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摘要】 目的 总结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经验。

方法 对126例严重多发患者抢救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急诊室抢救过程中死亡6例,院前死亡2例,送往手术室过程中死亡2例,余116例成功转入病房,抢救成功率92.1%。

结论 对严重多发伤在急诊室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急救护理      多发伤是指由一种致伤因素所造成的多部位、多脏器的严重损伤

严重多发伤的特点是伤情变化快,各部位损伤互相影响,病死率高。

有报道,受伤2、3、4、5个部位的病死率分别为49%、60%、68%和71%[1]。

因此,在急诊科进行抢救工作是拯救严重多发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而积极有效的护理抢救工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作者参与抢救严重多发伤126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26例,男93例,女33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4岁,平均68岁。

损伤原因:交通事故73例,坠落伤26例,刀砍伤23例,机器绞压伤3例,其他伤1例。

损伤部位:颅脑损伤78例,颈部22例,颌面16例,胸部65例,腹部81例,四肢102例,脊柱11例,骨盆19例,外周血管13例。

患者受伤后来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时间为10 min~3 h,就诊时心跳呼吸停止2例,处于濒死状态13例,其余均处于休克状态。

2 急救措施   2.1 迅速判定、评估患者伤情 多发伤常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紊乱而危及生命,其早期处理包括急救、复苏、专科护理等一系列措施,无论哪一个步骤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2]。

因此接诊时要简单询问病史,根据患者的瞳孔、意识、呼吸、血压、脉搏、体位、出血等情况,初步、准确地判定患者的全身情况及致命的损伤部位和需要采取的紧急抢救措施。

2.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 休克严重多发患者生命的威胁最大,本组患者均处于不同程度的休克状态。

加快补充有效循环血量是抢救严重多发休克的重要措施[3]。

迅速建立双静脉通道,选用肘静脉或颈静脉,采用18~22号静脉套管针,保证大量输血、输液通畅。

在前30 min内输平衡液1500 ml,然后输入胶体,其晶体与胶体之比为3∶1,保证在短时间内能够增加胶体渗透压,以提高并稳定血压。

根据患者的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等调节液体滴速。

在建立静脉通道时要注重部位的选择,应避开伤肢。

本组36例患者就诊时血压均。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