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公路建设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二级公路建设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安全生产目标。

⑴无人身重伤及以上伤亡事故。

⑵无汽车行车责任重大事故。

⑶无等级火警事故。

2、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部设专职安全检查工程师,作业班组设安全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详见图10.1—1。

图10.1—1 安全生产管理框图

3、安全生产教育。

⑴工程开工前,对所有参加本段工程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组织学习交通部有关桥涵、道路等施工安全的规则、规定,并结合本段特点,制定安全措施,进行宣传教育。

⑵坚持每周不少于两小时的安全教育,由主管工程师或安全技术员针对当前施工项目,结合现行的有关规范,上好安全技术课。

⑶对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操作。

4、安全技术措施和保证制度。

施工场地布置应符合防洪、防水、防雷等安全规则,生产生活用房、仓库、氧气乙炔库、油库等设置应遵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并经业主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⑵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安全,每天有佩戴袖章的安全员值班,现场设"五牌一图"即:施工单位工场名称牌、安全生产纪律宣传牌、防火须知牌、安全无重大事故天数计录牌、工场主管理人员名单牌和施工总平面图。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主要通道口悬挂安全宣传标语、设置安全警示牌和警示灯。

施工场地道路平整、坚实保证畅通,运输车辆严格遵守公路交通规则,文明行车确保安全

⑷进入施工场地的机械设备必须悬挂"安全操作规程"牌,定人定期检查保养维修。

现场所有电器设备必须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金属外壳必须设可靠的接零、接地保护装置,变压器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⑹变、配电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房屋四周设排水沟,并保持室内干燥。房门要向外开,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⑺架空线路与地面的净高及临近建筑物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所有电力、照明线路的架设必须由电工按规定进行。

生产工人应掌握本工种操作技能,熟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认真建立"职工劳动保护记录卡"及时做好记录。

⑼门架、钢管、扣件、螺栓、钢丝绳、电力线等材料的质量都必须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⑽中小型施工机具,如电焊机、乙炔发生器等必须专人使用、专人保养,并挂安全操作牌。

⑾夜间施工配足够的照明,电力线必须由电工人员架设及管理,开关应防雨且安设牢固,并设有漏电保护器。

⑿对挖掘机、吊机及各种大型施工机械,使用前要认真检查,确认良好,并经试运转正常后,方可使用。承重支架、缆索等须检算合格后方可使用。

⒀起重作业前必须检查制动器、吊钩、钢丝绳等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严禁机械带病作业。起重作业中必须严格执行"九不吊、七禁止"的制度,确保施工安全

⒁火工品的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对火工品管理的有关条例进行管理,并到当地的公安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5、消防、治安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标志,危险作业区悬挂"危险"或者"禁止通行"、"严禁烟火"等标志,夜间设红灯警示。

⑵工地布置符合防洪、防火、防雷击有关安全规则及环卫要求。仓库、油库等设置遵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并经行业主管部门批准。

施工运输车辆必须严格遵守公路交通规划,文明行车,注意安全

⑷治安消防工作坚持"预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指导思想,加强施工现场的物资器材和机械设备的管理,防止物资被哄抢、盗窃或破坏。

⑸开展法制宣传和"四防"教育,项目经理部定期开展以防火、防盗为主的安全大检查,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健全现场保卫机构统一领导治安保卫工作。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见图10.1—2。

6、防洪措施。

⑴组建现场防洪抢险小组,随时待命,以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险情。

⑵雨季施工增派巡守人员,并设专人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及时了解洪水等气象灾害信息。备足防洪物资(如草袋、麻袋、草绳、粘土、片石等)及防洪机械(如抽水机、潜水泵等)。

⑶保证场内包括生活驻地临时排水沟流水畅通,并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及时疏通工程周围的既有排水系统,做好防洪排水工作。

7、安全技术检查制度。

⑴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现场安全检查;。

⑵作业组每星期一次安全检查;。

安全巡查组每日值班。

每次检查都必须做好记录,发现事故隐患要有专人负责解决,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图10.1—2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