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围术期护理

【关键词】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围术期;护理

肝移植的出现使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格局发生了根本改变,但是,手术复杂、开展单位少,供体短缺、费用昂贵、术后长时期的免疫抑制治疗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难题[1]。因此,就我国的具体国情而言,对于相当一部分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患者,我们依然要采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来预防再出血的发生,同时解决脾功能亢进问题[2]。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05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7年4月至2009年5月共行脾切除断流术105例,其中男64例,女41例;年龄17~69岁,平均46.08岁;肝功能A级78例,B级24例,C级3例;择期手术92例,急诊手术13例。因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出血预防再出血89例,严重脾功能亢进、胃镜提示近期有可能出血预防出血16例。

1.2 方法 本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手术的重点在于常规行门静脉测压,切除脾脏,彻底切断结扎胃近端1/2及贲门上的食管下段6~8 cm内的所有血管,包括胃冠状静脉的胃支、食管支、高位食管支以及可能存在的异位的高位食管支,胃短静脉及胃后静脉,左膈下静脉,并将胃大、小弯浆膜化,取肝活检,脾窝留置引流管,逐层关腹。

2 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死亡,术后死亡3例,1例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功能障碍、腹腔出血死亡,1例因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肝功能衰竭、反复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因肝功能衰竭、腹腔感染死亡。腹腔出血4例,上消化道出血5例,门静脉血栓形成26例,胰瘘3例,腹腔感染脾窝脓肿4例,胃动力障碍49例。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完善术前检查,准确评价重要脏器功能,尤其是肝脏功能。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少有完全正常者,多有肝脏合成功能或解毒功能的障碍,可能有营养障碍,表现为低白蛋白血症、低胆固醇血症,高血氨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用Child—Pugh评分对患者肝功能进行分级,准确评价患者的肝脏功能。同时,进行合理的围术期营养支持,我们的营养支持原则是鼓励肠内营养,以保护肠黏膜屏障,减少内毒素血症的发生;肠外营养采用以葡萄糖为主,以脂肪乳为辅,同时兼顾氨基酸的原则。因为肝脏的脱氨基、转氨基作用减弱,可能引起血氨升高及支链氨基酸/芳香组氨基酸比例失调,故补充氨基酸以支链氨基酸为主,平衡氨基酸为辅的原则[2]。

3.1.2 心理护理 术前患者最大的心理问题是对手术是否成功以及手术所带来的经济问题而产生的恐惧和焦虑,这种恐惧和焦虑是术前患者最普遍的心理状态。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摸清其产生恐惧、焦虑的原因,并做针对性的解释和开导,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些患者因为反复上消化道出血,对手术的成功与否,术后是否还有上消化道出血充满怀疑,针对这一点,我们仔细分析了手术的具体细节,详细解释了断流术预防再出血的理论依据,很好地消除了患者的疑虑。有的患者门静脉插管这一手术方式采取怀疑态度,我们详细向他们解释了防治门静脉血栓形成对肝硬化患者的重要性以及门静脉插管溶栓成功的病例,增加了他们对门静脉插管的理解,愉快接受了手术。(2)同时做好患者家属和朋友的工作,使他们能够配合我们的解释工作。(3)护士要配合医生,以适当的方式将手术前准备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告诉患者,使其有心理准备。

3.1.3 术前准备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前多伴有脾功能亢进(白细胞、血小板、血色素低于正常水平)、上消化道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术中可能出现大出血,术前要积极纠正贫血。同时准备充足的压积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纤维蛋白原,以备术中应用。同时,鉴于术前可能存在腹水及腹腔感染,术前应予以抗生素治疗腹腔感染,手术时间超过6 h应追加抗生素1次。术前留置胃管动作应轻柔,并在胃管上涂足够的石蜡油,以避免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