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创新研究

摘要:社会现代化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进步,其中文化发展是重要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以文化内在张力为基础,外拓农村文化的承载力,以形成可持续的农村文化动力,并逐步形成先进文化与支流文化相融合的“一体多元”文化体系。

我国农村文化长久积淀,其封闭和滞后等特性致使创新动力不足,社会第三种力量应运而生,并为农村文化发展创新价值理念与运行机制,以促进农村可持续文化动力的价值实践。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文化;可持续文化动力;第三种力量文化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丰富内涵,其中农村文化建设正日渐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动力

目前,我国农村建设与新农村的要求差距较大,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和矛盾已成为社会转型过程中最显著的矛盾之一。

解决这一矛盾,需要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村可持续文化动力长效机制的建立,社会第三种力量[①]激发政府与市场的合力,进行农村文化创新

第三部门从文化冲突中寻求创新动力,实行文化宽容,进行文化整合,以求在实践中贡献文化的价值。

既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又吸纳西方先进文化,加强城乡之间、国内外之间的交流、融合与创新,从而促进我国农村先进文化的形成。

一、文化冲突与外发:第三种力量解构农村文化文化动力泰勒认为,文化是各种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

文化作为综合概念,是社会传统的沉积,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基础,主要有内含于社会生活之中的隐性文化和外化于社会之中的显性文化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化力”概念最早见诸于日本,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已在日本得到验证。

农村文化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以农民行为为基础逐渐形成的文化,具有明显的封闭性、边缘性和落后性,因此我国农村文化动力具有区别于城市的自身特点。

社会是矛盾的统一体,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不断从一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从一个矛盾走向另一个矛盾,在这冲突和矛盾中产生社会进步的力量,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我国广大农村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古典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社会形态代代相传,历久不变,这种“闭固性的风格”在社会高速发展中产生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冲突。

因此,我们需以内涵和外延的综合视角,解构农村文化动力,从文化冲突中寻求发展之道。

文化是复合性、综合性的概念,文化动力是一个系统性的有机整体,因此在解构文化动力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文化动力的内涵予以明确,特别要对可持续文化动力加以理解。

可持续文化动力是一个可循环的有机整体,除内含文化动力的基本内涵外,还包括文化内在张力、文化承载力、文化发展力。

首先,内在张力和承载力是文化发展的内涵基础。

文化的内在张力和承载力属于两个不同层级,内在张力在文化发展起基础作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积极的体现文化的宽容度和吸纳能力。

承载力则是静态的概念,具有相对确定性和被动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去粗取精、自我发展的优秀传统,是一个能够保持和发扬自身特色而广泛吸收、融容其他民族文化的开放系统,具有宽阔的胸襟,能充分吸纳先进文化并不断促进社会发展

同时,我们应明确文化张力和承载力需要依赖于一定外部环境,但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以及落后的经济条件,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传统文化张力的发挥,从而产生了现代文化传统文化的矛盾冲突与短裂。

其次是文化动力

文化,产生于社会生活,同时也反哺予社会生活。

从深层次考究,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存方式、社会发展进路、社会规则的制定等。

文化动力有推动社会发展的正动力和抑制社会发展的负动力之分。

我们应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使正动力外发成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使文化动力转化为协调力,从而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

同时从文化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究,应在此基础上形成可持续文化动力

现代化的发展,基本上是中国传统的新陈代谢,是中国传统的合理的保持下的更新,是体现了传统文化动力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角度考虑,中国现代化决不能建立在虚无之上,而必须建立在一个对传统继承和发展之上,现代与传统之间没有一个楚河汉界,传统与现代实是一“连续体”,因此我们不应、也不能完全铲除传统

[1]最后是文化发展力。

文化动力文化发展力,既需要文化动力的内在优化,又需要外部环境的推动。

我国正努力进行先进文化建设,以先进文化为引导力,促进社会发展,就体现了文化发展力。

可持续文化动力的四个层级,是一个不断循环发展的有机整体,文化承载力和文化张力明确了文化的融容度和吸纳能力,从而加速文化动力的形成,促进文化发展力的生成。

文化发展力又能拓展文化的承载力,外发文化的内在张力,逐步形成文化可持续动力体系。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文化所影响的农村乡土自生秩序逐渐受到现代社会秩序的冲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产生了剧烈的碰撞,主要包括:先进隐性文化传统隐性文化的冲突;先进隐性文化传统显性文化的冲突;先进显性文化传统隐性文化的冲突;先进显性文化传统显性文化的冲突。

[②]如何引导使之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目前,在现实中我国农村文化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优秀文化遗产流失,封建落后文化复兴,文化交流融合缓慢,农村内部文化组织松散,农民文化自主创新不够等。

传统政府力量无法在广大农村设计出文化进步的捷径,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服务社会时,往往倾向于“中位选民”的偏好,不可能在质和量方面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社会多样性的发展,人类价值观和需求的多样性,传统第一种力量无法单独满足这种多样性需求。

市场能力更是无法完成。

萨缪尔逊(P.A.Samuelson)认为,“市场不是理想的,存在着市场失灵”。

市场竞争并不能够提供市场机能充分运作的法则,因而造成所谓“契约失效”的问题。

目前促进社会发展传统力量,即第一、二种力量,在农村文化创新中显得动力不足,无法形成强大合力,需要在文化冲突中形成外发力,需要在农村内生出全新动力,并对各力量进行重新组合。

社会第三部门以公益性、民间性、志愿性为特征,注重人们之间的互动和参与,发挥人们互助性和利他性,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意识。

现实社会实践告诉我们,如果社会主体行为无法发挥最大效益或取得满意绩效时,可以考虑改变其行为方式和组织形式进行战略组合。

农村的松散个体农民无法在农村文化创新中发挥最大作用,可以考虑进行组织合作,农村社会第三部门以农民为主体,改变单个农民行为方式,以增强农村的凝聚力和组织性。

为了发挥农村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动力作用,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以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农民自主创新“一体多元”的中国特色农村先进文化体系。

二、文化宽容与内生:第三种力量创新农村文化的原创性资源文化创新应具有四个条件:第一是创新动力

没有动力文化创新过程是不可想象的;第二是创新的资源。

创新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第三是创新的机制。

促进各种创新元素有效地运作起来,形成资源整合;第四是创新的价值。

创新的价值应当具有可感性,并能给社会发展带来利益。

文化冲突并外发创新动力文化宽容创新农村文化原创性资源,文化宽容为农村文化创新丰富了内涵和价值,促生社会第三种力量,并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反过来,第三种力量又能为文化宽容和外发提供现实条件,从而形成了内生与外发的完美结合。

中国文化是一种以道德精神为本源的人性“本善”文化,故而可以通过教化内在地达致“天人合一”的境界。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论述到“家族生活、集团生活同为最早人群所固有;但后来中国人家族生活偏胜,西方人集团生活偏胜,各走一路,西方之路基督教实开之;中国之路则打从周孔教化来的,宗教问题实中西文化的分水岭”[2]。

文化是在人类互动中产生的,而互动会导致人们修正自己的行为,就必然包含着为别人着想的意识,包含着从互动中实现双赢的意识。

当前社会是一个冲突不断、日新月益的社会,是一个文化多样性的社会,具有多元不足、整合不够的特点,这种特点在广大农村地区表现尤为突出。

进行农村可持续文化动力建设应对农村内生资源进行原创性创新,以建立长效的促进机制,包括内涵的丰富、价值理念的升华、作用力量的内生和作用机制的创新

第一,文化内涵的丰富。

人性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现代市场建构的基础是对各种市场主体的“经济人”假设。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人”仅仅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假设、一个对人类道德“零值”的预设,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验证。

现实要求人类逐渐从传统的“经济人”上升为“道德人”“社会人”“公益人”。

这种人性升华的过程中具有层次性,“道德人”属于人的基本本性,随着社会化的发展社会人”成为人的本性假设,而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需要实现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公益人”便浮于现实中,并呈现出愈渐壮大之势。

同时,人的利他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人和其他生命物种进化中得到表现,并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即奉献精神,从而在现实生活不断丰富了文化内涵。

第二,价值理念的升华。

现代市场经济文化价值取向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追求效率和功利的经济价值观;二是认同崇尚自由竞争的行为价值观;三是尊重个人独立和追求多元价值的权利价值观;四是形成普遍认同的公正价值观念,即在个人权益和社会性道德义务要求之间达致某种平衡。

这四个方面具有实现层级性,个人权益与社会性道德义务要求达致平衡是社会最高层次,使社会人利他性最大发挥。

第三,作用力量的内生。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多样性需求,促进文化繁荣的重要方式是让更多人参与文化与学术的研究和竞争,需要一个文化发展的载体,为文化创新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支持,社会第三部门发展将成为这种需求的全新载体。

第三部门以公益性和志愿性为特征,以奉献为活动价值取向,在此氛围下,第三部门的活动促进社会捐赠、义务劳动等社会志愿活动的展开,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从而实现社会和谐。

近代社会以来,人类社会需求的满足主要通过四种途径:法定途径、商业途径、非正式途径、志愿途径,志愿途径主要依靠介于政府和私人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提供特定服务来实现。

[3]志愿途径的积聚满足了人类的时代需求。

第三部门可以有效沟通城市与乡村,既可以积聚农村内部的松散资源,又可以创新和拓宽外部捐赠等公益性资金的输入途径。

第四,作用机制的创新

马克思指出,当一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时,它会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巨大促进作用,而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与状况时,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作用机制的创新包括多方面:市场机制的完善、第三部门内部管理制度的创新、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文化动力与人文生态环境的协调创新等,农村文化创新力量的发挥依赖于相关机制的有效运行。

当然,文化宽容对农村内生资源进行创新建设农村可持续文化动力,并不是主次不分,而是按照“双百”方针,以主流文化为主导性文化动力与支流文化辅助性文化动力形成的“一体多元”有机整体,从而形成以农村先进文化为导向的可持续文化动力体系格局。

总之,第三部门既是文化宽容的重要载体,又的能够创新农村内生资源,改善外部环境,促进农村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文化整合与创新:第三种力量创新农村文化的运行机制广大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农村文化处于相对边缘、落后和封闭的状态,吸纳先进文化的能力不强,多元共存、分化不足、整合不够是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主要特征。

促进农村文化创新,寻求在农村社会中促使个人权益和社会性道德义务要求达致平衡,必须整合各方资源,包括文化动力、环境力和制度力的协调整合问题,从而创新农村文化运行机制,实现农村文化的理念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第一,农村可持续文化动力建设理念的创新

以马克思主义和党的领导为原则,以先进文化为引导方向,坚持以民为本的创新理念。

我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文化必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

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正确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农村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落后、愚昧、盲从思想在他们的头脑中难以彻底消除,必须经过长期的思想教育和农民自身的实践进行文化创新

同时,我们应明确创新的服务宗旨,根本性问题是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是为什么人服务的。

农村文化创新是为了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在我国实践中,农民农村文化创新的生力军。

因此,我们必须以民为本,以广大农民为出发点和归宿。

先进文化需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

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得人治思想已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改变目前落后的状况必须以尊重和实现人民的基本权利为前提,实行依法治国,使法治思想深入人心,从而促进我国先进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农村可持续文化动力建设组织的创新

改革政府文化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以“民办官助公督”为基础,以“国投官办民参”的先进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建设思路。

近日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包括: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推动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大力发展农村民办文化等。

”这为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农民农村文化创新的主力军,要形成农民自己的特色文化,应创新文化价值观,丰富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增强社会认同感。

科学性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特征,以科学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科学文化以成为先进文化的先导。

科学文化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几个方面,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了先进文化的基础框架,科学的创新理念和价值取向代表了先进文化的活跃前沿,科学文化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社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政府行为的有限性和人们需求的逐渐多元化之间产生了对抗式矛盾,政府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多样性需要,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回馈或让渡部分权益给社会,让社会有能力自己承担起社会发展的主体责任,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有序运行。

农村文化创新中,政府作为传统力量应逐步从具体管理中退出,发挥其应有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让农村内部形成创新环境,以城市带动乡村,促进城市和乡村的文化资源整合,[4]从而建构和谐新农村的全新组织载体。

第三,农村可持续文化动力运行机制的创新

逐步建立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以法律为保障是运行机制创新的目标。

农村文化通过历史的因袭而不断巩固、完善和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应寻求经济与文化的结合点,寻求社会文化的结合点,寻求环境与文化的结合点,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人文历史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更应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创新点。

在实践中,我要努力发掘农村的村落文化,树立农村品牌文化,对外可以扩大影响,对内可以促进凝聚力;[5]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党的领导,大力推进特色文化建设,推动农村先进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一体多元”的农村文化新格局。

农村文化创新实践还应以法律为保障。

首先,农民权利意识的增强。

“家”的概念在我国根深蒂固,舍己为家的意识浓厚,个人权利意识淡薄,这也是农民权益屡受侵犯,农民自主创新能力差的原因之一。

其次,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建立现代制度,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序的市场运行。

最后,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

其一,文化资源保护法律的健全。

目前我国传统文化资源正不断遗失,而且创新的知识产权也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因此必须不断完善和创新相关法律制度。

其二,第三部门的法律规制。

目前,我国对农村各种民间组织立法尚未出台,需要进一步用法律来规范民间组织的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其三,农村文化资金管理法律制度。

政府财政对农村文化坚持的支持在逐年加大,但成效不够明显。

社会力量农村文化事业的捐助,支持建设农村公众文化事业,加强这些资金的监管,促进效益最大化。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