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

摘要:新时期,气候环境的剧烈变化,给农民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样威胁到农户的增收经济效益。由此,做好三农气象服务工作,做好灾害气候预警应急,对增产农业效果显著。分析三农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三农气象服务脱离农业生产实践;农业生产发展中对气象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农业气象灾害性将始终成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的解决三农气象服务问题的措施建议,加强三农气象系列服务;形成覆盖面广、全方位农村气象监测网点;借助网络媒体发布推广气象服务信息;健全完善突发气象预警应急机制等等,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气象服务灾害预警

1 前言。

农业生产在自然条件下完成,与气候因素极为相关,同时,还受土壤、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气候因素了。俗话说的,靠天吃饭,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考虑到农业生产气候因素极为相关。国内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把农业气象监测和预测问题作为首要问题来解决。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气象灾难让我们措手不及,比如年内,中国的南部地区和美国东南部出现严重干旱,南亚地区出现洪涝,亚洲和南美洲多国暴雨频繁。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高度重视农业气象发展,并且不惜大量人力物力来进行科学研究,我国在这方面也不例外,也一直关注着此项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大进展。

2 三农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1 三农气象服务脱离农业生产实践。

现阶段,随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制约作用日显突出。而且,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对农业气象服务的需要更是全方位的。另一方面,就农业气象而言,是与多学科联系的综合学科。但是,就目前实际而言,现有的农业气象预报,更多只能供气象决策部门决策。个性化、专业化的农业预报和情报的服务还很少,农业气象的科学技术专利还不是很多。而且可以应用到实际操作中的情报服务也很少。在农业气象情报服务的各个环节的把握不够,存在诸多的变化因素。因此,把可以和农业知识联系到一起,是农业气象发展的原动力。

2.2 农业生产发展中对气象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

农业生产发展战略中,对气象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不符合《气象法》的事情时有发生。由于重视程度的不够,更会导致气象服务农业决策的不确定。同样,遇到的很多专业问题,没有更专业人员分析讨论解答。很多大型的农业项目都没有进行适宜性和可行性的检测和分析,农业生产者们对于气象的知识还很匮乏,对于农业气候资源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利用它来指导生产

2.3 农业气象灾害性将始终成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很长一段时间,对气候灾害的应对观念和手段较为滞后。实际上,内蒙本地的农业生产基本适应当前的气候状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存在的诸多不确定灾害性气候,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威胁民众农业生产的经济收入,影响到本地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存在的灾害性气候,我们能应付的观念和手段较为落后,可采取手段很有限。而最大的问题在于,很多灾害性气候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较之前,大力鼓励民众参与抗灾减灾的工作中去,多数经人力、电力、更多物资损耗等而获得粮食总产量。综合折算的话,采用这些方法达到减灾的目的,往往起不到增产的效果。由此,我们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大力提倡减少灾难发生、改变养殖模式和调整比例,因地制宜的发挥地方特色的长处,提高生产,兴建水利,引进新科技手段。

3 三农气象服务问题的解决措施。

新时期,气候环境的剧烈变化,给农民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样威胁到农户的增收经济效益。在此,做好灾害气候预警,及时服务民众,确保最新的气象信息服务指导田间农业生产,帮助民众用科技武装保护自己的田地,大大提升民众防灾防害意识,为农业增产增收保驾护航。

3.1 加强三农气象系列服务

三农气象服务理念中,除做好生产气象服务外,生活服务不可忽视。在此,逐步扩大气象服务范围,确保涉居民生产生活的多方面渗透,为民众各项工程建设提供全方面气象服务,健全完善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3.2 形成覆盖面广、全方位农村气象监测网点。

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农村气象监测网点的建设,务必自动化、细致化、全方位,稳步推进气象站网络建设。逐渐扩大气象监测的覆盖面,形成以农作物、森林、经济林、农村、城市等等为特殊立项的气象观测站点,形成综合性的监测体系。

3.3 借助网络媒体发布推广气象服务信息。

借助电视网络媒体,推广三农气象信息,确保气象服务进万家。同时,深入探索市场营销体系,不增加居民负担的基础上,借助多种方式开通气象快速直播平台,及时快速准确的联发气象信息、气象报警,更好服务农田生产

3.4 健全完善突发气象预警应急机制。

完善农村气象应急响应机制,快速实现气象部门对灾害问题的响应。加强预警系统建设,完善体系的软硬件,更要加强注意在农村气象监测系统、农村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而且要全方位考虑气象服务需要,多在灾害易高发地区、重点地区设置必要的监测站和传输通道,确保应急服务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进一步加强做好灾害防御措施。

参考文献[1] 徐凤梅.气象三农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6,(4):6.

[2] 王云,郭信红.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路径研究以诸暨市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 提供论文代写和代写论文服务]。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