验阳性,对硫酸镍,重铬酸钾,芳香混合物,对苯类变应原阳性反应率较高,日晒和飘尘易加重。其余病例为不分季节,不明原因,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日晒,尘螨过敏,环境干燥,霉菌过敏,工作劳累,食物过敏都可能是面部皮炎加重的因素。面部皮炎多不能确定病因,斑贴试验是确定皮肤致敏原的可靠方法,140例斑贴试验总阳性率70%,略高出国外有关报道,与国内其他相关报道结果相似[3,4]。   本组显示甲醛,硫酸镍,重铬酸钾,夸特,芳香混合物是阳性反应率较高的变应原,可能与这些成分广泛存在于防腐剂,杀菌剂,眼药水,衣物染料,水泥,香料,牙膏香皂,化装品,建筑材料中有关,而上述物品正越来越多被人们在生活中大量使用,由于上述物品化学成分复杂,如何识别并避免名目繁多的日用品中是否含有致敏原及交叉致敏原,已成为医生和患者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   自然界里可能存在着无数种变应原,1956年Groot共总结报告了2800种接触变应原[5],新的变应原每年都有发现,在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间段,变应原在人群中的致病性会发生改变。因此我们使用瑞敏牌标准筛选变应原是适合我国情况的中国筛查系列1000。   由于筛查系列的致敏原被普遍接触,一旦致敏可持续很长时间,而且接触途径相对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在不能完全脱离致敏原的情况下发作时间相对较长或反复发作,查清致敏原,斑贴试验起主导作用。应在尽可能避免致敏原的情况下,用抗过敏药及免疫调节剂,才有可能减少复发率,进而达到治愈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Wahlberg J E.Patch tesing.In:Ryxroft RJ G,Mennet,Frosh PJ (eds).Texbook of contactdermatitis.2nd edition.Berlin:springer2 Verlag,1995:241—265.   [2] 李林峰.接触皮炎与变态反应.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246.   [3] 朱向荣,伏圣祥.临沂地区121例皮炎湿疹类疾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5(2):   114.   [4] 王德旭,张伟,于秉伦,等.身子湿疹皮炎患者接触变应原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20(10):608.   [5] de Groot AC.Patch Testing.Test concentrations and vehicles for 2800 allergens.Amsterdam:Elsevier,1986.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