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DVD摄像机系列] 佳能yh系列摄像机镜头

第一课 何为剪辑      面对越来越时髦的DV,许多新手总会感到无从下手。

PINNACLE STUDIO系列软件是目前市面上在易用性和品质之间平衡得很好的剪辑软件。

从这次开始,我们从零开始,教你用PINNACLE STUDIO 学剪辑

第一节课,轻海将带着大家,“穿过历史的海洋”统揽一下剪辑的全貌。

1新兵预备役:基础知识串串烧      对于DV剪辑而言,一般要分清拍摄的器材,格式,拍出来才能有针对性地编辑

如果你还不知DV为何物,如果还不知道怎么才能拍摄影像,又如果你手里有DV也懂拍摄,但不知道怎么将画面与他人分享,那么往下看,你一定能豁然开朗。

DV:   所谓DV,就是DIGITAL Video的缩写,中文是“数字视频”。

一般我们拍摄的影像分为“数字”与“模拟”两种格式

现在我们在市面上买到的DV都是数字格式,它的画质要比“模拟”的视频(大概是10年前风靡的格式了,古老原始)好很多,一会儿我们将说到的Hi8就是“模拟”格式

因此,如果你想弄个小电影或者家庭录像,直接选购一个DV最合适不过。

火线卡:   与DV相对应的是1394(俗称火线)卡,这是一个数据传输标准,被广泛应用到DV采集上。

一般情况下,这种卡是直接插到电脑主板上的,然后通过1394数据线与DV机连接,这样就可以轻松采集画质非常好的DV图像了。

DVD光盘摄像机:   适合家用。

买来可擦写的DVD光盘拍摄时机器边拍边刻录,一张DVD刻满了,放到DVD机里就能看。

一般家庭聚会,外出旅游,非常方便。

微硬盘摄像机:   这种摄像机使用一种体积非常小的硬盘作为存储介质,拍摄后不需采集,直接拷贝到电脑就能编辑

卡存储摄像机:   另外,还有一些机型,也能提供比较不错的摄像功能。

与微硬盘摄像机十分类似,区别是使用SD等常见记忆卡存储影像。

小贴示:   既然谈到素材的来源,我们常常会忽视诸如网络下载的短片,照片,或者电影大片的DVD,还有CD中的歌曲等等,但如果运用的好,它们都可以当做素材编辑进影片,而且很出效果。

2上阵三部曲:采集编辑,输出成片      基本概念扫荡清楚了,是时候进入关键的剪辑阶段了。

无论我们是抱着何种目的,要编辑视频短片,都离不开采集编辑,输出成片这三步。

就像一场战役一样,每个阶段都要打得漂亮,才能达到最终的“胜利之日”。

要知道,在专业领域,这三步可是分别由不同的公司负责的。

不过我们菜鸟不会也不必非赶上专业人士,充分使用PC里的软件就可以全程体验整个战役的乐趣了。

不过,就是很多PC的软件也各有侧重,也许不能全程体验。

当然,轻海我是不会乱推荐东西的,这次的STUDIO大学堂,不言自明就是一个五脏齐全的软件大解析。

PINNACL STUDIO一旦打开,非常醒目的就把三大模块:采集编辑,制作电影,罗列了出来。

想用哪块就用哪块。

不过先不要着急,我们必须先了解DV剪辑的一般工作流程,这样才不至于手忙脚乱,顾此失彼。

3采集战:      所谓采集就是把你所有需要的素材,全部输入到电脑中去,为后面的工作做好准备。

这就好像高考复习,我们在复习前,总要把所有的资料,包括参考书,作业本,课堂笔记等集中,按照科目和复习顺序分堆归拢好,然后按部就班的一科一科地开始学。

DV带需要连接1394(火线),就像翻录录像带一样,把磁带录进电脑。

而微硬盘与记忆卡,直接接一个USB的读卡器,复制,粘贴到电脑里就可以了。

还有一种现在很流行的玩法:DVD素材剪辑

无论是我们用DVD摄像机拍摄的素材,还是外面买的DVD电影光盘,都可以通过软件的DVD导入功能,采集进电脑。

当然,采集还有一层特殊的含义,就是如果我们全家出游拍了DV,回家想送给亲戚朋友们DVD光盘

这时是不需要“剪辑”的,可以直接把整盘DV带直接采集成DVD格式,然后刻出DVD盘来就可以了。

4剪辑战:      剪辑,是很多很多年以前,从电影发展过来的词汇。

简单地说,自从有了电影,导演们就面临着一个把成捆的“胶片”编辑成故事的问题。

想像我们家里拍的“乐凯”胶卷,拉直了,就是一个长条,里面好多小画框拍的景色,如果想把这些景色重新排顺序,那么必须要用剪刀把它们剪开,再拼啊摆啊的。

就是最开始的“剪开”和“编辑”简称“剪辑”。

剪辑,是DV后期编辑的核心部分,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下面这些技术,也就是“润色”。

MTV与背景音乐   有些人常常问,为什么看有些朋友拍的DV感觉很粗糙,而有些朋友的就“跟放大片一样”。

其实,除了拍摄的差别外,很多时候“粗糙”还与背景音乐有关。

不知道你注意看过电视台里的MTV没有。

其实仔细看,MTV大多数镜头都很空洞,没什么意思,但是在听着音乐,跟着节奏的情况下,就觉得很舒服,甚至会“喜欢到死”。

其实,在制作DV短片时,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为片子加上一个背景的音乐,行话叫“垫音轨”。

作用就是润色,烘托整个片子的感觉。

同时,对剪辑的节奏控制也很有帮助。

录制解说词   我们经常看电视,对于许多新闻或者记录的节目,你总会听见一个人絮絮叨叨给你说许多事,但你就是看不见他的脸。

这个人,俗称“旁白”,他的存在目的就是讲述一切该让观众知道的事情。

当你需要讲解清楚一些事情的时候,尝试使用这种“录制旁白”的方法,会十分方便。

上字幕的作用   上字幕,无论对专业领域,还是家庭短片,都十分重要。

我们生活在文字社会里,对于文字的敏感程度已经远远超过其他各种感官刺激。

我们看到一系列画面时,很可能无法理解画面的意思。

一旦画面上伴随着介绍性的文字,马上我们就能明白画面的意思。

比如全家去旅游,在编辑拍回来的DV时,每到一个景点就出现字幕介绍一下当地的地名,那么无论谁看,都会明白这一路全家去了哪里,简单明了。

模仿好莱坞:转场、特效   话剧我们都看过,几乎所有的话剧都是由一个个小的故事段落组成的,每演完一个小段,剧场就会把灯全关掉。

待灯光再次亮起时,新的故事就接踵而至了。

同样道理,很多情况下,为了看着舒服,我们需要把DV短片分成许多小段,各个小段落之间就需要有转场或者各种视觉效果作为铺垫。

而实际上,话剧舞台的黑灯,在视频上,就是叫做“黑场”。

可以说这是最为稳定舒服的一种转场。

5制作电影大决战: 家庭?娱乐?工作?      对于一部影片来说,在剪辑结束后,还有一个重要工序就是宣传和上映。

而对于我们菜鸟来说,辛辛苦苦制作一部短片,也不能仅仅是躲在家里“孤芳自赏”,我们还必须要把自己的短片制作成各种适合观看的格式,与亲朋分享。

不同用途:   家庭用:外出旅游,全程记录,一般很少需要剪辑,直接刻盘最为适合。

娱乐用:搞笑小短片归于此类。

而转换成最时髦的PSP或iPod格式视频,随身携带非常拉风。

工作用:出差需要记录的工作内容,比如需要记录考察路程,记录开会内容等。

偏重记录工作的细节,拍摄时如可能,最好加上解说旁白(可自录,也可拍时就在念叨)。

不同格式:   DVD、VCD等光盘格式:便于复制,体积小巧邮递方便,而且观看非常方便,有个DVD机就能播放。

wmv、rm、mov等网络格式:这种格式可以放到网络上,提供给全世界的网络用户下载观看,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适合宣传的途径。

回吐到DV带:这是所有输出格式画质最好的格式,基本上不会有画质的损失,留存时间也比较长。

非常适合以记录工作为目的的人。

说了这许多细碎的东西,有些朋友可能觉得多余,不过对于一些入门爱好者来说,这些东西整理一下放在一起,也许真的有所帮助。

好了,课间休息,下节课我们再见。

8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