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开发区管理形式创新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重点开发区管理模式优化探究  【第一章】我国经济开发区管理机制探析绪论  【2.1】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2】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概述  【第三章】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现行管理制度分析  【第四章】创新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系的建议  【结语/参考文献国家级开发区管理形式创新研究结语参考文献    结语    通过三十年多的实践证明,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改革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主要发展动力。多年来各国家级开发区通过对体制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了开发区管理体制,营造了更具竞争优势的综合投资环境,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还为我国其他的经济区域及行政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宝贵经验,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在新时期的不断改革和完善。而这种创新改革也将始终伴随着开发区在未来 30 年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本文在此本文在撰写过程中除了通过研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外,主要针对国内外 6 个开发区(或产业园区)开展了深入研究。其中国内开发区选择了第一、二批创建的国家级开发区,分别是天津开发区(管委会模式)、上海漕河泾开发区(企业模式)、和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区政统筹模式),选择这三家园区是因为上述园区均为较早建立、较早尝试不同运营模式的国家级开发区,且发展至今都成为我国比较成熟、成功的代表性园区,分析这三家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情况有助于较好地把握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总体现状。国际知名园区选择了爱尔兰香农(欧洲),美国硅谷(美洲)和韩国大德(亚洲)。完全意义上与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管理运营方式相同的国外产业园区很少,之所以选择这 3 家,主要是考虑地区代表性和持续发展的经验这两方面因素。通过对上述园区典型案例和国内国家级开发区发展实际的分析,及对开发区管理体制存在题的梳理,本文提出了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的目标和相关建议。同时,本文还存在了许多不足,特别是对管理体制创新的意义和制度保障方面的论述不够充分,对资料的梳理和对论点论据的提炼上缺乏整体性。这些都值得本论文在今后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何兴刚着。城市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10    [2]厉无畏,王振等。中国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    [3]张晓平。全球化视角下中国开发区的发展机制及区域效应。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3:158    [4]皮黔生,王恺。走出孤岛: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概论[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274    [5]朱永新等。中国开发区组织管理体制与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100—112    [6]闫国庆等。开发区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利学出版社,2006    [7]何增科等。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170—177    [8]金乾生。开发区创新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9]吴德进。产业集群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师荣耀。中国开发区年鉴—2012, 2012[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11]范柏乃等。高级公共管理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12]范柏乃等。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13]沈荣华等。地方政府改革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156—275    [14]崔会敏。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行政体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55—57    [15]何增科等。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170—177    [16]王秦丰等。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17]陈尧。当代中国政府体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18]姜杰。体制变迁与制度设计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9][美]彼得斯着,昊爱明等译。政府未来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5    [20][美]拉塞尔M林登着,汪大海,吴群芳等译。无缝隙政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1]阿尔佛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1—29.    [22]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贸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3]胡军。开发区政府行为的制度分析:对泰达管理体制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5,11    [24]潘波。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法律地位[J].行政法学研究,2006(01)    [25]桑东辉。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刍议[J].理论观察,2005,4    [26]张志胜。国内开发区管理体制:困顿及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2009(04)    [27]吴芳。开发区管理主体的法律定位[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    [28]郭小碚,张伯旭。对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思考和建议—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报告[J].宏观经济研究,2007,10    [29]王淑玲,王春玲,管泉。借鉴美国硅谷创新经验建设青岛蓝色硅谷[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3(3)    [30]孙洪峰,陈德胜。硅谷、筑波和新竹三个高新区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6(13)    [31]万华。国外高新区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工作导刊,2002(21):42—43    [32]杨明瑞。国外高新区管理模式与体制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02)    [33]王伟,章胜晖。韩国大德研究开发特区的投融资环境与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2):56—59    [34]代帆。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4):39—42    [35]许耀桐。与其零敲碎打,不如通盘规划 英法美大部制改革路径借鉴—大部制改革路径探析[J].人民论坛,2013(09)    [36]沈荣华。国外大部制梳理与借鉴[J].中国行政管理,2012(08)    [37]罗重谱。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政策演进、实践探索与走向判断[J].改革,2013(03)    [38]马小芳。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J].经济研究参考,2014(46)    [39]张俊。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 再造开发区发展新优势(代序)—第三届东方行政论坛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讨会观点综述[J].东方行政论坛,2014(0)    [40]Zhi—bin ZhangAn—long Shi.Development Zones and Evolvement of Urban SpatialStructure [J].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1, (11):1529—1534.    [41]Pak,AF.Majd.Integrated coastal management plan in free trade zones, a casestudy[J].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2010(2)    [42]Fujita,MZP.Krugman.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Past, present and the future[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 2003 (1)    [43]任浩等。2013 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 100 强产业园区持续发展指数报告[R].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51—52,100,167,177,183    [44]周晓燕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R].2014    [45]中共中央、国务院。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R].1984—5—4    [46] 杜尚泽。习近平参观考察爱尔兰香农开发区[N].人民日报,2012—02—20(1)    [47]张高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N].人民日报,2013—11—20(3)    [48] 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11—12    [49] 国 务 院 办 公 厅 关 于 促 进 国 家 级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转 型 升 级 创 新 发 展 的 若 干 意见。2014—11—21    [50]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关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02—03—05    [51] 商 务 部 .2014 年 国 家 级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主 要 经 济 指 标 情 况[DB/OL].2015—05—29    致谢    当终于完成论文写到此页时,考研备战和三年学习生活的点滴不禁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很荣幸能成为湖南师范大学的一员,也很庆幸自己能有这样一段丰富的研究生经历。    选择以通过公共管理的视角探讨开发区问题作为我论文研究方向,是对我曾经从事了 8 年的开发区管理工作的一次总结。整个论文的完成过程,也是我回顾、梳理、学习所收集的工作资料的过程,使我对开发区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此,我要感谢曾经工作岗位上的领导对我的培养和指导。由于新的岗位工作时间不固定,任务繁重,客观上造成了论文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也是我毕业论文的一个不小的遗憾。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彭定光教授,感谢彭教授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最后,感谢我的家属对我学业和工作的支持,感谢三岁的女儿陪我完成学业,感谢奋斗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研究生班的同学们。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