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和氨溴索联合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氧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钠和氨溴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氨溴索气泵吸入,3次/日,观察吸入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治疗后咳嗽、气喘明显减轻,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疗程缩短。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78.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sup】2【/sup】8.67,P<0.05)。

结论:沙西胺醇、异丙托溴铵、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满意。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沙丁胺异丙托溴铵 氨溴索 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冬春季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以咳嗽喘憋呼吸困难为主,严重者可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

目前针对病因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清除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气道炎症,改善喘憋症状为治疗关键。

2008年3月~2011年4月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盐酸氨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满意,现作报告。

资料与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4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儿科学的诊断【sup】[1]【/sup】。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男37例,女23例;治疗组60例,男35例,女25例,两组年龄2个月~2岁。

入院前病程8小时~4天,均为急性起病,表现为阵发性咳嗽伴喘憋,均有气促、鼻翼扇动及轻度三凹征,有或无发热,双肺有广泛哮鸣音和少至中等量中细湿?音,双肺X线片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增多或斑点片状阴影,两组年龄、性别、疗程及病情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性治疗,包括抗感染、止咳、平喘等治疗,喘息明显伴烦躁时,给予吸氧镇静。

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1ml,异丙托溴铵250μg,氨溴索15mg加入生理盐水2ml中,使用氧气驱动器雾化吸入,3次/日,每次15分钟,疗程5~7天。

1个疗程后观察咳嗽、气促、喘息及肺部?音情况。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治疗3天内呼吸困难缓解,喘憋、肺部哮鸣音消失;②好转:治疗3~5天呼吸困难好转,喘憋及肺部哮鸣音消失;③无效:治疗5天后咳嗽、气喘及肺部哮鸣音无明显变化。

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采用X【sup】2【/sup】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结 果   治疗组显效49例,好转9例,无效2例,显效率81.67%,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35例,好转12例,无效13例,显效率58.33%,总有效率78.33%。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X【sup】2【/sup】8.67,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效果比较(例)       注:*P<0.05。

讨 论   毛细支气管炎喘息主要与支气管内膜感染后出现变态反应性炎症相关【sup】[2]【/sup】。

婴幼儿时期支气管尤其是细支气管已具有丰富的平滑肌β【sub】2【/sub】受体分布【sup】[3]【/sup】。

沙丁胺醇是一种选择性β【sub】2【/sub】—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主要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sub】2【/sub】肾上腺素能受体,从而使支气管平滑肌松驰,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患儿喘憋症状,非常罕见的个别病人用药后也可能出现伴有喘鸣即刻加重的异常支气管痉挛,需立即停用本药,并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异丙托溴铵是一种具有抗胆碱能(副交感)特性的四价铵化合物,通过拮抗迷走神经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而抑制迷走神经的反射,从而阻止乙酰胆碱和支气管平滑肌上的毒蕈碱受体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细胞内环—磷酸鸟苷酸浓度的增高,使支气管平滑肌扩张分沁减少,减轻气管炎症的渗出。

盐酸氨溴索具有黏液排除促进作用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可以减少气道内黏液腺的分泌,促进气道内黏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黏液的滞留,从而更好地促进排痰,减少气道堵塞,改善呼吸状况,同时氨溴索可能促进纤毛上皮的再生,增加纤毛的摆动,从而促进黏液的排出。

本文观察结果表明,联合应用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和氨溴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以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值得提倡。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08.   2 戴家熊,韩连书.小儿哮喘.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213—215.   3 白爱宁,张艳萍,陈海英,等.博利康尼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喘息的疗效观察[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8(5):351.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