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典型表现的缺血性肠病1例报道

摘 要:

关键词: 结肠镜;缺血性肠病   缺血性肠病在消化科为少见疾病,故临床上常常因对该病不了解而误诊导致病情危重,掌握缺血性肠病的特点,特别是结肠镜下的典型特征,能对本病早期诊治[1]。笔者对1例有典型结肠溃疡表现的缺血性肠病进行报道,希望有助于广大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8岁。因“下腹痛伴便血4 d”收入本科。入院前4天无明显诱因开始感下腹痛,呈阵发性胀痛,约半小时发作1次,每次持续1 min左右,可自行缓解,无放射痛,排便及肛门排气后腹痛可缓解,伴恶心,无呕吐,进食正常,无发热,大便开始为干硬褐色大便,大便表面带鲜红色血液,量约10 ml,后为黄烂便,2~3次/d大便,大便表面带鲜血,量约5 ml/次,无黏液脓液,无肛门疼痛,无里急后重感,我科门诊就诊,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肠镜示降结肠溃疡、痔疮,门诊拟“结肠溃疡”收入院进一步诊治。发病后无咳嗽、咯痰,无心悸、胸闷,体重无变化。食欲、睡眠、小便无异常。既往“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卡托普利”等降压药。无药物过敏史。 2 入院体检   Bp:147/103 mm Hg(1 mm Hg=0.1333 kPa),P 73次/min,T 36.5℃,神清语利,自行入室,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腹壁静脉无曲张,全腹未及包块,左侧腹轻压痛,无肌紧张,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s征(—),双肾区无叩痛。 3 门诊资料   肠镜示降结肠溃疡,痔疮。入院查:血常规:PLT 301.0×109/L,余未见异常;尿常规及粪便常规正常;离子四项:K 3.41 mmol/L,肝肾功、血糖、D—二聚体未见明显异常。根据患者中老年女性,有高血压病病史,长期服用降血压药,急性病程,以左侧腹痛及便血为主要症状,腹痛为阵发性胀痛,无放射痛,便血为鲜血便,无脓液、黏液,大便为干硬便,需考虑缺血性肠病,分析门诊肠镜降结肠溃疡特征为降结肠系膜侧长条型溃疡,多发溃疡,由降结肠延伸至乙状结肠溃疡长约2~6 cm不等,溃疡表浅,溃疡黏膜正常,溃疡边缘黏膜活检病理报炎性改变,为考虑典型缺血性肠病表现。故诊断考虑“缺血性肠病”,排除大肠肿瘤出血,炎性反应肠病基本可不考虑。因患者表现典型,基本可以诊断本病,为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及侵入性操作给患者带来的风险,未做腹腔血管造影检查。入院后给予禁食,给予丹参酮活血化瘀、加抗生素预防感染、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循环,注意控制血压、通便等治疗,患者入院后便血停止,治疗约7 d后左侧腹及左下腹疼痛及压痛消失,入院6 d复查肠镜示结肠多发溃疡(较前明显好转),其特点为降结肠系膜侧条状或片状溃疡,多发溃疡,由降结肠延伸至乙状结肠溃疡为愈合期,明显较前缩小,溃疡黏膜正常。饮食改进食全流继而半流,继续以上治疗,入院后17 d复查肠镜结肠黏膜光滑,未见溃疡糜烂炎性反应等征象,患者正常饮食、二便正常,病情痊愈出院。见图1~3。 论文网 图1 入院左半结肠溃疡表现 图2 入院6 d后左半结肠溃疡表现 图3 入院6 d后左半结肠溃疡表现 4 小结   缺血性肠病为肠壁血液灌注不良引起的肠壁缺血性改变,病变局限在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本病常为中老年人有心血管基础病者多发,多种原因可诱发本病,包括血管因素,如动脉硬化、血管炎、血管痉挛、低血压等;引起肠内压升高的因素如便秘、腹泻等以及肠管自身因素,如进食后肠蠕动增强、氧需求加大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引起肠壁血流减少,导致缺血性疾病的发生。本病就符合血管因素及肠内压增高的这两个特征。本病的起始性变化是肠壁水肿、出血及坏死等循环障碍性变化,炎性反应常为继发于坏死的反应或继发感染性变化,故炎性反应常常较轻,甚至开始无炎性反应性变化,故确切反应该病本质的名称应为肠病,而不是肠炎。因此现多称之为缺血性肠病,而摈弃缺血性肠炎的名称。本病好发部位为左半结肠,这在左半结肠的解剖特点可得到解释,结肠脾区及左半结肠是肠系膜上血管及肠系膜下血管交界处,血管纤细,且两大血管吻合支不丰富,故改区域易引起缺血,本病例发病部位局限于左半结肠,正符合本特点。缺血性肠病的常见临床症状以腹痛、便血、血便为主。本病也符合这一特征。缺血性肠病临床上主要有两种类型:非坏疽型和坏疽型。非坏疽型又分为一过性可逆型以及慢性不可逆型。本病属于非坏疽性一过性可逆型缺血性肠病。本型相对病情较轻,恢复较快,对患者损伤较小,甚至可完全愈合,如本病患者黏膜完全愈合,无疤痕及功能不良后遗症。但这取决于临床医师对本病的熟悉程度,特别是内镜下本病的典型表现的认识,如在患者发病早期,根据患者症状及典型结肠镜表现及早做出诊断,有效治疗,患者能尽快恢复并痊愈,而不留下任何后遗症。如果对本病认识不足,延误诊治,将导致慢性缺血性肠病甚至坏疽肠病的发生。因此消化科医师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尽量早期诊断本病,对本病预后起决定性作用。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5 参考文献 [1] 张志强,沈 洪,刘 刚.急性缺血性肠病31例急诊诊断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6):1129.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