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先进集体申报材料_县商务局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商务局先进集体申报材料庐江县商务局于05年10月组建,作为县政府商务工作的主管部门,其职能包括原县经贸委的国内贸易和原县外贸局的对外贸易合作,增加了反倾销、反补贴与对外公平贸易保障的相关职能,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产业发展和行业服务四大行政管理职能。局内设人秘股、贸易发展股、经济合作股、建设规划股、市场管理股五股室;现有机关公务员16人(其中副主任科员5人、工勤人员1人)。全系统共有13个党支部,党员245名。

一、主要业绩 (一)荣誉表彰情况 1、200x年初,我县在流通业发展总量、市场体系建设、商业改革发展、市场流通管理综合考评中,名列省厅表彰的18个县(市)第9名;在利用外资逾千万美元的13个县(市)中名列第5位。2、2019年2月,召开的全省商务工作会议上我县商务局荣获2005年度内贸流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重点流通企业安德利贸易中心05年在全省县级商贸零售流通企业名列第一位,06年3月,中心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商贸流通重点扶持企业(全省仅10家)。3、2019年3月5日,由各镇县直庐江县商务局作为县政府工作目标责任部门,获县直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考评先进单位表彰与奖励。

(二)超额完成各项指标 1、利用外资工作全县利用外资企业18家,其中,农业型企业2家、工业加工型企业11家、休闲旅游服务业5家。主要出口产品有磁性材料、电子(元)配件、机电、纺织品、建材、非金属矿产品。112月,全县实际到位利用外资1404.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8.1%。

2、外贸进出口工作。外贸出口有实绩企业16家,获权企业24家。磁性材料、蜂产品、轻工产品、农副产品四大出口基地。据海关统计,1—12月份全县实现出口总额为1603万美元,同比增长21%,完成年度目标的82.2%;实现进口5万美元。3、 外经合作工作。据公安出入境管理处统计,1—12月,全县流出境外人员300人,其中出境至美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达70%,外出从业劳务、商务等生产经营行业人员270余人,占总人数的90%。4、内贸流通工作。2019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6﹪。流通企业安德利贸易中心05年在全省县级商贸零售流通企业名列第一位。1—12月,贸易中心实现销售额4.1亿元,同比去年上升30.5%。百货大楼完成1.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5.6﹪。5、市场建设工作全县05、06两年共配置乡级店29家、村级店110家,配送中心6个; 06年,建立大型农资配送中心1个,兴建乡级店13个、村级店32个。连锁网点遍布17个镇和60%以上的行政村。6、市场管理工作。肉品方面,立案查处10多起,依法捣毁私宰黑窝点4处;累计完成进点生猪75.82万头,病害猪检出率3.38%。成品油管理上,共清理整顿站(点)85个,限期整改与暂缓年审的21座、迁(改)建的3座。酒类备案登记,对照有关规定,目前已登记批发商5家、零售个体工商户50家,备案餐饮行业7家。7、 企业改制工作。系统内涉及改制企业共10家(外贸有七家公司)。迄今为止,已改制完毕的企业2家(食品厂、酱制厂),置换正式职工136人、离退休职工65人、遗属包养17人。8、招商引资工作。2019年共引进内资项目5个,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项目1个。项目投资总规模5600万元,12月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60万元,实现年任务的130.7%。

二、主要工作 (一) 有序推进商贸流通企业改革,探索并创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运营的新机制与新思路。按照成本统筹、效益兼顾、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企业改制工作规范实施。一是因企制宜,因势利导。针对各企业实际,因企制宜,适宜股份则股份、宜破产则破产、宜卖则卖。改制的10家企业中,整体出售的3家,采取依法破产的共6家;食品公司采取整体或分块出售形式。二是规范程序,按章操作。坚持民主决策与公开透明两项原则,以县委27号文件为准绳,切实维护国家、集体与职工三者利益,力求实现改制方案的民主化、资产变现的最大化、改制程序的规范化。三是优化环境,加强服务。全力实现改制工作的零干扰与改制进程的零障碍。四是创新机制,加快发展。贸易中心于2002年9月推行股份制后,去年租赁了原物宝家俱城5000平米经营面积,兴办大卖场。今年初还增资扩股,改建了面积达4000平米的鞋业专营商城。百货公司实施双置换后,兴建了万佳电器城、改建了老大楼,拓展城乡市场辐射面,开辟农村连锁经营。五交化公司筑巢引凤,以商招商,与江苏两位客商联合投资600万元,兴建营业面积达3000平米的服饰购物广场。

(二) 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核心,拉伸农村流通市场商业链,搭建物流配送新平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年我县被商务部和省政府列为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县。按照省厅市局的部署,我县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力争建立配送中心7个,乡级连锁店125个,村级连锁店202个,全县日用消费品和农资连锁店镇域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覆盖率达到60%。一是加强领导,严明责任。县政府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商务局拟定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例会制度;镇、村积极为市场工程提供宽松环境,做好用水、用电、用地等方面的协调服务。县政府拿出专项资金奖励、补助试点企业。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