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工具特性分析

摘 要: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是我国现行经济政策的重点内容,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财政政策工具本身特性的研究,我们一直是直接取自西方的一些论述。本文试就财政政策工具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性做出探讨。

关键词:财政政策工具公共工程;地方性公共品。

一、理论回顾。

财政政策工具税收公共开支、转移支付等范畴在作为调节经济的工具发挥作用时的特性描述,尽管西方经济学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不一,但大多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和经济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分析的。

亚当。斯密在谈到公共工程时说这是“君主或国家的”“义务”, “对于一个大社会当然是有很大利益的”。显然他只视公共工程政府出于利益原则为社会提供的“义务”。

萨缪尔森在论述财政政策政策工具时,着重谈了“内在自动稳定器”的神秘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武器: (1)改变公共工程和其他开支方案;(2)改变转移支付的开支方案; (3)根据经济周期的情况而改变税率”发挥作用的机理,对政策工具特点的分析也仅限于公共工程,认为“当政府对经济开始采用某些主动措施时,它们往往为失业者举办公共投资工程。这些工程的举办往往是仓促决定的;由于这些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就业机会,它们的效率通常是相当低的。”虽然他指出了公共工程政策的低效问题,但并没有对这一政策工具所可能带来的其他关系的改变做出分析。

J.丁伯根指出“你可以安然接受一个命题:为达到N个目标,必需有N个政策工具”。后来的经济学家们将工具与目标之间的数量关系由“相等”修正为“大于或等于”(如德尔别尔格、麦克多噶尔,1976),他们对政策工具的分析也只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条件,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相对不发达的、幅员广阔的国情有相当的差距。

埃普里姆。艾莎发展中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问题做了大量的论述。如,他谈到“发展中国家公共部门的就业人数,在就业总人数中所占的份额,一般比工业国家高。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大型私人工业商业和服务业企业,在工业国家比在发展中国家更重要。欠发达国家由于在政治上迫切需要限制失业人数,存在着政府机构膨胀的倾向。”艾莎在谈到直接农业税的估算问题时,认为“大地主的消费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奢侈品、半奢侈品和进口奢侈品上;……,我们认为政府之所以未能通过直接税抑制大、中地主的消费,主要是由于这些地主对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行施加了政治影响。”艾莎在讨论公共投资时提出了四项原则,但并没有就公共工程支出作为一项政策工具时运用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所遇到的问题

现在流行的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说,尽管他对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发展障碍等问题都有较为详尽的“解释”,但并未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财政政策工具所表现出的具体特征进行描述。

就国内经济学家对财政政策的探讨,有的侧重于国债的规模,也有分析政策工具性扩张效应与体制性收缩的矛盾,杨目等在对财政政策的效力问题进行分析时指出实践中财政政策至少存在五大问题:一是“效率问题。发达国家一般不太愿意用财政政策,皆因财政政策效率低下是一通病”;二是“解决失业的力度不如想象的那样大”;三是“产业带动差的问题”;四是“基本建设中同样存在重复建设问题”;五是“时滞问题”。虽然这里不乏对财政政策工具特性的一些准确把握,但不够全面完整。

二、财政政策工具特性分析。

财政政策工具有收入政策工具支出政策工具。收入政策工具主要是税收支出政策工具分为购买性支出政策和转移性支出政策,其中,购买性支出政策又有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和消费性支出政策之别。

1.税收政策是通过增税和减税两个方面来发挥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作用的,具有如下特点: (1)需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决策时滞较长。一国政府税收增减都是通过调整税法来实现的,而税法是需要经过一定的政治程序才能通过、付诸实施的。(2)对于政府来说减税容易增税难,增税易遭到纳税人的反对。(3)税收直接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而且是无偿的永久性的影响。当政府以增加税收的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时,实质是将资金从个人或企业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如果政府所扩大的支出效率不高或无效益时,对需求的抑制作用将是双重的。(4)政府的减税政策是通过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实现的,而这又依赖于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对于政府来说是不确定因素。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