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板网上购物_网上购物货不对板,讨说法网络暴力疯狂升级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网络购物因产品价格低廉、品种繁多、交易快捷等优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亲睐。

然而,在我们享受网络购物带来的各种好处的同时,因网络购物买卖双方交恶而产生的侵权事件也开始出现。

与现实世界相比,网络侵权更加廉价、简便和隐蔽,而且稍有风吹草动,一个人便可能被放到网络上进行身份示众,在搅动网络江湖的同时,也改变着当事人的生活轨迹。

网上购物货不对板,   一个差评埋下无端祸患      孟小玲今年23岁,家住重庆市江北区上新街,是一位资深网民,连女孩子喜欢的购物也是在网上完成。

只要有空,她就在网络上到处游逛,在各购物网站上寻找既时尚又价廉物美的物品。

2007年7月,孟小玲大学毕业后,在重庆一家物流公司找到了工作。

2008年国庆节,她接受了相爱三年的男友的求婚。

定下婚期后,俩人就开始忙碌起来。

孟小玲是一个追求独特个性的女孩子,为了让自己的婚纱照拍得与众不同,她选定了重庆久负盛名的一家婚纱影楼给她设计的拍摄方案。

从2008年12月10日开始,影楼准备用三天的时间,给她拍完婚纱照。

拍摄很顺利,但在拍居家生活这一组相片时遇到了麻烦。

摄影师在拍摄时发现,孟小玲提供的玩偶与整个画面不协调。

孟小玲接连换了几个玩偶,画面都不协调。

摄影师最后建议这一组相片推迟拍摄,追求完美的孟小玲答应了。

12月12日晚上10时左右,孟小玲网上淘宝,经过多家比对,觉得一家名叫“5钻活色生香上海店”的网店有自己满意的玩偶,这个网店店主的网名叫“烛光摇曳1985”,她卖的玩偶是一对身穿婚纱的玩偶熊。

孟小玲发现,这个店的信誉度很高,客户满意率达到100%。

于是,孟小玲在线与商家聊起来,感到满意的孟小玲决定订货,并填写了订单,将128元钱打到支付宝上。

店家答应第二天通过特快专递把货发给她。

12月14日下午2时左右,孟小玲收到从上海寄来的包裹。

可打开一看,她发现玩偶并不是自己在网上订的那种:网上看到的玩偶熊是憨态可掬的北极熊,而她收到的却是只笨拙的狗熊。

孟小玲当即上线给店主留言,询问对方是不是将货发错了,表明自己对收到的货不满意,希望对方能重新邮寄自己看中的那款玩偶。

根据以往购物经验,店家一般收到客户的留言后,会很快与客户联系,因为如果客户退货,对商家的信誉有影响。

然而,这一次,孟小玲失望了,她等了五天,都没等到店主的回复。

12月19日,她决定向支付宝申请退款3元钱,以此促使店主能尽快回复她,但店主还是没搭理她。

支付宝交易有一个规则,买卖双方成交协议达成,客户向店家下了订单并向支付宝打款后,十日之内,如果买家没有申请全额退款并退货,支付宝将向店主自动拨款,完成这次交易。

因此,12月22日,支付宝将孟小玲购物款扣出3元后,其他全额支付给了店主。

完成这次交易,孟小玲对卖家的服务态度和质量很不满意,因此在给卖家进行评价时,她给了一个差评。

原来,为防止网络诈骗,从2004年起,国内一些大型购物网站对注册商品卖家和买家实行实名制,使用支付宝。

同时,网站还设计了信誉评价,即网上交易完成后,对卖家评价分为好评、中评、差评三个等级,评价会记录卖家的信用档案,而买家通常都会选择好评较多的卖家购物,如果卖家差评较多,会直接影响信誉,信誉度差的商家,客户就会少,生意就会冷清甚至关门。

孟小玲没想到,她给卖家的一个差评为自己的生活埋下了隐患。

网店散布不良信息,   被骚扰的日子噩梦连连      2009年1月14日下午3时左右,孟小玲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烛光摇曳1985”的电话

孟小玲以为对方会就商品质量和服务态度等问题给她说明或道歉,谁知她一接听电话对方一连串污言秽语就从话筒里传出来。

孟小玲生气地问道:“你干嘛骂人?”对方不屑地答道:“骂的就是你!没钱就不要买东西!”见对方如此无理,孟小玲急忙把电话挂断了。

谁知,对方像较上劲一样,立即又拨通了她的电话,只要她一接听,对方就谩骂,并威胁要把她搞倒搞臭,让她不得安宁。

无奈之下,孟小玲只要看到对方号码,就挂掉手机不接。

谁知,对方孟小玲不接电话,便开始发短信短信内容非常下流,对方还扬言:“你的信息我已公布在卖淫网了,你春节等着接客吧。

”   从1月14日至16日,短短3天时间内,留有她手机号的20多条租房信息和几十条交友信息被公布到国内多家知名租房网站和交友网站上,从14日开始,她每天至少会接到几十个电话和一些或辱骂或下流的短信,其中一些是“烛光摇曳1985”发来的。

因多方面原因,孟小玲的手机号不方便更换。

下班之后,她为了防止丈夫看到这些骚扰电话短信而引起误会,只好关了手机。

17日下午下班前,公司领导通知她,说看了她提交的2009年度工作计划,有一些修改意见,晚上打电话告诉她。

为了既让领导随时能找到自己,又让丈夫看不到那些短信孟小玲电话调成了震动。

晚上,电话一震动,孟小玲便拿起电话看一下,然后“叭”地把电话挂断不接听,短信看也不看就删除,这一怪异的行动引起了丈夫小张的怀疑。

晚上9时左右,孟小玲上洗手间,这时电话来了,小张一接听,对方问他:“你是孟小玲的什么人?”小张回答:“我是她丈夫。

对方立即诽谤道:“你知道不知道孟小玲是妓女?她在网上卖春!你被她戴绿帽子了。

”说完,不等小张回话,就啪地一声挂了电话

小张立刻打开电脑,谁知电脑刚启动,主页上“呼”地弹出一个色情网站孟小玲资讯全在这个网站上面。

原来,“烛光摇曳1985”不光将孟小玲的手机号码公布到交友类网站里,还查到了她的上网IP地址,通过IP地址控制了她的电脑,将色情网站的主页设置成她家里电脑的主页。

还没看完那些污七八糟的东西,小张已气得脸发青,他几步冲到洗手间门前,使劲拍打洗手间的门,叫道:“快开门,你出来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孟小玲走出洗手间,小张指着电脑质问她:“这是怎么回事?”尽管孟小玲向丈夫解释是网上购物得罪了人,小张还是不相信。

直到她出示了与“烛光摇曳1985”网络交易及网上留言等证据,小张才勉强点了点头。

尽管如此,孟小玲的噩梦并没有结束。

随后几天,她的手机一响,小张就抢过去接听,然后耐心地解释,说自己的老婆得罪了小人,被小人把手机号挂在了网上,对那些不死心的人,他就警告对方:“你不要再打电话来。

否则,我要告你骚扰!”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很快孟小玲的同事在一些网站上看到了她的信息,一时间议论纷纷。

夫妻俩的生活被彻底打乱,然而,“烛光摇曳1985”依然没有任何罢手的迹象,不断在各个网站制造事端。

孟小玲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她决定与对方电话沟通一下,希望对方停止对自己的侵权

1月20日中午1时左右,孟小玲拨通了“烛光摇曳1985”的电话,向她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要求。

没想到,“烛光摇曳1985”在电话上竟然恬不知耻地说:“我有十几个手机号码,随便你怎么投诉和公布我的电话号码!哪怕你全部公布了我还可以再变出十几个号码!”说完,她威胁孟小玲:“如果你想安心过年,有个宁静,你立即到网站上删掉对我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的差评。

”她的要求理所当然被孟小玲拒绝了。

烛光摇曳1985”说道:“你会很快发现,在全世界租房、美食、娱乐、办证的网站上,都会有你的电话号码等东西存在。

告诉你,我很擅长网络宣传,我会帮你全方位宣传的!”      网上维权频频遇挫,   人肉搜索真相水落石出       “烛光摇曳1985”的嚣张,令孟小玲气愤不已,见沟通这条路已经被堵死,孟小玲决定采取必要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即,孟小玲网站打去投诉电话,将自己与“烛光摇曳1985”进行交易的来龙去脉和事后发生的一切详细告诉了网站,希望网站处理。

半小时后,网站打来电话,称网站查询了“烛光摇曳1985”的信用记录,发现除了孟小玲一个差评外,其他的评价都不错,因此,工作人员认为,孟小玲与“烛光摇曳1985”的纠纷,只是个案,网站不能根据她的投诉,就取消对方网店的经营资格。

网站工作人员还告诉孟小玲,她与“烛光摇曳1985”的纠纷,发生在网站交易外,这样的事他们管不着。

放下电话孟小玲感觉自己心里堵得慌,她想,“烛光摇曳1985” 做出这些坏事的目的是要求自己将她的差评改为好评,会不会她的那些好评中有的也是在她的胁迫下,一些客户不愿意受到骚扰才被迫修改的呢?   这样的想法使她如醍醐灌顶。

如果能找到“烛光摇曳1985”的客户,如果也有人是因为受不了“烛光摇曳1985”的骚扰才修改了评价,网站就会采信她的投诉。

小张得知妻子的想法后说道:“现在网络技术这么发达,使用人肉搜索,不就可以把你想要的资料都能搞到手吗?”   当天晚上,在小张的帮助下,孟小玲登陆网站,调出“烛光摇曳1985”的资料,将自己与其购物时发生的事全部写了出来,在帖子的最后部分,她写道:“网站给我的资讯说她的交易信誉好,如果是这样,那当然非常好。

如果有人和我有相同的遭遇,请你们站出来作证,我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还网络购物一个清静环境。

”   当天晚上11时左右,孟小玲起动了人肉搜索,将写好的帖子贴在了网站的留言簿上,同时,她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孟小玲帖子才贴出来,就在购物网站上引起轰动。

第二天中午,孟小玲上线时发现,帖子的点击量超过了1万个,回帖有1千多个。

有17个人证明自己在“烛光摇曳1985”那里购物遇到了与孟小玲同样的事。

他们证实,自己经不起“烛光摇曳1985”的作恶和威胁,在她的胁迫下,最后都在网站上将差评改成了好评,对方才停止了作恶。

这些人都表示,他们愿意站出来,为孟小玲作证。

然而,第二天上午7时开始,跟帖者中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烛光摇曳1985”服务态度好、产品质量好,他们以大篇幅讲述对方如何含辛茹苦替客户服务,指责孟小玲是捏造事实、恶意诽谤“烛光摇曳1985”。

一时间,网站上的网友分成了两派,相互之间互不相让,在网站上打起了口水仗,一时间真相扑朔迷离。

很快,“烛光摇曳1985”这一方的帖子渐渐多起来,超过了孟小玲这一方,大有压倒的趋势。

孟小玲感到真的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她只好静观事变,保持沉默。

然而,她越沉默,对方越变本加厉,“烛光摇曳1985”甚至得意洋洋地给她打来电话:“怎么样?跟我斗,你还嫩得很!”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1月23日晚上8时,孟小玲在查看当天的新帖时,发现当天新贴出的几个攻击她的帖子IP是一样的,但发帖人却是以不同的语气讲的话。

难道对方是换了不同的马甲,变换着网名在发帖?孟小玲头脑立即闪过这一念头。

为了证实这个想法,孟小玲当即采用屏幕截屏技术,将整个屏幕截屏下来,予以保存,同时,她把自己的疑问向网站提出来,请求网站查证替“烛光摇曳1985”唱赞歌的帖子IP是不是相同的?   不到20分钟,网站回复,替“烛光摇曳1985”吹嘘的人的IP,确实与“烛光摇曳1985”的一样。

这表明,那些人就是“烛光摇曳1985”!   这一发现,令孟小玲兴奋不已。

原来“烛光摇曳1985”看到不利于自己的帖子,就变换着马甲给自己脸上贴金。

当天下午,由于粗心,她的另一个马甲忘记隐藏IP,结果露出了马脚,被孟小玲抓住把柄。

孟小玲立刻发帖,揭露了“烛光摇曳1985”换着马甲替自己辩护的事。

原来如此!感觉上当的网友们,立即转变态度。

那17个与孟小玲一样遭遇的买家,共有12个将自己对“烛光摇曳1985”的好评修改成坏评,斥责店主态度恶劣,并揭露了她的所作所为。

在强大压力下,网站展开了调查,证明孟小玲的投诉属实,网站于2009年1月24日零时暂时关闭“烛光摇曳1985”的网店,并要求她向孟小玲道歉。

网络暴力疯狂升级,冲冠   一怒维权从虚拟走到现实      孟小玲没有等到道歉,她还在不停地接到骚扰电话,而“烛光摇曳1985”更是变本加厉地谩骂:“你能在一个网站删除我的资料,你能把世界上所有网站上我的资料都关完吗?告诉你,明天开始,你的资料就会以几何级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不把你搞臭我誓不罢休!”“烛光摇曳1985”发来几张彩信图片,孟小玲一看,是几张色情图片,而女主角就是她!   “烛光摇曳1985”称:她会PS技术,以孟小玲为背景制作了数不清的“艳照”,会让孟小玲臭名昭著的。

简直太过分了!孟小玲与丈夫商量后,决定报警!2009年1月24日上午8时半,孟小玲向重庆市网络公安处报警,网络公安当即立案。

网络公安直言不讳地告诉她,因为卖家的行为是一种网络暴力,而公安部门面对网络上海量的信息要进行严格监管,难度是相当大的,公安机关的调查将有一个过程。

他们建议孟小玲在公安机关调查处理结果出来之前,可以聘请律师,先就民事侵权侵权网站和当事人交涉,这样,公安与律师齐头并进,才能尽快制止对方侵权行为。

孟小玲与丈夫商量后,决定听从公安机关的建议,聘请律师,帮助自己维权。

他们来到重庆志同律师事务所,与陈昊律师签订了代理合同。

陈律师认为,“烛光摇曳1985”的行为已经侵犯了孟小玲的隐私权和名誉权,而那些发布她信息的网站,同样也侵犯了她的隐私权和名誉权。

烛光摇曳1985”和刊登孟小玲有关信息的网站,有义务删除那些不良信息,同时孟小玲还可以起诉卖家,要求她停止侵权、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

在这个过程中,孟小玲又接到2个骚扰短信和一个骚扰电话

她顺手准备删除骚扰短信,陈律师制止了她。

他问:“以前你接到的那些短信还在吗?”孟小玲回答说:“以前我看到那些短信后非常气愤,不想再保存,全都删除了。

”陈律师说:“那些短信你不该删除,那可是起诉对方的最直接的证据啊!”   陈律师安慰道:“别着急,电话通话记录和短信记录,电话公司都由电脑自动记录,按规定要保存三个月。

”   当天下午2时左右,孟小玲小张带着身份证和手机办理的相关资料,陈律师带着律师证和律师事务所的介绍信,来到移动电话公司,要求打印孟小玲最近三个月手机所有通话清单和短信清单。

2月4日,孟小玲拿到了电话公司打印出的通话清单和短信清单。

陈律师要求电话公司在这些资料上全部加盖公司公章,这样,这些清单就可以作为证据了。

在陈律师的建议下,孟小玲小张于2月10日来到重庆市江北区公证处,将那些刊载有孟小玲信息资料的网站一一截屏,这既是收集证据,也是保全证据。

证据收集齐全后,2008年2月12日,律师事务所向“烛光摇曳1985”、购物网站等发去律师函,要求他们停止侵权并赔礼道歉。

2008年3月10日,孟小玲上网时看到,购物网站和那些刊登有侵犯她合法权利的网站,都在首页刊登了向她致歉的启示。

3月13日,重庆市网络公安处通知孟小玲,经网络公安查证,“烛光摇曳1985”对孟小玲侵权属实,上海公安机关作出决定,对其予以治安拘留15日,并责成她给孟小玲道歉并赔偿相关损失。

链接:   网络名誉侵权的特征   一、侵权言论的散播具有国际性。

这是由国际互联网的性质决定的。

通常情况下,上载到互联网上的信息在几秒钟之内就能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二、侵权言论的危害后果难以估计。

比起传统媒体,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和快速性使侵权言论的传播范围更大。

对于受害人来讲,所受到的伤害也就越大。

三、网络名誉侵权的责任者更加难以界定。

责任者除了侵权言论的发布者,也可能包括网络接入提供商、网络内容提供商、网络服务提供商。

网络名誉侵权的主要方式   一、个人对个人的传播。

这主要是指电子邮件的服务。

侵权人利用电子邮件进行广泛散播侵权言论,导致受害者的名誉毁损,从而社会评价降低。

二、多人对多人的传播。

这主要指新闻讨论组、电子公告板和邮件列表等。

具有传播范围广、信息交互等特点,在线讨论某个话题的用户常常会不由自主的言辞过激,最后对个体进行人身攻击。

三、通过环球网进行的一人对多人的传播。

这些网站以网页为载体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侵权言论通过网络传播到了世界各个角落。

一个帖子的杀伤力      2008年6月16日,“天涯社区”上出现了一篇名为《我就喜欢做二奶,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就很好啊!》的帖子,发帖者叫“菊花香香儿”,这个后来被网友称为“菊花姐姐”的在帖子中炫耀着自己当“二奶”的种种好处、做二奶很幸福,随后网上出现了“菊花香香”的照片。

从此,网友们把虚拟世界里对“菊花香香”的口诛笔伐,变成了对现实生活中照片上女孩的穷追猛打和侮辱谩骂。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照片中的女孩不知何时得罪的发帖者的造谣和诽谤。

虚拟世界里一个不怀好意的帖子,就可以将一个无辜的人淹死在现实的口水中,让最普通的人一夜之间遭到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讨伐,感受到无路可逃、人言可畏的可怕。

许多人总有一个心魔,对与自己交恶的人,总是想方设法地希望能贬损甚至毁灭对方

可现实世界不会凭借一个人的好恶来决定另一个人的命运,种种规则限制着个人恶念的实现,虽然心魔难解,却只能悄悄地在内心深处千万遍地诅咒。

蛊娃之所以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就是因为那其中能寄托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痛恨和鞭笞。

然而,可以隐匿真实身份的网络却让这一切发生了变化!被心魔痴缠的人们轻易地便脱去了现实世界里的温良恭谦让,赤裸地释放出内心深处最暴力最阴暗的念头。

一个帖子的杀伤力,不仅只是让受害者声名扫地、生活动荡,还会让善良、规则、秩序与自我约束离我们越来越远。

其实,这样的杀伤力是悬在每一个人头上的一把双刃剑,当你释放心魔、杀伤别人的时候,也许下一个被伤害的就是你!   风起云涌的虚拟世界,期盼网络的监管、网民的责任、法律的配置一如现实世界有序和成熟。

编辑/贾靓。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