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农委蔬菜所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成绩突出,荣获2013年度省级先进荣誉

日前,全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郑州市农委蔬菜所在引进国外人才和技术成果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被评为2013年度河南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先进单位。

近年来,郑州市农委蔬菜所坚持同国际上知名科研机构和科技专家开展交流与技术合作,有力地推动了蔬菜所在蔬菜品种引进、配套技术研究推广、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多元发展,目前已和以色列农业部沃卡尼研究中心、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德国罗斯托克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10多家国际研究组织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先后聘请8名海外专家为蔬菜所特聘研究员。实施了河南省国际合作项目1项、河南省国际人才合作项目1项、郑州市国际合作项目1项。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建成的以色列新品种技术示范区,在我省开辟了一个向全国展示以色列新品种技术的窗口,使以色列新品种技术在我省落地并迅速推广。先后引进蔬菜新品种新材料70多个,筛选品种资源4个,引进先进实用技术6项。尤其是以色列的嫁接栽培技术,使黄瓜的采收期延长4个月,大幅度提高了我省蔬菜种植户的效益。承担着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等国家和省级项目20多项,承担着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两个综合试验站和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的研究任务。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撑。

郑州市农委)。

郑州市农委发出通知:

要求做好小麦赤霉病预防工作

通讯员 许刚。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暴发性、流行性、气候性病害,只要小麦抽穗扬花期遇2天阴雨、大雾或大面积露水天气,病菌就会集中侵染,引起病害大面积流行。后期连阴雨还会加重病情发展,不仅会造成严重减产,对小麦生产危害极大,还因病粒含有毒素,大量食用病麦将会造成人畜中毒。

郑州市气象部门预报,4月中下旬有3次比较明显的降雨过程,对小麦赤霉病菌侵染和流行十分有利,加之郑州市小麦品种对其抗性差,田间菌源充足,部分地区小麦群体偏大,小麦赤霉病郑州市流行的风险较大,如控制不力,将会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防控形势异常严峻。

目前,郑州市小麦陆续进入齐穗期,正是预防小麦赤霉病侵染的最关键时期。为此,郑州市农委发出通知,要求坚持“科学预测,主动出击,齐穗喷药,防病保产”的防治策略,结合小麦“一喷三防”,及早进行大面积预防,最大限度减轻其发生程度和危害损失,确保全市小麦优质丰产。

郑州市农委)。

郑州市农经工作会议召开。

通讯员 许刚。

5月5日,郑州市农经工作会在郑州市农委召开,各县(市、区)分管农经工作副主任、农经站长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了全省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并就规范合作社建设、农业领域非法集资、减轻农民负担等几个方面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对今年以来全市农经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在农经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统计数据,上报内容要不提条件、不找理由,按时完成;二是郑州作为省会城市,农经工作亮点要多打造,创新意识不够;三是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扎实做好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切实做到执政为民、服务群众。

会议还指出,2014年农经工作要拓宽工作思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合作社的质量,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严格落实各项奖补政策,按要求抓好转办件的落实工作,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前期筹建工作以及土地确权登记工作

郑州市农委)。

郑州市农委园艺站积极开展。

“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

通讯员 许刚。

目前,随着气温升高,小麦蚜虫、红蜘蛛和纹枯病等病虫害郑州市麦田不同程度发生。为指导农民科学管理麦田生产,自4月份以来,郑州市农委园艺站多次组织站有关包村技术人员到荥阳市豫龙镇赵家垌、兴国寺等村,面对面指导农民群众搞好以“一喷三防”为重点的麦田管理工作。他们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根据不同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对路的药剂,科学配方,确定合理剂量,快速准确开展防治行动。

为了给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保障,郑州市园艺工作站印制了1000余份《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宣传页发到群众手中,指导农民朋友做好“喷防”工作。同时又印制了100份张贴宣传纸在村民集中活动的商店、路口、村委公示栏等处进行张贴,使多数村民能够看到和了解“一喷三防”的技术要点,保证农民能够瞅准时机“对症下药”,确保今年小麦丰产丰收。

郑州市农委)。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