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体检人群舌象特征及其临床治疗

摘要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舌象特征及临床治疗

方法: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8F,]为观察组,选择非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

结果:对照组舌象特征为舌淡红而明润、舌苔薄白,苔质干湿适度。

观察组男性患者湿热阻胃证占39.5%,脾胃虚弱证占27.6%;女性患者肝胃不和证占38.5%,胃阴不足证占26.9%。

观察治疗2周后均有效。

结论:舌象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诊断重要组成部分,对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舌象特征;临床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由于长时间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等因素导致患者出现胃肠道动力障碍,排除胃肠道器质性损伤,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脘痞胀满、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12月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76例,女52例;年龄23~55岁,平均(34.6±1.3)岁;临床症状持续时间1~7 d,平均病程(5.5±1.2)d。

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12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6例,女62例;年龄21~58岁,平均(35.9±1.2)岁。

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舌象检查:嘱患者放松,自然伸舌,口尽量张大,从而充分暴露舌体

在检查的过程中防止舌体由于过度紧张、蜷曲影响正常舌色。

按照先舌尖再舌中,而后舌两边,最后舌根的顺序观察所有受检个体舌体柔软程度、舌质颜色、舌苔颜色以及厚薄等相关情况,并根??检测结果在舌象观察表中依据个体舌尖、舌中、舌两边以及舌根的顺序填写相应舌色、舌形、苔色、舌苔厚度、舌苔津液情况。

②辨证论治:饮食内停证患者给予保和丸以消食和胃、行气消痞;痰湿中阻证患者给予二陈平胃散以化痰祛湿、理气和中;湿热中阻证患者给予泻心汤合连朴饮以清热祛湿、和胃消痞;肝胃不和证患者给予越鞠丸合枳术丸以疏肝解郁、和胃消痞治疗;胃阴不足证患者给予益胃汤以益阴养胃、调和胃气治疗;脾胃虚弱证患者给予补中益气汤以补气健脾、升清降浊治疗

观察指标:①比较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与非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个体舌象特征。

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分析资料,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