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1指令在车削薄壁零件加工中的教学应用

摘 要:针对薄壁零件车削加工工艺特点,借助G71指令的切削功能特点,简化零件加工工艺,避免零件重复装夹误差和装夹调整,从而达到提高零件加工质量和效率。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薄壁调头轴向受力;变形   1 G71加工走刀轨迹示意图及程序格式   2 减少薄壁零件加工变形工艺措施   一般减少薄壁零件加工变形的措施有:分阶段加工;采用轴向切削加工;采用轴向夹紧夹具;增大装夹面积等方式来实现。

本文以上图为例,讲解巧用G71轴向走刀特点,工件受轴向切削力,达到减少工件变形目的。

针对该零件在教学中,学生一般工艺分析是加工左端Φ40、Φ55处,先内后外,调头加工右端装夹在Φ40处,为保证总长需平端面,这是由于Φ40处壁厚只有5mm,零件调头后切右端面时,受到径向力且夹紧处与受力点距离较远,致使Φ40处变形,若本零件是单件小批量生产,不适宜采用增大装夹面积和采用专用夹具等方式来减少加工变形,故出现这种情况只能通过改变工艺

教师一般采用先加工右端,但螺纹不加工到位,调头加工左端装夹在M40处,加工左端,切左端断面,保证总长及切削螺纹退刀槽,再调头装夹左端Φ40处,加工右端螺纹,使其在零件刚性良好时,把需要径向切削部位先加工完成。

这种方法,需要重复装夹,在加工过程中必须采用打表检测,才能保证零件形位公差,致使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要求提高、加工效率降低。

本文利用G71指令的轴向切削特点,只需在程序中作小小改变,就能避免上述问题。

3 编程实践   本文阐述的加工工艺和学生想的一样,先加工左端Φ40、Φ55处,采用先内后外、先粗后精,再调头加工右端,利用G71加工外轮廓时,将G71加工的外轮廓作一定调整,如图所示走刀轨迹及将平端面的工序并入车外圆的工序内,巧利用G71轴向走刀功能,简化加工工序,完成零件加工,提高加工效率,保证加工质量。

调头后编程原点设在左端,此时左端加工完成,假设剩下工件长度65mm,   4 结束语   实践证明,采取本工艺措施可以有效的解决薄薄壁零件加工变形加工精度不高、装夹复杂等问题。

利用数控机床G71指令特性,可以很好解决加工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产品加工效率、质量。

图中由于退刀槽距离装夹位置较近,故在切槽时,不会引起零件变形

参考文献   [1] 连苏宁.机械制造技术[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 谢骐.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问题的探讨[J].机床与液压,2007,35(3):223—224   [4] 许景芳.薄壁零件车削工艺[J].机械,2007(S1):3—4.   [5] 张伟.车工操作技能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