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封堵隔离施工工艺在响泉龙洞泉取水工程中的综合运用

摘 要:本文从响泉龙洞泉取水工程入手,主要介绍该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种封堵措施的综合运用及其取得的效果,探讨基岩山区大涌水量自溢泉水封堵方法和积极利用。 毕业论文。

关键词:自溢泉水泉水库水封堵隔离;引泉取水。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序言   响泉龙洞泉系田庄水库库区泉群中的自溢泉水,两泉地处沂源县田庄水库库区内,距县城西6公里,南麻镇永兴官庄村南600米左右,在水库库区淹没线以下。两泉流量大且稳定,水质优良且具承压,补给面积大且无污染而闻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田庄水库建库后,被库水淹没未及利用。   2010年3月,田庄水库因闸门重建工程放水后,县自来水公司多处地下供水井因此出水量骤减,居民供水严重不足。为彻底解决饮水困难,充分利用响泉龙洞泉两泉泉水,县委县府及有关部门决定开发利用响泉龙洞泉两泉泉水。本文主要以响泉取水工程为例介绍在大型水库库底自溢泉水隔离引水工程中各种封堵措施的综合运用情况。   2. 封堵施工方法及措施   该工程将两泉泉水采取自流方式(即流多少,取多少,不超量开采的取水原则)引至水库北侧取水塔中,再自取水塔泵引泉水至县城自来水公司。该工程主要有以下几种封堵类型:①泉水库水隔离;②泉水与第四系孔隙水的隔离;③泉水与大气降水的隔离;④泉水与渗入基岩岩溶裂隙的库水隔离。主要采取的封堵隔离施工方法是:旋喷连续墙封堵、挂网喷砼封堵、帷幕灌浆封堵、钢筋混凝土塔身隔离、地下不锈钢隔离封堵、土工布和粘土隔离封堵、黄土压实封堵、素混凝土浇灌等封堵隔离措施。 毕业论文   2.1 高压旋喷桩封堵   响泉位于龙洞泉西侧约100米,泉水自库底向上喷涌,四周为沉积淤泥,深度达10—14米。   为了将泉水库水淤泥、砂土层)隔离,同时便于降水施工,首先采用高压旋喷封堵的方法,分别以现有泉水溢出点为中心,根据响泉主溢流泉口的地理位置和泉水溢出形式,采用三排高压旋喷桩套接,分别呈半圆型弧形墙,即以旋喷桩圈成地下连续墙与南侧山体连接,隔离库水。   回转钻进凿孔施工中,一序全部嵌入基岩(灰岩)0.5—1.0米。旋喷灌浆全部使用42.5R硅酸盐水泥。根据试验灌浆所取参数压力采用灌浆压力34兆帕,提速12厘米/分钟,浆液比重1.5,灌注最大深度14.0米,最小深度2.30米,施工完成后开挖实测墙体有效厚度(淤泥层)为2.78米,封堵效果良好。   2.2 挂网喷砼隔离   主要作用是泉水与渗入基岩裂隙岩溶的库水和大气降水的隔离。在响泉隔离区南侧岩质边坡和悬崖做挂网喷砼,并各向隔离区东西两侧延伸10—20m,高度范围由山根下至校核水位之间,喷砼厚度平均为10cm。同时,为加固山体和岩质边坡,在岩体上按4m间距嵌入20m深度的锚固锚杆。   2.3 地下不锈钢水井封堵隔离   该封堵隔离方法用于响泉集水以及库水、库底(淤泥、砂土层)渗透水与泉水封堵隔离。 论文网   因该泉四周沉积淤泥较深,为找准该泉地下溢水口的准确位置,在地表溢水口西南一侧沉井法沉入一5m口径铁质排水井,用于施工降排水。之后在旋喷围堵墙圈内用2—4石子换填淤泥。换填石子的过程中,淤泥挖至一定深度后,采取边填石子,边挖运淤泥的方法,防止地下连续墙被外围淤泥冲压垮塌。淤泥开挖至准确溢水口后,将焊制的直径5m、深10m的不锈钢圆形井壁,沉穿砂土层,落至基岩顶面。在不锈钢水井295m标高处设一直径0.5m自溢(流)水口,将水引至南侧取水塔内。不锈钢水井外围有换填的石子,井内用鹅卵石填平,不锈钢焊接封顶。   响泉有两处地下不锈钢水井(本文将响泉主泉口集水井称为1#集水井,取水塔东侧因有较为丰富的溢出泉水而单独建一口径和深度较小的2#集水井),1#、2#井完成后,两处井的泉水不锈钢管道汇集至响泉水塔内。响泉两处地下不锈钢水井内,泉水晶莹清澈,进一步说明了石子换填和不锈钢水井隔离措施的良好效果。   2.4 滤水层及黄土压顶封堵隔离   主要用于响泉旋喷围堵墙及其以内区域的平面封堵。在不锈钢地下集水井焊接封顶后,以三层滤水层、土工布及1.0m厚度黄土压实,最后再以乱石、杂土压顶。在土工布与旋喷围堵墙和山体根部连接时,用素混凝土浇筑压实,使地面隔离与旋喷围堵墙以及山体有效衔接。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2.5 帷幕灌浆   主要应用在旋喷围堵墙外侧、山体根部位置。沿山体进行帷幕灌浆施工,封堵附近山体裂隙,进一步防止库水渗入岩体而造成库水泉水的混合。   2.6 浇筑钢筋混凝土集水塔和取水塔   分别在响泉龙洞泉两处浇筑方形集水塔水库北侧浇筑一圆形取水塔响泉水塔建在1#集水井南、2#集水井西侧,紧邻水库南侧山体,塔底用钢筋混凝土与山体基岩有效连接。龙洞泉集水塔泉水溢出洞口位置,塔身北侧紧邻旋喷围堵墙内侧,集水塔以5个直径800mm的冲击钻孔灌注桩支撑并与地下基岩有效连接,灌注桩上部浇灌钢筋混凝土方形基础梁,墙壁高度100cm,厚度80cm,南侧与山体之间以同样钢筋配置标准与山体有效连接,并将龙洞泉溢出洞口与外界封闭。两处方形集水塔均为4m见方,塔身壁厚均为40cm,高度在校核水位310.64m以上4m。考虑冰推等因素,在两塔塔身中间高度上分别建宽度40cm、厚度60cm的支撑梁与山体连接,以提高塔身的稳定性和抗冰推能力。   取水塔直径10m,塔身壁厚均为40cm,内分响泉水井仓、龙洞泉水井仓及闸阀井仓三个井仓,取水塔高度在校核水位310.64m以上4m。取水塔底部开挖至基岩,塔底钢筋混凝土浇筑厚度为1.0m的基座,并用Ф20钢筋每隔1.0m距离嵌入基岩,嵌入深度1.0m,与基岩有效连接。塔顶建工作间,安装泵电设备及自动控制系统和监控设备。 作文 /zuowen/   各塔塔顶一侧设溢流孔,溢流口的设置与泉水溢流水面等高。在取水塔闸阀井内安装逆止阀、闸阀。当水库水位高于泉水水位时,阻止库水流入取水塔内。当库水水位低于泉水水位时,闸门打开卸压,避免因泉水压力过大而造成泉水外溢或库水渗入。响泉龙洞泉集水塔顶各留1.0m2的工作口,由不锈钢梯子通至塔底,用以可能的维修或水位观测。同时塔顶四角分别设圆形通气孔。为饮水安全和防止鸟类进入等可能的情况,专门设计焊接成双筒倒扣形的通气孔。   响泉龙洞泉集水塔和取水塔建设中充分考虑了防冻融、防冰推、防侵蚀、维修、水文观测、水浮力、饮水安全以 毕业论文。

7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