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

【摘 要】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

本文从素质教育的基本含义入手,浅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加强素质教育的措施。

下载论文网 /3/view—13033294.htm  【关键词】素质教育;重要性;措施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含义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义上本来就并非反义词。

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

我国教育发展正处在由全面普及向质量提升跨越的阶段,“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日益凸显。

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推动我国教育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

从单纯的知识传播,到知识能力的统一,最后到全面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上的重大飞跃,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特征是注重人的智慧潜能,将人作为主体并起主导作用。

素质教育对于现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有一定的遏制作用,能进一步的将教育全面发展落到实处。

素质教育是二十一世纪人才质量观的标志,是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核心内容。

现代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也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兴国必先兴学,强国必先强教。

社会各界都盼望能早日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方面,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差距,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造一批一流的创新型人才,才能抢占主动权;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加强素质教育的措施   (一)创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我们作为教育的主体,要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客观教育环境,构建新思维、新理念和新思想,将教育变化的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分析,准确的把握。

要改变老旧的观念,对未来的发展进行深刻的认识并准确把握,在不断创新教育教学观念这个前提下,从根本上保证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

人才培养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知识素质能力

知识包含了经验和理论素质,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和结晶;素质是人们在各种环境下,通过自身的认识,在实践中形成的稳定品质,它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能力则是一种心理特征,是成功地完成某?N活动的必需品。

人的能力通过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形成并发展起来,因此,教育目标的目标之一是素质素质是实施教育的基础和条件,面对不同素质基础的教育对象,不同层次的教育必然是不同的,所以依据不同素质基础的教育对象,素质教育也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内涵和意义。

(二)提倡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德、智、体、美等都达到一定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鼓励、发展人的天性,使每个人都能将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统一起来,继而完成人的终身教育

素质教育的主旨是全面发展,它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社会物质文化财富;丰富的物质文化条件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首先要转变老旧的传统教育理念、教学方法,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新时代的教育模式灵活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

教师自身也要有创新精神,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的知识,要多方位的完善自身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里素质等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式。

(四)建立健全素质教育机制   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传统教育模式,吸收和借鉴其源远流长的教育思想理论,把未来素质教育发展和社会发经济展相结合,为了素质教育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要不断创新素质教育的体制和制度,对于教育培养的模式和方案、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等,都要有组织有管理的进行修订,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教师队伍的结构和层次。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应用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新教学观念,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因材施教,加强学生的实践学习意识,鼓励学生深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融入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扩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多接触新鲜事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不断提升自身文化水平的同时素质教育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静.浅谈中学物理教学艺术与素质教育的作用[J].新课程(中学),2013(06).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