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项目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高层住宅项目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1、钢筋连接形式的选择。

序号接头形式应用部位。

1滚轧直螺纹(普通)水平钢筋,墙、柱立筋(d≥20)。

2滚轧直螺纹(正反丝)梁、板水平主筋的端头收尾筋(d≥20)。

3冷挤压梁钢筋(d≥20)。

4电渣压力焊纵向钢筋(16≤d20)。

5闪光对焊水平向钢筋(16≤d20)。

6绑扎其它规格主筋。

由于梁、板的收尾端头钢筋带弯钩,不能采用单向直螺纹连接,故采用正反丝直螺纹连接;梁钢筋量较大,端头钢筋容易有误差,可以补充冷挤压连接方式满足施工要求。

2、钢筋连接工艺。

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钢筋套筒加工→直螺纹钢筋接头连接→直螺纹钢筋接头检验。施工要点:连接套有明显的规格标记;套筒孔用塑料密封盖封住;有产品合格证;分类包装存放,不得混淆和锈蚀。连接不得有一个完整丝扣外露,用扭力板手对接头质量进行抽检。钢筋冷挤压连接工艺流程钢筋冷挤压连接是将两根钢筋的端部套上钢套筒,然后用便携式液压挤压机沿径向挤压,使套筒产生塑性变形,将两根钢筋压接成一体形成接头

施工要点:钢套筒(管)材质为优质碳素钢挤压连接前应清除钢套筒钢筋被挤压部位的铁锈和泥土杂质,同时将钢筋与钢套筒进行试套,如钢筋有马蹄弯折或鼓胀套不上时,用手动砂轮修磨矫正。挤压时,挤压机的压接应垂直于被压钢筋的横肋,同时,挤压应从钢套筒中央逐道向端部压接。

电渣压力焊连接,电渣压力焊基本原理是利用焊接电流通过钢筋端部接触点产生电弧,熔化周围焊剂形成渣池后转入电渣工程,短时产生2000℃以上的高温使钢筋全截面均匀熔化,然后顶压挤出液态金属和熔化焊渣,冷却后凝固,形成接头施工要点:接头位置设在楼层上部,不超过层高的1/3处。钢筋焊接端头要直,接头宜平,上下钢筋要对正压紧。焊接前先做试件,合格后方可施焊。焊机的上下钳口的同心度要调好,受潮的焊剂要晾晒干燥并烘干,且必须洁净无杂物;。

焊剂罐上部的石棉垫必须垫好或绕紧;从四周向焊剂罐内倒焊剂,严禁一侧倾倒。焊接时要均匀用力,掌握好通电时间,控制焊接电流适宜。锈蚀严重的钢筋要预先除锈,钢筋埋入焊剂内的深度不得<4㎝。常温下施工在焊完5分钟后才能拆除焊剂罐。闪光对焊施工工艺,采用连续闪光焊: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过程。施焊时先闭合一次电路,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当闪光到预定的长度,使钢筋端头加热到将近熔点时,就以一定的压力迅速进行顶锻,再到无电顶锻到一定长度,焊接即告完成。

施工要求:外观检查:接头表面不能有横向裂纹;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4度;轴线偏移不大于0.1倍钢筋直径,且不大于2mm。拉伸试验:抗拉强度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试样应是塑性断裂并断于焊缝外。冷弯试验:弯心直径依据规范规定选取,弯到90°时,接头外侧不得出现宽度大于0.15mm的横向裂纹。

3、钢筋翻样。

本工程钢筋作业量大,在施工中我公司将设置专职的钢筋技术员负责钢筋翻样工作,保证钢筋加工数量、规格符合设计要求,通过合理下料,减少钢筋损耗。做配料单前,要充分的读懂图纸的设计总说明和具体要求,然后按照各构件的具体配筋、跨度、截面和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确定钢筋接头位置、下料长度、钢筋的排放。配料单经工长和技术人员审核后,方可进行钢筋的配料和成型。加工必须提前三天提出加工计划,加工成型后钢筋不得积压,需按现场的施工情形及时送至施工作业面。钢筋加工完毕,成型钢筋按部位、分构件分别码放,并挂牌,牌上写明规格、部位、数量、长度和加工负责人。

4、钢筋的检验。

钢筋进场时现场材料员检验钢筋的出厂合格证、炉号和批量是否物证相符;试验员核对后根据规范要求立即做钢筋复试工作,钢筋复试合格后,方能进入现场使用。

5钢筋绑扎

剪力墙钢筋绑扎工艺流程:立2—4根竖筋与搭接钢筋绑牢 画水平钢筋间距 绑定位钢筋 绑其余横、竖钢筋。楼板钢筋绑扎工艺流程:清理模板绑板下层受力筋 电管布设 绑负弯距钢筋。框架梁钢筋绑扎工艺流程:画主次梁箍筋间距 放主次梁箍筋 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 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 按箍筋间距绑扎 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 按箍筋间距绑扎

楼梯钢筋绑扎工艺流程:画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施工要点:钢筋绑扎时,要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选用绑丝规格和绑扎形式。

为保证钢筋的位置正确,对钢筋密集的梁柱接头,宜采用梁底筋→→柱箍筋→→梁上部筋的顺序进行绑扎。为确实保证钢筋绑扎成品质量,对顶板、梁等水平构件钢筋,及时铺设木板,做为行人通道,钢筋绑扎完毕后,必须及时检验,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手续和挂牌标识。该工程柱与梁重叠部分绑扎时,应先柱后梁,并按规定要求处理好水平钢筋保护层钢筋交叉点应采用铁丝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网必须全部绑扎,且铁丝呈八字形,绑扎搭接时,应在搭接两端和中心三点扎牢。

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时,应先研究逐根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并与模板工联系,研究支模和绑扎钢筋的先后顺序,以避免绑扎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同时降低施工难度。为保证钢筋的位置正确,对钢筋密集的梁柱接头,宜采用梁底筋→柱箍筋→梁上部筋的顺序进行绑扎钢筋的定位和间距控制:柱、墙体钢筋筋与模板之间加垫块,柱筋之间加柱和墙体的卡位筋,从而防止柱筋在浇筑砼时发生位移。钢筋保护层控制:钢筋保护层:梁、现浇板、剪力墙采用预制水泥砂浆垫块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垫块的厚度按设计或规范要求,强度同砼强度;柱采用塑料定位卡来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

垫块的平面尺寸:当保护层厚度小于或等于20mm时为30mm×30mm,大于20mm时为50mm×50mm。当在垂直方向使用垫块时,可在垫块中埋入20号铁丝,用铁丝把垫块固定在钢筋上。剪力墙、现浇板保护层采用预制水泥砂浆垫块,纵横间矩<600mm,板上部受力筋采用Φ12钢筋马蹬架立,保证钢筋位置,控制保护层的厚度,间距1000㎜,呈梅花形布置。马蹬应设置在上下层钢筋之间,不得支撑在砼垫块上,且应牢固固定在下部负筋上。柱子钢筋采用塑料定位卡控制保护层间距500mm,沿柱子高度均匀布置。梁及现浇板下部受力筋采用预制的水泥砂浆垫块控制保护层。梁下部垫块间距500㎜,板下部垫块间距800mm,呈梅花型布置。

梁侧钢筋保护层的控制使用塑料定位卡。钢筋的检查及验收:钢筋绑扎完毕后,根据施工图检查钢筋的位置、直径、型号、根数及间距是否正确,特别是检查负弯矩钢筋的位置是否正确。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是否符合规定,保护层是否够,绑扎是否牢固,有无。

松动现象,表面不允许有油浸,漆污和颗粒铁锈。钢筋工程属隐蔽工程,为确实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在安装和绑扎钢筋时,不得脚踏钢筋钢筋绑扎完毕后,在砼浇筑前应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并归档。浇筑砼时,派专人跟踪检查修整钢筋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