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意拳梢节与根节力平衡|意拳

王芗斋老先生要求练拳要“用手把身子耍起来”。

笔者理解大意是通过练站桩、试力以身带手训练具备一定基础功后,转换成能手领身随,用手把身体劲反带动起来,用手臂梢节力领动身形能波浪起伏变化,把身体蓄力如弓满劲,用手臂梢节机关弹射出来。

如何用手臂梢节领动身形能波浪起伏变化?关键在于手臂梢节能与身外物用意建立起牵挂联系感,通过力点和身形力能连贯起来,起到平衡协调作用。

而多数人总认为手臂梢节力是身形力传导所至,能相互平衡是不可思议的。

意拳学妙在“意”字上有文章,首先在站桩、试力基础功中要求用精神假借、意诱导手臂梢节与身外之物有牵拉联系感,借用外力作用调动手臂梢节力与身形力相互平衡作用。

意拳之妙就是能用意与外界牵挂联系,借身外之力充实于自身,再通过手臂梢节更好地发挥作用出来。

能否用意借身外力,是意拳学中的关键学问。

意拳所求的作用力,犹如一部设计合理的起吊车,自身力调整配置平衡才能承受外力作用,达到整体相对平衡

人体手臂梢节身形根节要能有相对平衡力,关键是找好梢节身形根节平衡力点,才能使人体梢节根节有相互平衡作用力

手臂梢节作用力能变化产生力,是用意与身外物体牵拉而产生效应的,而后通过力点才能调动身形重心配置变化相应协调一致,达到梢节根节平衡效果。

这种效果不是一下求来的,必须通过站桩、试力训练有了一定基础功后,才能慢慢转换而来的。

大成拳前辈王选杰先生在讲学时言到“练拳不怕没有力,就怕你用力,在站桩、试力过程中从用意不力――到意力不分――意就是力也,才能求得力”。

以此阐明练拳过程。

用意与外界牵挂手臂梢节才能有力量;牵动身形起波浪,是通过站技击桩培养出来的,必须有正确的身形力学间架,才能得到好的浑圆力效果。

而站好技击桩中身形力学间架,要与人体自然的生理结构相吻合才行。

要站出人体能够有头领、腰挺、背圆、胯掖、膝顶、足蹬劲力来。

在拳学中身形力学架构原理喻之“扒墙观物”一词,描述人体在用手攀住墙头上,使身体扒在墙头上对外观望时,利用小臂杠杆原理手用力回缩,才能支撑身体贴于墙头上。

这时人体就自然会调整头有领劲,腰有挺劲,胯有缩劲,腿脚有蹬踏劲,人体各部位协调一致整体用力,才能稳定身体贴住墙头向外观物。

这是人体生理自然力的一种现象。

如果把人体生理自然力学原理用意移植运用到拳术技击桩中强化身体训练,就能更好地充实技击桩身形力学间架技术的稳定性。

人体生理本能的东西从桩功更好地发挥出来,运用于拳术中去。

这些内容是靠正确的站桩训练,用意念培养出与外界物体有牵挂感而产生的。

人体能形意统一,意能生力,然后手臂梢节身形根节力就能相对平衡变化。

通过站技击桩强化训练有了正确牢固的身形拳架力学结构后,还要进一步用意念刺激身形拳架能充分表现出动静、松紧、表里、虚实转换出强劲作用力,用来调整好手臂梢节身形根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互为的力学关系。

意拳学中好的内容,来自好的意境效果,在练功时要有:“神意自大,与外牵挂身形挺拔,松紧变化。

”的神形之韵味。

意拳练习时,能用精神假借,意念诱导使身体与外界之物建立起一种无中生有奇妙的牵拉联系感后,才能身形之力调动联系起来。

开始练习意拳站桩要重形轻意,先用似有似无之意试探能否与外界之物有牵拉联系感,然后慢慢调整成能用三分、四分、五分之意做出形意相合。

手臂梢节有力如牵牛之意,才能统一人体梢节根节力量相对平衡运用,这时在站桩、试力时,人体能欲行欲止,欲止欲行,动静相间,松紧矛盾变化,手臂梢节身形根节就能产生前后相引相争矛盾对应力。

反过来如果小臂梢节受力时,身形自然也能对应动荡起伏产生作用力,与手臂梢节能相引相争。

意拳“神龟出水”试力训练,是有助于身体柔化和手臂梢节相呼应产生对应力的一种功法。

用意与身外之物有牵挂联系后,使手臂梢节能始终保持有力如牵牛感,用外引力相对调动身形根节能前后相引相争,手把身形领动,调动身形动荡起伏运动,也就谓之“用手把身子耍起来”。

手臂梢节能与身形根节对应变化时,当手动身不动,身动手不动时就有了相互矛盾的前后二争力效果。

这时手臂梢节受阻力,手不动身必动,身不动手必动,一动一静相对应用,只有把拳劲练活,有巧劲,才能在搏击对抗中占有优势地位。

王芗斋老先生的拳学有它的系统性及自然发展规律,我们首先应从理念上宏观地对其内容能有所认识,才能步入意拳之门。

笔者对意拳学粗浅理解为:练拳贵在力均衡,劲持长杆挂龙灯;梢节根节蓄满弓,于外相联抡大绳。

用精神意境来把人体梢节根节平衡,能相互作用。

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望前辈及同仁指正。

(责编:高生)。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