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才没才看口才?] 夸对方口才有才的句子

文帝下基层调研,来到禁苑中的虎圈。

文帝禁苑一名负责人询问禁苑中所饲养的各种禽兽的数目,先后问了10多种。

这个负责人大概从来没有直接接触过这么大的领导,神色紧张,东张西望,竟然一句话也答不上。

站在一旁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虎圈啬夫见此情景,给领导解围,替他答上了文帝的提问。

文帝对这个虎圈啬夫产生了兴趣,有意考他一下,于是接着问了几个问题,此人居然对答如流。

文帝当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干部,就应该像这个样子嘛!”马上通知随从调研的秘书张释之下文件,破格提拔这名普通工作人员当禁苑一把手。

这个虎圈啬夫眼看就要祖坟冒烟青云直上了,可惜,一场好事被多管闲事的张释之给搅了。

张释之接到命令后,不按领导意图立马去封人家的官,反而东拉西扯向文帝请教了个问题:绛侯周勃、东阳侯张相如是怎样的人?文帝说,他们都是长者(笔者注:这两人都是当时口头表达能力偏差的高层人士)。

张释之接过话来说,这两位被称为长者的高级干部,在论事时尚且有话说不出口,哪能效法这个虎圈啬夫的能言善辩?现在因为这个虎圈啬夫口才好,就破格提拔,只怕天下人争相仿效,从此都去练习口才,而忽略真才实学。

上行下效,这年头,下面的应声虫多得很,后果说不定很严重呢。

所以,领导的举动,不得不慎重啊。

文帝一听说得在理,虎圈啬夫提拔的事就泡汤了(欲知详情,请阅《资治通鉴》第十四卷)。

如果不是张释之提醒,汉文帝差点儿把口才当做衡量人才的第一标准甚至唯一标准了。

事实上,有才没才看口才,在今天也是许多人的认识误区。

比如,评价一个官员是否有水平,人们就往往习惯提到他的口才

一般来说,那种口若悬河、讲话(包括吹牛)不用稿子的官员,给群众的感觉是水平高,给上级的印象是能力强。

至于其实际工作能力,反而容易被忽略。

而那些不善言辞的干部,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很难好到哪里去了(尽管他可能很有“实战”能力)。

口才是不是评价能力高低的第一要素呢?当然不是。

口才工作中虽然重要,但它只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

口才突出的人,工作能力不一定和口才“配套”;口才欠佳的人,也未必缺乏工作能力

这两方面的事例,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比比皆是,不必赘言。

口才,不但不能完全代表真才实学,甚至还容易形成假象,让旁观者对一个人产生错觉。

我认识一个年轻的官员,在公众面前形象特好,在各种活动上讲话从来不带讲稿,大家都叹服他的口才

然而,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得知他原来在每次出席活动之前都要做充分准备,甚至不惜腾出大量时间,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把讲话稿背下来。

为了博得一个良好的“公众形象”,他在这方面作出了这么大的“牺牲”,可以说,他已经舍本求末,纯粹是表演、作秀了。

而另一些被人们认为口才极佳的官员,其实也未必名副其实。

如果你多跟他几天,说不定就发现,他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翻来覆去就是这几个“关键词”,内容都差不多,如此重复“演讲”,当然可以“脱口秀”了。

我曾经短暂地执教于讲台,知道讲课时重复上节课的内容是很轻松的事。

所以,口才,还存在水分呢。

过分强调口才,将会导致选拔人才时失去真正的标准。

当前,也不乏这样的人,因为偶然的机会在上级面前汇报工作时展示了出色的口才,于是得到超常规的快速提拔重用。

如果仅仅因为口才(与口才有关的特殊岗位除外)而获此意外之喜,这其实是不合理也不公平的,而且容易导致夸夸其谈之风盛行。

特别是对官员来说,其政绩如何,一时半刻难以让上级了解到,而口才作为最直接的“感性因素”,更容易引起上级的注意。

不用说,当上级在选拔人才时过于看重口才,有些人就肯定会投其所好,像两千多年前张释之所说的那样,刻意去练习口才而不把心思放在具体工作上(呵,现在的“应声虫”只怕比汉文帝时更多)。

这样选出来的“人才”,当然是徒有其表了。

另一方面,这对那些脚踏实地干工作而不善于表现的人来说,无疑是很“受伤”的。

真正用好一个人,不仅应考察其口才,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全面地考察其综合素质(德、能、勤、绩等各方面)。

有才没才,光看口才是远远不够的。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