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控视角下金融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金融实体经济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实体经济的繁?s发展也为深化金融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然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步入新常态,增长动力换挡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使得实体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金融风险呈加速暴露态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令人堪忧。

如何在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的基础上,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与质量,成为银行业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下载论文网 因此,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针对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各金融机构必须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强化风险防控,化解金融风险,进一步创新和改变服务模式,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强做实有效金融供给,提升实体经济与其之间的需求匹配度,逐步提高金融实体经济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分析现状,认清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各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金融改革有序推进,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实体经济取得一定成效。

但是金融实体经济之间也产生了不协调的现象,二者失衡、资金脱实向虚的现象逐步显现,金融优化资源配置、振兴实体经济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实体企业发展还有很多挑战与困难,尤其是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金融实体经济关系失调,金融资本“脱实向虚”   近年来,我国金融发展偏离服务实体经济的现象不断出现,金融实体经济的关系表现为分离、失调。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不断快速增长,自2007以来,年均增长率达到19.5%,到2016年末增长到155.99万亿元,总量是当年GDP的两倍多,但银企关系紧张、实体企业融资不畅现象普遍存在且日益严重。

一是金融业规模扩张过快,而实体经济发展速度“跟不上”。

据统计,2007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5.6%,到2016年这一比例就已达到8.3%,高于《金融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中设定的目标值5%,比美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出了1.05个百分点。

从2014年开始到2016年,社会融资增量占金融业增加值的比例开始下降,从3.38%下降到2.86%,这表明金融实体经济支持在减弱。

另外,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占居主导位置。

特别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银行业资产规模快速扩张,从2007年末的53万亿元增加到2016年末的232万亿元,增长了3.3倍,年均增长17%,远超同期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也从196%提高到313%(如图1所示)。

二是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而实体经济发展资金“有短缺”。

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迅速,M2余额也从2007年末的40.3万亿元上升到2016年末的155万亿元,增长了2.8倍,年均增长16%,占GDP的比重从149%提高到200%,市场流动性总体宽裕。

然而经济增长率却不断下降,GDP增长率从2007年的14.16%下降到2016年的6.70%,究其主要原因就是超发的货币未有效流入实体经济,造成实体经济融资困难,特别是超过5成的小微企业反映融资难、融资贵。

从央行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看,2016年各项贷款总额比2015年增长13.5%,其中企业经营性贷款同比增长6.6%、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长3.1%,新增贷款中,房地产相关贷款比重却高达45%,占用大量信贷资金,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而没有流入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易形成泡沫。

三是金融资产增长很快,而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很有限”。

历史发展证明,金融投资收益最终来源于实体投资收益,过度的金融投资不仅不能维护实体经济发展,还会对实体投资造成很大的负面效应。

近年来,中国实体投资越来越冷,金融投资越来越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实体投资增速逐年下降,呈现个位数增长。

2016年,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走低,仅为3.2%和4.2%,与全部投资增速相比分别低4.9%和3.9%。

金融投资规模以高速增长,各种资产管理平台在不到5年时间里从不足18万亿元的规模快速扩张到超过100万亿元的水平,大量资金从实体企业流向股市、房地产等热门投资领域。

金融投资泛滥,传统制造业产能趋于饱和甚至过剩,制造业盈利水平下降,实体经济的收益率大幅降低,不少企业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

据测算,中国工业平均利润率仅为6%左右,而证券、银行业平均利润率则达到了30%左右,金融业平均利润率远远高过实体经济平均利润率。

金融优化资源配置作用发挥不利,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一直以来,我国货币信贷处于历史高位,社会融资规模也不断创出新高,但实体经济发展中却一直存在部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原因就在于金融资源配置存在结构性矛盾。

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既要面对融资难的矛盾,面临“等死”的困局,更要承受融资贵的压力,遭遇“找死”的风险。

一是间接融资占比过大。

通过对2007~2016年融资结构的比重分析发现,实体经济融资结构存在不合理性,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明显失衡,大多数企业过于依赖间接融资,国民经济的风险一直集中于银行体系。

经济增速回落的背景下,银行风险防控压力增大、惜贷情绪严重,大量银行信贷资金流向了国企、央企等大型企业,而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获得的间接贷款却是杯水车薪,加剧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是“资金空转”现象严重。

一方面,资金交易一直在金融体系内循环,通过期限错配与杠杆投资来套取利差,但实体经济没有资金进入。

另一方面,资金在企业间流动,但是没有注入到实体经济之中。

一部分得到信贷的企业经常参与套利活动,通过低成本获取融资后,通过信托产品和委托理财的形式将资金贷给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层层收费”,推高了融资成本,人为延长了融资链条。

三是“僵尸企业”挤压资源。

目前,低效率和无效率的“僵尸企业”占用大量资金,使得正常企业融资成本增加、投资效率下降,而货币被大量无效占用。

中国实体经济因为转型相对滞后,至今仍存在大量对利率不敏感的“僵尸企业”和预算软约束融资主体,从而扭曲了金融资源的配置,催生了一些金融乱象。

从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企业数据来看,“僵尸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72%,正常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仅为51%,如果能够出清、退出僵尸企业,就能盘活一部分金融资源,有效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系统发展不均衡,供给侧与需求侧矛盾突出   金融业是实体经济的血液,血脉通增长才有力,然而一个不得不关注的事实就是,目前我国金融系统自身发展并不均衡,组织体系还不完善,信用环境尚有缺失,而这些也成为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一是资金融通过度依赖银行,融资与产业结构失衡。

现在,我国的金融体系还是以银行为主导,银行机构总资产与金融市场总资产的比值在80%以上。

融资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是资金融通依赖银行?^度。

一方面,银行机构在选择客户时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致使缺乏活力的国有企业成为资本的主要流向,导致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的可能性较低、成本较高。

另一方面,银行处于主导地位导致了实体经济融资结构是间接融资

和直接融资比,因风险分担机制、利益分配的不一样,间接融资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不断弱化。

此外,由于区位优势、政策的原因,我国银行机构区域分布不均匀,分散的实体企业结构与高度集中的信贷资源与不匹配,这样很容易产生金融实体经济过度分离与抑制分离的现象。

二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相对滞后,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低下。

首先,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发展水平总体较低,直接融资的供给不能适应实体企业的巨大需求,使得实体经济对银行间接融资过度依赖,提高了企业融资成本。

其次,国内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不强,现在我国实体企业构成的不匹配与资本市场体量及市场结构降低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倒金字塔型”的结构特点和大部分中小微企业急于从资本市场取得直接融资的需求不匹配。

再次,专业性、区域性经营灵活的小型金融机构发展数量不多,特别是服务双创企业、农户等社会弱势群体的金融机构不多,不能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最后,由于金融领域的门槛较高,民营金融机构发展缓慢,民间资本的活力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三是金融产品创新异化,金融风险高度集中。

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给银行传统信贷业务带来了众多挑战。

因此,金融机构部分业务创新异化,开始以规避监管、追求高收益为目的来“创新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加之其他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多方参与,层层衍生,市场规模急剧扩大,逐步偏离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最后导致风险高度集中、交易结构复杂、业务模式多样、期限错配严重的金融乱象,不但高度集聚了金融风险,还通过层层加码抬高了整体杠杆率,加剧了实体经济波动。

务求创新,强化风控   一直以来,金融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既是立身之本,也是发展所向,尤其在当前我国经济正步入增速调整、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挑战和机遇并存。

因此,要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深化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风险,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防控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大局   从当前形势来看,金融安全对于国家稳定的作用不言而喻,而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就是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控并重,守住风险底线,夯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基”。

一是加快金融体系建设,筑牢“长堤”。

要深化债券市场改革,打破市场分割、刚性兑付以及隐性担保,有效提高运行效率。

要重点发展直接融资,建立以主板为塔顶,以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为塔中,以各类场外交易市场为塔底的“金字塔式”市场结构,使多样化融资需求得到满足。

要完善间接融资体系,加快国有大银行战略转型,降低新设机构的准入门槛,破解金融市场垄断,加快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发展,使“双创”“三农”和小微企业得到有效发展,补齐金融短板。

要优化资本结构,疏通投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依法平等地进入资本市场。

要建立健全银企对接机制,实现信息交流共享,彻底解决信息不对称、不对等等突出问题,有效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提高金融资源的可得性。

二是强化金融监管协调,密布“水网”。

要坚持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有机结合,对于功能属性相同的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监管规则要统一,从而有效降低监管套利。

同时,要强化综合监管,构建“功能监管+行为监管”相结合的宏观审慎管理新框架,建立激励相容、有效有力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维护金融市场竞争秩序。

要实施“穿透式”监管模式,坚持宏观审慎与微观监管双管齐下,坚持“实质重于形式”,有效应对影子银行体系的潜在金融风险。

要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从机构和产品、存量和流量等维度,加大信息采集力度,为金融监管提供信息支撑。

三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提灌”。

要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发挥政府的指导和协调作用,从而构建运行高效、分工明确、功能完备、监管有力的信用管理机制。

要加强金融债权保护,完善逃废债黑名单认定办法和惩戒措施,建立共享信息库和联合制裁制度,制定失信“黑名单”、守信“红名单”制度,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有效机制,有效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不法行为。

要整合财政资金,建立政府担保基金和风险补偿基金,信用增进资金的使用权责和范围要逐步明确,不断提升信用增进效率。

四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清除“蚁穴”。

要加强风险监测评估,主动排查风险隐患,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及时处置各类风险突发事件。

要重点做好不良贷款、债券违约、影子银行、跨境资金流动、互联网金融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强化金融机构合规督导,提升风控能力与水平,切实从源头上防控各类经营风险。

要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深入开展整理整顿工作,推动民间融资阳光化,坚决打击非法集资,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

调整结构,推进金融“脱虚向实”   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金融要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

金融机构要突出主业,调整结构,正本清源,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一是务必回归金融本质,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

百业兴则金融强,实体经济发展稳定,金融方可持续稳健。

因此,金融必须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导向,认清自身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同时,金融机构要端正经营发展思想,平衡好追求经济效益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关系,坚决遏制“脱实向虚”的倾向,引导金融健康稳健发展

同时,金融机构要把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作为衡量经营业绩的重要标准,有效激发员工服务实体经济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二是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在总体信贷政策上,应主动对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⒐?家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纳入中长期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实现金融信贷政策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机统一,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在信贷总量增长上,应按照总量适度、科学投放的原则,合理进行信贷投放,既要满足实体经济的合理信贷需求,又要防止信贷增长过快加大通胀压力。

在信贷资源投向上,要做到“有保有压”“有扶有控”,切实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

降低对“两高一剩”和“僵尸企业”的贷款比重,引领新的资金从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的行业退出,促进淘汰落后产能,防止盲目重复建设。

在信贷资源区域布局上,应积极支持雄安新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继续保持银行业援疆、援藏工作力度,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同时,要强化薄弱领域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覆盖度、可获得性和满意度。

三是大力发展投行业务,优化实体经济融资结构。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投行业务,帮助企业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着力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降低杠杆率。

督促银行支持债务重组,对市场前景较好但暂时困难的企业,最大限度降低资产负债率和财务成本,支持其渡过难关、恢复活力。

支持企业开展并购业务,积极推动银行业发展并购贷款、财务顾问等综合性重组并购贷款服务支持优势企业沿产业链开展收购兼并,实现产品、服务、技术、管理以及品牌全面提升。

继续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积极开展PPP融资服务有效防范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创新驱动,优化金融支持措施   新常态下推进金融业改革创新,要贯彻发展新理念,坚持强化创新驱动,丰富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模式,有效拓宽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但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不但要支持那些风险低、收益稳定的成熟行业和企业,更要加大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等领域的信贷投放,保证其信贷增速不低于平均增速;要充分考虑小微企业缺乏有效抵质押、“三农”客户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因素,积极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创新支持政策、创新增信手段、创新扶贫金融产品、创新贷款额度及期限等手段,设计“量体裁衣”式的金融产品,有效提升服务能力。

同时,积极运用投贷联动等工具,加大对科技创新支持,提升实体经济的持续竞争力。

二是加快产品服务创新,增加实体经济有效金融供给。

汲取金融危机的教训,我国开展金融创新必须紧跟实体经济的需求,为实体经济拓宽服务渠道和服务领域。

进一步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观念,着力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深入推进国际化、综合化发展,加强交叉销售,提升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球化、综合化服务的能力;着力开发高层次、专业化的相关产品和服务,大力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提升综合财富管理服务能力;建立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收费制度,严禁一切违规收费行为。

三是不断创新定价方式,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

合理稳妥定价,金融机构要加强贷款定价管理,努力提升客户甄别和风险定价能力,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和收费项目,与实体企业共渡难关。

严格规范收费,督促金融机构继续降低收费标准,清理规范中介业务,进一步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

创新转贷方式,降低资金过桥成本,继续扩大续贷政策适用主体范围,对于生产经营正常、满足贷款条件且没有欠息的企业,通过循环贷款、主动续贷等方式,帮助企业减少贷款环节,降低融资成本。

开展跨业融资合作专项治理,规范银信、银基、银证等各类合作业务,引导机构去通道、去链条,优化流程、简化手续、压缩时间,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

四是聚焦建设制造强国,加大金融对其的支持力度。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领域。

金融应聚焦制造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原则,不断优化金融支持方向和结构,着力加强对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升级的中长期金融支持,积极拓宽技术密集型和中小型制造业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加快支持高端制造业的前瞻布局,发挥全球化和多元化优势,积极拓展制造业跨境金融业务,打造海内外一体化金融服务模式。

加强与重点领域核心企业的合作,实时掌握相关企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为其量身打造个性化金融产品。

主动加强风险管理,防范潜在风险,处理好拓展高端制造业金融业务与加强风险管理的关系,提高风险意识,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锦州市中心支行,中国农业银行锦州分行)。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