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肩颈部肌肉起止点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艳杰 王升旭 李君 陈燕云 黄泳。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肩颈部肌肉起止点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方法32例肩周炎病人接受针刺肩颈部肌肉起止点治疗。结果32例肩周炎患者中,临床痊愈15例,有效11例,显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32例肩周炎病人治疗后的肩关节疼痛评分以及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1);且针刺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有特殊不适情况出现。结论针刺肩颈部肌肉起止点治疗肩周炎,能够有效干预肩周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促进其临床痊愈。

【关键词】 肩周炎 针刺 肌肉起止点

肩关节周围炎(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简称肩周炎,俗称凝肩。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以关节内、外粘连,而以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为其临床特点。肩周炎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有关肩周炎治疗方法颇多,诸如手法、理疗、药物封闭、运动疗法、针刺、火罐及小针刀等等,其中针刺疗法疗效肯定、经济安全,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本文报道应用针刺肩颈部肌肉起止点治疗肩周炎3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1 临床资料   32例肩周炎患者,来自香港天佑堂、昊域中医诊所(2006—06~2007—06),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肩周炎的诊断标准(1994)[1]。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35~75岁,平均(53.85±5.45)岁;病程最短10 d,最长36个月,平均(6.25±1.76)个月。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自愿参加临床观察,服从医生安排,并配合治疗和随访;③年龄大于30岁,小于75岁。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②久病体弱、严重神经官能症、精神病、痴呆、妊娠者;③年龄不足30 岁以及超过75岁者;④同时配合其他治疗者,或本观察开始前2周之内接受其他疗法者;⑤不能配合治疗、随访者。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结束颈肩部肌肉起止点针刺。将患者肩部功能障碍情况与肩颈部各组肌肉功能特点结合起来,选择下列肌肉中的某些肌肉起止点作为针刺部位:上中斜方肌、三角肌、大小菱形肌、肩胛提肌、冈上肌、冈下肌、大小圆肌、肱二头肌。   依据患者病情选取合适的体位,用0.30 mm×25 mm,0.30 mm×50 mm,0.30 mm×75 mm规格的一次性针灸针,穴位常规消毒,用单手、管针进针法(必要时配合提捏进针法)。临证时据患者体型胖、瘦及针刺部位来判断针刺的角度和进针的深度(若针刺背部,进针角度约为30~35°;一般进针深度约为1~2寸)。留针30 min同时加电针(疏密波),并配合使用远红外线照射;1次/d,连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配合适当的主动功能锻炼。   疗程结束后,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肩周炎疗效标准判定疗效[1]。治疗前后参照美国Mirchael Reese 医疗中心评分标准对肩部疼痛功能活动进行评分[2]。   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SPSS13.0 for windows ),对肩部疼痛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进行自身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观察其差异性。

3 观察结果   32例肩周炎接受为期10次的针刺治疗后,有15例获得痊愈,总有效率93.75%(见表1)。治疗后的肩关节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统计学处理表明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

表1 临床疗效统计(略)。

表2 治疗前后肩周炎疼痛功能活动的综合评定(略)。

治疗前比较,* P0.01。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