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测定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摘要】 测定各类型肝脏疾病病人血清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活性值,分析ADA测定结果在各种肝脏疾病中的不同变化,评价ADA测定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在我院感染科住院肝炎病人共212例为检测对象,其中男135例,女77例,平均年龄(39.6±5.2)岁,以献血员100例为正常对照,对其ADA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传统肝功能检测项目做对比研究。结果 ADA和传统肝功能检测指标在不同类型肝脏疾病中测定值和阳性率各有所不同,ADA可作为诊断肝脏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在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中的阳性检出率有显著不同,分别为92.0%和28.9%,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ADA测定结合其他生化项目检测可以协助诊断不同类型肝病,对各类型肝炎特别是慢性活动性肝炎迁延性肝炎的鉴别诊断也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腺苷脱氨酶 肝脏诊断

ADA是一种与机体细胞免疫活性有重要关系的嘌呤核苷代谢中的重要酶类,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中,以胸腺、脾和其他淋巴结含量最高,肝、肺、肾中含量较低;血液中ADA主要存在于红细胞、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其活性约为血清的40~70倍[1]。ADA有三种同工酶,分别为ADA1,ADA1+CP,和ADA2, ADA1+CP实际上是由2条单键的ADA1和一个不具酶活力的200kD结合蛋白结合而成[2]。近年来测定血液、体液中的ADA及其同工酶水平对肝脏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免疫功能缺陷、血液病、肿瘤、伤寒的诊断及浆液腔积液[3]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ADA对上述疾病诊断作用的研究日趋受到临床的重视。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以2007年2月~2008年1月在我院感染科住院病人为检测对象,共212例,其中男135例,女77例,年龄35~55岁,平均(39.6±5.5)岁,其中急性肝炎65例,慢性活动性肝炎50例,慢性迁延性肝炎45例,肝硬化32例,其诊断根据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订标准,原发性肝癌20例,均经临床和生化、B超及病理证实。标本为病房护士采集送检,献血员100例为正常对照。

1.2 仪器与试剂。

1.2.1 仪器 日本国奥林巴斯(OLYMPUS)公司产AU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2 试剂 夸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液体试剂盒。

1.3 方法与原理 速率法:ADA催化腺苷脱氨生成次黄苷,次黄苷经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作用,生成次黄嘌呤;后者在黄嘌呤氧化酶(XOD)催化下,生成尿酸和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存在下过氧化氢再与EHSPT、4—AAP反应生成有色醌,动态监测有色醌生成速率,可求得ADA活性。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各种类型肝病ADA测定及其他生化检测项目的阳性率比较 各有不同,急性肝炎时TBA和ALT最为敏感,阳性率均为100%,ADA阳性率低于ALT和TBA,且升高程度不明显,ADA在诊断急性肝损伤时有一定价值,但不优于ALT和TBA;慢性活动性肝炎时ADA、TBA、ALT阳性率分别达到90%以上,均为较有价值诊断指标,慢性迁延性肝炎时ADA、TBA阳性率只有30%左右,与慢性活动性肝炎阳性率有很大区别;肝硬化组ADA、TBA阳性率高于90%,比其余指标为高;肝癌组GGT阳性率达90%,ADA阳性率为50%,比ALT阳性率为高。我们以ADA26U/L,TBA12μmol/L,GGT35U/L,ALT40U/L,AST35U/L为阳性,各组阳性率见表1。表1 各类型肝病患者ADA、TBA、GGT、ALT、AST阳性率比较注: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