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终关怀与护理

【关键词】 临终关怀护理 临终关怀护理是对那些已不能治愈的病人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所实施的一种积极的身心整体护理

护理目的是以整个人为对象,提供精心照料,解除躯体痛苦,缓解对死亡的恐惧,维护其做人的尊严,提高其尚存生命质量,并给予家属心理关怀,最终使逝者死而无憾,生者问心无愧。

如果一个临终病人得到了成功的护理,他死时就会感到活得有价值。

临终病人由于躯体疾病的折磨,对生的渴求和对死的恐惧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改变,甚至行为与人格的改变。

病人从获知病情到临终时期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改变总结归为:震惊与否认、协议乞求、抑郁等五个典型阶段。

临终也是生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正确认识和尊重临终病人最后生活的价值,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对临终病人最有效的服务,帮助他们能较安详舒适地过好人生最后的生活

1 病房的环境布置家庭化 每间病房都备有电视、书报,每张病床都配有电话、收录机、衣柜及桌椅,到处可见鲜花、绿色植物。

病人物品放置没有硬性规定和限制,允许病人在墙上粘贴自己喜欢的画、工艺品、像片等,使病人舒适的、温馨的环境中度过有限的时光。

2 做好心理护理 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适当延长病人的生命。

临终病人由于疾病的折磨,极易产生悲观、恐惧、绝望、自暴自弃的心理

但是他们对亲人的依恋和对生活的留恋,使得他们的情绪变化异常,极不稳定,求生的欲望使得他们心理异常脆弱,并且更加依赖医护人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更应该尽职尽责,一丝不苟,细心观察,精心护理,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蔼,耐心解答,及时给予心理援助和疏导工作,使其乐观面对现实。

众所周知,精神因素与病情变化密切相关。

精神开朗、豁达、乐观、向上的病人,其痛苦程度就轻一些;反之,整天闷闷不乐,忧郁寡欢,没有与疾病作斗争精神的人,病情恶化的速度就要快一些。

病人自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都将为精神治疗所渗透。

所以,没有良好的精神护理,一切治疗及护理的措施就会缺乏旺盛的生命力,甚至会降低疗效,加重病情。

因此,心理支持与精神护理临终前的患者尤为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治疗获得成功而长期生存的患者现身说法,以减轻临终患者恐惧和消极心理;引导病人回忆年轻时代创业中的欢乐;与病人一同品尝成功的愉悦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增强其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

3 减轻病痛 2000年,WHO提出“让每一个癌症患者无痛”,患者在癌症晚期,医护人员的主要任务不是治愈疾病,延长寿命,而是减轻痛苦,让患者舒适,提高生存质量。

及时给予评估疼痛的指数,根据疼痛指数来描绘疼痛曲线图,找出疼痛的规律,在疼痛发作前给予止痛剂。

绝对不能让患者强忍疼痛,违反医疗的人性化护理原则,护理上应注意吗啡类药物的效果及不良反应,防止呼吸抑制,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4 防止并发症 加强生活护理,给患者洗头、擦身,保持皮肤的清洁舒适,维护患者尊严

勤翻身、拍背,勤整理,勤更换,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

总之,临终病人心理极为敏感、复杂,对人格、友谊、尊严倍加珍视,对护士的一言一行更为注目。

因此,护士高尚的道德品质、精湛娴熟的技术、和蔼可亲的笑容都会赢得病人的信赖,哪怕能给病人带来片刻的欢愉,也要自觉地竭尽全力去做,满足病人在人世间最后的要求和心愿,直到带着护士最崇高圣洁的“爱”安然离去。

7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