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多维度审视

刘鹏坤。

一、马克思主义视角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背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新形势下的时代要求。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变幻莫测,纵观世界全局,资本主义浪潮下世界局势一直是由部分发达国家为主导,治理体系不惜背离全球人类共同期望的美好愿景,随意更改国际规则,引起发展中国家的强烈谴责,在这场博弈中,中国及早看清世界局势并及时做出选择,在马克思主义深刻指导下,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大国风范,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充分向世界表明中国所坚持的立场是正确的。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源泉。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来源于马克思所提出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这种思想是基于辩证历史唯物观的指引,从生产资料出发,致力于全人类解放为奋斗目标,最终每个人都能实现发展全面而自由。在这一思想观的指引下,才有了体现中国智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新飞跃。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作了许多关于思想解放的著作,比如《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这些著作中,他们多次提到要构建共同体形态,包括自然形成共同体和抽象共同体,内容从人的生存和发展角度出发阐述了共同体形态,指出人类只有在共同体大环境下才能获得充分发展,实现相对自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居安思危,在人类社会发展大变革历史时期,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下,创造了新型社会价值观,向人类交出了中国答卷。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散发出中国光芒。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对人类社会总体发展规律的认可和把握,只有立足于自身,切合实际,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深入贯彻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才能展望未來形势。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处处彰显低调内涵,时刻洋溢文化底蕴。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就体现了我国倡导人类全面发展的道德情怀和人文主义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站在人类生存发展高度审时度势,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三)全人类共同自由发展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从建立初期到现在,始终为全人类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老一辈的领导人多次指出,中国是蛰伏的东方巨龙,迟早会醒来,也迟早该为世界做点什么。目前中国正在进入下一个历史转型期,是中国更接近世界、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新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应始终保持贡献理念,推动人类全球化发展

三、全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各国应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和谐发展理念,共同携手将国际社会打造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世界。加快步伐为将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真正共同体开辟新的发展之路。

(一)尊重差异和共识,聚焦发展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外交讲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全球论坛上强调要把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化到骨子里,世界各国坚持和平自主对话沟通,深入推进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减少相互猜忌、相互欺压现象,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互惠互利、互尊互爱,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衷,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努力创建更多各国利益的交汇点,扩大多国之间共同发展走向,深化同周边国家和睦相处,维护好共同利益。

(二)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是重要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强调要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打造和而不同的开放性交流趋势,全面践行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从多角度深入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范围内发挥的功能。在中外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提出以来,国际社会反响强烈,许多国家从观望到积极参与,已经有80多个国家加入到共同发展行列当中,使得全人类联系空前紧密,“一带一路”的提出是巩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功典范。

(三)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是大国担当。

当前世界局势正在发生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发展今后将何去何从?面对这一问题,各国都应成为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者,携手共同人类命运掌握到自己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直坚持“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的健康思想,牢牢把中国前途与世界命运紧密联系,顺应全球治理体系,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理念,并与世界大多数国家达成广泛共识,今后将一道为人类全面自由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