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菊华 将品质做到极致

“将品质做到极致”是国家级工艺美术朱菊华创办“鑫玉紫韵”的宗旨,也是其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

下载论文网   正是凭借着这种对品质极致追求,朱菊华潜心创作30余年,不功利、不炒作,用作品打动藏家,用创意增加附加值,用超前的理念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放心”之选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朱菊华不停地摩挲着这把新创作的“宁静致远壶”,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壶的名字是杭州一个公司的董事长取得。

他一连买了好几把这种泥质的壶,说平常工作压力太大,一看到这把壶,就感觉能静下心来,很舒服。

”   初看这把壶,造型简洁,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只是泥质的颗粒感清晰可见,但外表摸起来却无突兀感,显得原始古朴,确实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为了达到这种特殊的泥质感,朱菊华花了半年的时间研制、调整,才达到今天的效果。

最初,泥质的颗粒感会随着使用日渐凸出表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菊华实验了无数次,当解决这个问题后,她兴奋的三个晚上都没睡着觉。

1965年出生于陶都宜兴的朱菊华,16岁就开始做壶,在30余年的紫砂艺术创作中,师从紫砂泰斗朱可心第一代嫡传弟子工艺美术大师史志鹏;得到舅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的严格要求和细心指教,并受到夏淑君、韩其楼、谭泉海、李守才等多位名师指点,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和制壶神韵。

“当被藏家夸奖作品做得不错的那一刻,是最高兴的。

藏家的认可是朱菊华前进的动力。

也正是因为这份认可,朱菊华秉着对藏家负责的态度,对紫砂壶的创作更加精益求精。

“即使是壶盖有些微的不平,我都不会把它交到客户手中。

朱菊华经常自信地跟藏家说,“买了我的壶,不管你用还是没用,如果不满意,都可以更换同等价位的另一把壶。

”   但事实上,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人来找朱菊华退换,反而有不少藏家是“追着”朱菊华的壶买。

有个浙江的藏家,已经是朱菊华20多年的“粉丝”了,只要朱菊华有新的作品,他都会收藏。

“他至少有二三百把我的壶,甚至有好多款式,比我自己都全。

朱菊华笑着说。

这位资深藏家经常跟朱菊华说的一句话就是:“买你的壶,放心。

藏家的“放心”不仅是指质量有保障,还包含着对朱菊华作品升值潜力的看好。

跨界创新   现在的朱菊华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几乎脑子里整天琢磨的就是如何做出更好的紫砂艺术作品

“只要是看到一些好的艺术元素,都会想到能否与紫砂壶相结合。

”两年前,朱菊华原创,并申请专利的“莲芸壶”,就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的元素创作而成。

整个壶形仿佛一朵绽放的莲花,壶盖则是一朵饱满的莲蓬,并在中间雕琢出了6粒饱满,且能自由活动的莲子,更神奇的是,当壶里有沸水的时候,茶气上涌,莲子也随之在莲眼中晃动,碰撞发出悦耳的声音,格外有趣。

“艺术创作要注重原创,更要注重保护。

”有着超前意识的朱菊华,除了“莲芸壶”,还为自己的十多个作品都申请了专利保护。

有了保障的朱菊华,更加放心大胆地创作了。

最近,朱菊华正在酝酿创作一个与乒乓球有关的作品

在某个活动上,残奥乒乓球冠军葛杨,看到朱菊华的壶,非常喜欢,并提议,能否做一把以残奥、乒乓球为主题的壶。

这个想法让朱菊华很兴奋,两人一拍即合。

“现在构思已经差不多了,但还需要更加细化和完善。

朱菊华卖了个关子,“具体的成品,2个月后再向大家展示。

”   像这样的跨界合作,对于朱菊华来说已不是第一次。

她经常与一些知名书画艺术家合作,创作出不少构思新颖、内涵丰富、寓意深远,承载了紫砂美学和文化品位紫砂作品

现在,朱菊华一年大概能出5~6款新品。

一般每款作品都只做10把左右,精品中的精品则只做3把左右。

“不仅是工艺上要求完美,还要保证收藏的价值。

朱菊华也在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

通过悟性和灵气,勤奋和执着,朱菊华紫砂壶的点、线、面泥土的浑然配置、巧妙结合来体现紫砂壶的优秀品质和形象之美。

并以创新的激情、充沛的元气、前卫的观念,博采众长中吸取知识的营养,创作出不少传统而富有新潮,高雅而不失大气的壶艺作品,   在突出艺术效果的同时,朱菊华更注重对造型的探索与创新,对唯美艺术的追求与寄托,以女性的柔美精致,赋予作品独特的底蕴与价值。

如今,朱菊华作品被无锡博物馆等多个重量级藏馆收藏,并屡获大奖。

“做了三十多年,要对得起自己的作品

朱菊华用最朴实的想法回报着每一个支持她的人。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