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新方法治疗婴幼儿泪道阻塞的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婴幼儿泪道冲洗的新方法,改善护理,提高婴幼儿泪道阻塞治疗效果。

方法 对传统的泪道冲洗进行改良,自创改良泪道冲洗法和高液压泪道冲洗法,并细致的护理

结果 自创改良泪道冲洗法和高液压泪道冲洗法,细致的护理操作,提高治疗效果。

1个月龄的婴儿即可泪道冲洗,有效率占82.64%,无效率占17.36%。

结论 自创改良泪道冲洗法和高液压泪道冲洗法操作简易,安全有效,细致的护理操作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 婴幼儿泪道冲洗泪道阻塞护理      泪道阻塞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常表现为泪溢,合并泪囊感染时常有脓性分泌物溢出[1]。

泪道冲洗治疗泪道阻塞的常用方法,婴幼儿泪道较细小,传统的泪道冲洗比较繁杂,难度较大,单一医护人员难以完成操作,且冲洗效果不够理想, 张宁、陶晗对传统的泪道冲洗进行改进,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可由单一医护人员完成,自命名为改良婴幼儿泪道冲洗法和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法,效果良好,今将首次接受改良泪道冲洗法和高液压泪道冲洗治疗婴幼儿泪道阻塞120例144眼的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录2007年5月至2008年2月在儿童眼科门诊因溢泪、溢脓就诊的年龄为1~6个月泪道阻塞婴幼儿共120例,144眼,其中男60例,69眼,女60例,75眼,且首次接受改良泪道冲洗法和高液压泪道冲洗治疗婴幼儿泪道阻塞进行统计分析,不是首次接受泪道冲洗患儿不列入本组统计。

1.2 治疗与结果 首次行改良婴幼儿泪道冲洗年龄为1~6个月的婴幼儿120例,144眼均能顺利进行,采用改良婴幼儿泪道冲洗后,泪道没有通畅者均进行高液压泪道冲洗法冲法。

采用改良婴幼儿泪道冲洗144眼后,泪道通畅者为36眼,占25.00%,不通畅者为108眼,占75.00%,泪道通畅者108眼行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冲洗后,泪道通畅者为83眼,泪道仍不通畅者25眼。

综合首次行改良婴幼儿泪道冲洗法及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冲洗后,年龄为1~6个月的婴幼儿120例,144眼中,泪道通畅者119眼,占82.64%,泪道仍不通畅者25眼,占17.36%。

2 泪道冲洗治疗护理      2.1 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指导,消除家属的种种顾虑,得到家属的支持与信任,详尽向家属说明泪道冲洗泪道阻塞治疗中的重要性,说明冲洗的过程,取得家属的支持与合作。

2.2 泪道冲洗治疗前准备 检查所必需的医疗器械,磨钝的4~6号头皮针,泪小点扩器等是否齐备,用消毒棉签清除婴幼儿眼分必物,干性眼分物泌要蘸上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湿性清除。

2.3 磨钝头皮针的方法 用镜片磨边机打磨,手工细磨,并在棉签上和自己的手背上试验,头皮针头要求光滑,无锐利感,用注射器冲洗明确头皮通畅,经消毒后备用,本院使用高压蒸气灭菌法。

3 泪道冲洗治疗操作方法      3.1 改良婴幼儿泪道冲洗法 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操作,患儿仰卧,长颈灯照明,由患儿家属用双手垫毛巾、纸巾挟紧头部颞侧及下颌,固定患儿头部及双手,医护操作者常规清除患儿结膜囊分泌物,用泪点扩张针垂直伸入溢泪眼的下泪小点,扩张针转向颞侧并来回转动扩大下泪小点,泪小点稍大就行了,不要太用力,动作要轻巧,忌粗暴操作,然后用10 ml注射器抽取已溶解的双黄连注射液3 ml 0.3 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 ml 5 mg,生理盐水6 ml,总混合药液10 ml,注射器套入已磨钝的4~6号头皮针管,排除空气,用已磨钝的头皮针尖垂直插入已经扩张过的下泪小点,有抵触感时把头皮针向颞侧转90°呈水平状进针伸入泪小管,直达泪囊,若进入阻力大,则要边注射混合药液边进针,在液压的作用下扩张泪小管就容易伸入,不可粗暴操作,以免损伤泪小管黏膜。

此时医护操作者一手固定头皮针,另一手缓慢注入混合液,同时密切观察幼儿的状态,如分泌物返流,泪道是否通畅,眼睑是否肿胀,患儿哭声是否突然停止等,若泪道是不通畅则进行高液压婴幼儿泪道冲洗冲洗

泪道通畅的表现:患儿有频繁的吞咽动作或鼻孔有药液流出。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