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的食用价值 [药食两用说山药]

说起山药,您并不陌生,它既是食品,也是一味常用中药。

山药是一种缠绕草质藤本植物。

山药的药用部位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茎长可达2~3米,根直立,肉质肥厚,呈棒状,茎通常带紫红色;叶对生,叶形多变化,常为心形或箭形;花单性,雌雄异株,成细长穗状花序;原生于山坡、山谷林下,或溪边、路旁灌丛中或杂草中,现多为栽培。

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磺熏后,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用硫磺熏后,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

习称“光山药”。

山药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及须根痕;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微酸,嚼之发黏。

山药呈圆柱形,两端平齐,长9~18厘米,直径1.5~3厘米,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

山药主要含有皂苷、黏液       临床应用:   1.山药既补脾气,又益脾阴,且兼涩性,能止泻,用于脾虚气弱,食少便溏或泄泻,常与人参、白术、茯苓等同用,如“参苓白术散”。

2.山药能补肺气,益肺阴,故适用于肺虚久咳或虚喘,用于肺虚喘咳,可配伍党参、麦冬、五味子等同用

3.山药能补肾,且兼有固涩作用,用于肾虚遗精、尿频、妇女白带过多。

如“六味地黄丸”,即以本品配伍熟地、山萸同用,可治肾虚遗精;治肾虚尿频,是以本品与益智仁、乌药同用,如“缩泉丸”。

至于妇女白带过多,往往与脾虚有湿或肾虚不固有关。

脾虚有湿者,多配伍党参、白术、车前子等健脾利湿药同用;如白带发黄而有湿热者,应当加黄柏同用;如肾虚不固者,多配伍熟地、山萸肉、菟丝子等补肾收摄药同用

此外,用于治疗消渴证有效。

可因补气养阴而止渴。

多以本品1日250克,水煎代茶饮;也可配伍黄芪、葛根、知母、天花粉等同用,如“玉液汤”。

用法用量:   煎服10~30克,大量60~250克。

研末吞服,每次6~10克。

补阴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黄用。

山药养阴能助湿,凡湿盛中满或有积滞者忌服。

山药既是中药,也是美食,是大家熟悉的滋补珍品。

山药因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以及胆碱、黏液质等成分,能够供给人体大量的黏液蛋白质,对人体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防止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减少皮下脂肪沉积,避免出现肥胖。

平时可做醋溜山药、拔丝山药,也可蒸熟后蘸白糖吃,还可与红果(山楂)罐头搭配成一道凉菜,既开胃又爽口。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