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掉_论凯罗斯的倒掉

从三顾英伦把弗格森心腹请来,到理事会全票辞退凯罗斯,这并非是葡萄牙足协的背信弃义,毕竟在2012年欧洲杯预选赛如火如荼之时,谁敢继续保留一位禁赛半年的主教练?在葡萄牙国家队,凯罗斯并不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但他既不会讨好媒体和球迷,也与足协和关键球星矛盾重重,两年间,他没有取得凯罗斯式的成功,却如自己不算光彩的过去一般,以凯罗斯式的失败收场。

时运不济,攻击无力      人们喜欢用大牌云集来形容葡萄牙,但是若细看这支球队的人员构成,你会发现其中的一面。

当年斯科拉里手下拥有菲戈、鲁伊・科斯塔、德科、马尼切和科斯蒂尼亚等一批实力出众的中场,这些球员不但实力非凡,而且极具团队意识,强大的中场整体攻击能力也不必完全依赖球星的个人状态。

待到这批人的衰老和离去,中场组织输送能力大减,身为进攻核心的C罗和纳尼却依旧没有改变球风过独的缺点,皇马能够忍受C罗联赛前四轮34脚射门没有一个运动战入球,但是葡萄牙无法承受世界杯上C罗22次射门换回一个无关紧要的进球,如此单打独斗下去,也难怪葡萄牙队连续三场世界杯预选赛收获白卷,在南非4场比赛中有3场比赛不进球

如果C罗多传球,如果C罗射门准一点,如果其他球员能够多分担一点C罗的进攻任务……但是这些因素,凯罗斯又何曾不知道。

他将这个长不大的男孩从里斯本带到了老特拉福德,将曾经的绣花小子铸造成了双料足球先生,在场上如何使用C罗,没有人比凯罗斯更清楚,但C罗不会改变,凯罗斯手下只有几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前锋,也只有几位被C罗阴影笼罩的二流中场

这样的阵容,根本不足以与之前的那支国家队相提并论。

罗斯接过斯科拉里留下的烂摊子,承受着与巴西教头同样的成绩压力,恰逢葡萄牙青黄不接之时,如此难免步履维艰。

别质疑凯罗斯慧眼识珠的能力,当年的“黄金一代”以及C罗、纳尼都是他一手提拔的,当年也正是他力劝弗格森选择C罗而不是夸雷斯马,也正是因此,爵爷才坚持第三次把他拉进卡灵顿训练基地。

葡萄牙人才凋敝,与凯罗斯无太大关系;毕竟国家队大名单的确定,外界也无太大异议。

两年间凯罗斯运气同样不佳,世界杯预选赛与实力不俗的丹麦、瑞典、匈牙利同组,对手难缠不说,裁判也不站在葡萄牙一边,凯罗斯曾在媒体前抱怨:“7场预选赛,我们有5个点球被漏判!”在南非世界杯的小组赛上,葡萄牙与巴西、科特迪瓦同组,出线之后更是碰到了最后夺冠的西班牙,面对三支强队两平一负只失一球,这样的成绩不算太糟。

交际不善,管理不当      葡萄牙《每日新闻报》这样评价凯罗斯:“他是一位战术大师,但是他生不逢时,性格软弱的凯罗斯也不能在更衣室起到激励球员的作用。

”凯罗斯通晓五国语言,却不懂与巨星交流。

他不如他的大学校友莫里尼奥,能以个人魅力激起部下的战斗欲望;他同样不如他的前任大菲尔以及老师弗格森,能够与媒体针锋相对,以保护球员

这位略显沉闷的老头曾说过:“我们都是人类,都有感情,但是成功只关乎理智。

”这样看来,他的确更适合做一个幕僚,而不是一位主教练,他不是一位合格的管理者。

虽然他与C罗情同父子,但是同样存在纠葛。

当年范尼和C罗、西芒与C罗内讧时,凯罗斯坚定支持后者,可谓护犊心切,但是国家队队长袖标授予这位心智并不成熟的坏小子,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作为世界足球先生,在国家队有16个月进球荒的C罗本就压力巨大,当球队遭遇困难时,凯罗斯也没有办法转移人们对C罗的关注,反而对C罗提出更高的要求,正如他在接受《队报》采访时所说的:“他必须比(1986年世界杯上的)马拉多纳做得更多!超越马拉多纳。

”直到C罗与西班牙一役后情绪失控,凯罗斯才将队长袖标转交给布鲁诺・阿尔维斯。

对待C罗,或许是望子成龙,又或许是竭力压榨,凯罗斯要求太高了。

最后世界杯葡萄牙被淘汰,他又与C罗反目,也算是前功尽弃。

当初执教皇马之际,凯罗斯为人处事不懂变通,古蒂与萨尔加多对殴,凯罗斯坚定支持后者;俱乐部冬季不买人,凯罗斯不但牢骚不断,而且还强烈抨击佩雷斯的“齐达内+帕冯政策”,球队一旦输球,凯罗斯更是把责任归咎为球员,这样所造成的后果,便是凯罗斯在伯纳乌仅仅呆了10个月就被皇马辞退。

随后凯罗斯“二进宫”卡灵顿训练基地,曼联队长基恩也强烈抨击凯罗斯管理太过独断专行,最后的结果是爱尔兰人被迫出走。

罗斯不是一个和事佬,一旦自己与他人发生冲突,或是自己的爱徒与其他球员有隙,往往都是以一方甚至两方的悲剧结尾。

罗斯此次下课亦是如此,他一方面大骂反兴奋剂机构导致自己半年的禁期,另一方面又与C罗和葡萄牙足协反目,如此多面树敌,怎会不下课?      疏于战略,魄力不足      现任葡萄牙主教练保罗・本托如此形容他的前任:“他最大的毛病是太爱说教,唠叨不断,但真正遇到问题时,他却拿不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凯罗斯很少有扭转乾坤的换人经历,不过在葡萄牙毕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点情有可原。

但是他欠缺战略眼光、变阵不够果断,甚至出现自废武功的举措,难免令人心寒。

罗斯一贯求稳,当初在皇马期间,赛季之初他并没有准备足够多值得信赖的替补球员,而是“让12名主力球员包办80场比赛”,齐达内和贝克汉姆等人均是轻伤不下火线,最终那个赛季末段皇马三线溃败,以五连败收尾,凯罗斯在期间也没有及时调整球队的状态,导致球队一败再败,这反映了他在战略上和魄力上的不足。

葡萄牙队在南非世界杯预选赛期间亦是如此,若不是凯罗斯缺乏应急能力,葡萄牙怎会出现连续四场不胜,之后对阿尔巴尼亚和丹麦的比赛都只是依靠阿尔维斯和列德松的终场前进球才保住晋级希望。

等到后期C罗伤停,凯罗斯被迫变阵,葡萄牙这才步入正轨。

在南非世界杯上对西班牙一役比赛进行到第58分钟,凯罗斯用丹尼替下了阿尔梅达,C罗被放上锋线,后者对此换人的反应是对着教练大叫:“卡洛斯,我们这样赢不了的!”结果第63分钟西班牙攻入全场唯一入球,之后C罗也鲜有表现。

罗斯就用这样一招败笔,结束了自己在任上的最后一场大赛。

罗斯曾是一位成功的教练,但更确切地说他只是一位成功的助教和青年队教头;他被视作C罗的再生父亲,但是他又不是,他对C罗太过溺爱同时又不能像父亲一样保护未成熟的孩子、承担父亲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C罗至今的任性和古怪,也导致了在凯罗斯国家队,C罗一直未踢出传奇,却一直踢得寂寞,一直踢出悲剧。

但是葡萄牙的悲剧,并不是凯罗斯或C罗个人所造成的,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保罗・本托未必能将葡萄牙带回以往辉煌的时代。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