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机沉降基础灌浆复位加固施工实践

(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广西柳州545006)【摘要】文章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介绍了柳城丝绸厂抽丝车间第三组抽丝沉降基础采用化学灌浆加固复位利用斜孔和二次灌浆法成功地将沉降基础复位,整条基础抬升后平整度较好。

中国论文联盟编辑。

【关键词】沉降基础;化学灌浆加固复位;斜孔及二次灌浆柳城丝绸厂建成于***年,并于建成当年投产。

由于抽丝基础置于回填土(厚3~6m)上,同时距厂房8m处有一口水井长期供给该厂生产用水,局部地段可能出现水土流失,导致地基土沉陷,造成该抽丝基础部分(第2~4组)出现不均匀沉降沉降量多在20~45㎜,尤其是第三组抽丝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最为严重,且整条基础有扭曲变形现象,已严重影响抽丝机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需要对其地基土进行灌浆加固沉降基础灌浆复位处理,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受柳城丝绸厂委托,我们于2003年5月29日~6月22日对第三组抽丝沉降基础进行灌浆复位加固处理工作,共完成灌浆孔31个,其中直孔27个,斜孔4个(不含二次灌浆),成孔进尺累计153.50m,灌浆进尺累计146.20m,消耗水泥73.00t,水玻璃10.80t。

沉降基础灌浆复位加固后,最大抬升量58㎜,回落稳定后53㎜,整条基础平整度满足甲方生产需要,工程质量满足甲方质量要求,深受甲方好评。

经多年对灌浆加固复位后的沉降基础进行测量观测,未发现再发生下沉现象,抽丝机生产运行良好。

一、工程概况(一)沉降基础沉降原因分析该组抽丝基础为条形钢筋混凝土基础,长约25.0m,宽1.0m,厚0.50m,基础埋深0.50m。

根据现场踏勘和了解,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主要原因是:(1)该抽丝基础置于未严格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机械辗压密实的回填土上,回填土厚度1.50~6.00m;(2)地基土长期受到厂区内生产废水下渗和地下水作用,同时有一口水井长期给该厂生产、生活提供用水,地基土受水浸泡变软或部分砂土随地下水运动而流失,造成地基土局部空洞,导致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和扭曲变形。

沉降基础观测点沉降量见表1。

表1:各观测点沉降量(单位:㎜)(二)施工环境条件本次化学灌浆加固复位施工,是在保证甲方抽丝机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进行;因施工现场狭窄,沉降基础东面无法安装MG—50型锚杆钻机,西面MG—50型锚杆钻机虽可进场施工,但因受到厂房独立柱基基础抽丝机旁排水沟和风道的影响,仍有相当部分灌浆孔(斜孔)无法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灌浆复位加固过程中地面异常现象观察和沉降测量跟踪观测视线受到一定影响。

(三)工程质量要求1.灌浆加固后,确保沉降基础不再继续下沉;2.灌浆复位后,各沉降点的抬升量必须达到下沉量的85%以上,并保证整条条形钢筋混凝土基础的平整度。

作文 /zuowen/ 二、施工主要设备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生产技术装备,本次化学灌浆复位加固选用施工设备主要有:GY—1型钻机1台、MG—50型锚杆钻机1台、BW—150/50型泥浆泵2台、自制500L搅拌桶1个、水准仪1台套。

三、沉降基础灌浆加固复位施工技术(一)灌浆加固复位作用机理软弱地基灌浆加固作用机理:用泵分别将配制好的水泥浆和水玻璃按一定的比例抽送经高压胶管并于孔口混合,形成混合浆液;混合浆液在泵压作用下经灌浆管通过充填、渗透、挤密、劈裂等作用,压入软弱地基土地中去,排除水和空气,同时与软弱地基土中的颗粒胶结、硬化,形成结构稳定、强度高的复合地基土,从而达到提高地基土承载力、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

与此同时,增加浆液浓度,采取压密灌浆法对不均匀沉降的条形基础进行抬升复位,即通过灌浆孔在土层中灌入浓浆,在灌浆点使土体压密而形成浆泡。

当浆泡直径较小时,灌浆压力基本上沿钻孔径向扩展;但随着浆泡尺寸逐渐增大,便产生很大的上抬力而使地面抬动。

合理控制灌浆压力和灌浆量并造成适宜的上抬力,能够准确控制沉降基础抬升到准确的范围,从而达到沉降基础复位的目的。

沉降基础获得最大抬动力Fmax与灌浆压力P和灌浆量Q及土层内聚力C存在以下关系:Fmax=0.31P5/3Q2/3/C3/2。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二)灌浆加固复位施工工艺流程灌浆加固复位施工工艺流程图:测量观测点布设→灌浆孔的布设→钻机就位安装、成孔→安放灌浆管(斜孔时同时安放二次灌浆管)→灌浆沉降基础抬升复位测量跟踪观测与监控→基础抬升到设计位置→起拔灌浆管(二次灌浆管无需起拔)→冲洗机具→封孔→验收合格后交付甲方使用。

(三)灌浆加固复位施工1.测量观测点布设和施工测量监控施工前,先对沉降基础进行沉降观测,建立合理的测量观测网,其中在抽丝机底座地脚螺栓(与沉降基础相接)上布置沉降观测点14个(左右各7个),详见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测量观测,在灌浆加固复位过程中对沉降基础进行跟踪测量观测与监控;当观测点数据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灌浆技术参数或改变灌浆位置直到基础抬升量达到设计要求范围内为止。

2.灌浆孔的布设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直孔沿基础东西两侧、距风道约0.3~0.4m进行布孔,孔距1.0~1.5m,斜孔由于现场施工条件限制,仅能在沉降基础西侧布置4个,各灌浆孔位置及其间距详见灌浆孔平面布置。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