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实训基地教学与训练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1—000—01 毕业论文网   摘 要 本文通过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实训基地体操教学训练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梳理,通过研究并以平谷六中体操实训基地为例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通过研究表明,当前体操实训基地中存在着师资缺乏、教学时数明显不足、教学内容单调、场地器械设施严重不足、等等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体操实训基地的发展与完善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体操 实训基地 体操教学 体操训练   一、前言   体操一直是世界公认的体育运动基础项目,也是我国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体操教学在学校体育作用正在逐渐被忽视,这种情况令人担忧。

鉴于此,北京市各中小学准备筹建体操实训基地,不仅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还可以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青年体操运动员,北京市平谷六中就是这样一所学校,目前正在进行体操实训基地的建设。

但是目前该校的体操实训基地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本文通过对该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其他体操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二、研究目的   本文对北京市平谷六中体操实训基地体操教学训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找出体操教学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对其他体操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理论帮助,从而推进全国体操事业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研究期间采用文献研究法,分别从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知网中查阅了相关的杂志期刊以了解当前相关研究的现状,这些资料为本文讨论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思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依据。

专家访谈法:在研究过程中,对体操专项教师、教练以及学校的有关领导进行访问调查,就学校体操教学训练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访谈,听取和征求对本研究的意见和建议。

问卷调查法:在查阅大量文献和访谈后,根据本文研究内容特点,遵循体育科研方法,针对学校教师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设计了一套问卷,发放问卷40份,回收37份,有效35份,有效率为87.5%,从问卷的基本情况来看,满足课题研究的需要。

数理统计法:根据社会调查统计方法与统计学原理对咨询、调查、访问收集的各种有效数据,通过运用Excel等软件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   (一)体操实训基地的师资队伍情况   体育教师体育课的组织和实施者,学生生活和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育保健知识的了解,都是通过体育教师的讲解和教授来实现的,因此体育教师的情况直接地决定体育课的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通过调查发现,北京市平谷六中体操实训基地体育教师男女比例比较合理,体操教师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项师资紧缺。

(二)体操实训基地体操场地器材的状况   竞技体操项目一直是中学体操教学的主要内容,学校所拥有的竞技体操教学器材,是体操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直接影响教学内容的开展。

通过调查北京市平谷六中体操器材状况并不理想 ,硬件设施跟不上,导致体操四项的教学训练内容开展状况并不乐观,特别是体操凳与平衡木、山羊、跳箱、助跳板都没有,如此低的竞技体操器材达标率是影响体操四项教学内容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体操实训基地体操教学训练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北京市平谷六中体操实训基地体操教学时数明显不足,教学内容基本以广播体操、队列队形为主,而单杠、双杠、支撑跳跃等课程很少涉及;体操教学内容单调,教师、领导不重视,学生的体操学习积极性较差;体操教师没有定期接受与专项相关的培训的机会,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依靠讲解示范法,且大部分教师因为年龄、身体状况等方面原因导致示范能力较差,致使体操课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操训练时间比较充裕,训练内容以单杠、双杠、跳马、技巧为主;体操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升学,目的性很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较高;体操训练过程中保护帮助做的比较到位,学生受伤情况较少。

五、研究结论   (一)北京市平谷六中体操实训基地体操师资紧缺,特别是能够从事一般体操教学教师很少。

(二)北京市平谷六中体操实训基地体操场地器材不足,不能满足日常的教学训练

(三)北京市平谷六中体操实训基地体操教学情况不理想,学生没有积极性,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能力欠缺;训练情况比较理想,学生为了升学,训练的积极性较高,教练比较专业,训练中注意保护与帮助。

六、建议   (一)提高教师质量,加快引进专业能力较强的年轻教师

(二)加大经费的投入,保证日常体操教学训练的场地器材。

(三)提高体操教学教学质量,发掘新的体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体操学习兴趣,为训练队提供后备人员保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刘宗杰.对中国竞技体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19(02):4—5.7.   [3] 杜兆斌等.山东省普通中学体操教学现状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01):89—90.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