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决策的道德风险缓释

摘要:商业银行道德风险主要来自交易信息的不对称

因此,只有最大限度减小信息的不对称,才能达到规避、防范、控制和化解道德风险的目的。

信息的不对称不必然带来道德风险,而完善的制衡机制和监督机制,才能够有效的避免信息对称被利用诱发道德风险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审批决策 道德风险 缓释   一、审批决策中的道德风险表现   在西方经济学经典定义中,道德风险是指在交易后买方比卖方掌握更多的信息而对市场机制造成的破坏。

市场经济中,交易双方在交易后,卖方因不能掌握足够的信息去监督买方的行为,买方存在以违背道德规范、损害卖方的利益为代价,追求自己的利益的最大化的行为。

此种行为,完全破坏了破坏市场经济中整体福利最大化的原则,使整个社会资源无法实现最优配置,整体社会的福利不能得到改善,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推而广之,国内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决策的过程中,同样存在买卖关系,不可避免的存在道德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借款主体和审批决策人员道德风险

借款主体风险是指借款人向商业银行提供的资虚假、片面的融资信息,使商业银行在初始判断上就不可避免的承担风险;审批决策人员道德风险是指审批决策人员与借款主体故意串通,有意识隐瞒信息,特别是负面信息,为获得个人利益而损害银行利益;或者调查浮于表面、工作流于形式,使得本可以了解到的信息不能及时传达,而给银行贷款带来的决策风险。

因此,需要完善的信贷制度、提高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自身素养等来规避。

二、审批决策中的道德风险成因和表层缓释   由于产生道德风险的根源在于信息对称,但信息对称并不必然导致道德风险,两者不互为充要条件。

完善的制衡机制和监督机制,可以避免信息对称被利用诱发道德风险

在贷款审批决策活动中,制衡机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审批决策要有依据;二是依据的建立要由独立于审批部门之外的机构来制定;三是审批决策工作要专业专注。

监督机制是指“有惩有奖”,即:对审批决策人员的审批活动是否符合相关依据,对审批决策活动形成决策失误后的责任追查和处罚机制,对出色完成审批工作的人员的建立奖励机制。

此外,应该关注到审批决策人员的收入水平和待遇应该给予足够关注。

只有审批决策人员拥有良好的待遇,且违规后的高成本付出,两者形成的巨大反差所产生的威慑力量,会使审批决策人员自觉抵制以道德风险的代价的非法收益。

三、道德风险的深度缓释   审批商业银行决策中是核心权利,欲要将核心权利关入牢笼,仅仅依靠权利控制人的自身素养远远不够。

整个的权利制衡监督机制是深度环节审批决策道德风险的利器,也是目前整个国内商业银行的短板。

1、“审贷分离”制度将贷款经营和贷款审批决策初步分离,形成最初级的部门制衡   身目前国内银行最主流的“审贷分离”制度的工作流程是:前台经营部门独立经营,提出项目意见,后台审批部门独立决策,给出项目是否给予信贷支持的最终意见。

虽然上述方法能够在商业银行的前后台形成制约,但从本质上讲信贷审批的制约机制仍未完整的建立。

2、对审批决策部门的外部机构制衡   设置独立的审批部门是革除弊端的捷径,设置独立于信贷部门审批部门是银行降低道德风险的基础保障,审贷分离是现代商业银行信贷流程中的必需原则。

针对审批决策部门这一商业银行最有权利的部门,仅仅依靠部门内部的自我约束和审批人员的个人素养很难达到深度缓释道德风险的目的,因此需要另外设置新的有效制衡机构来约束其行为,使得审批决策部门行使权利时,能够有效保证项目审批决策的客观、公正、科学,能最大可能使决策的接近最优解,而这是恰恰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薄弱环节。

同时,有效监督是在审批决策机构完善的情况下,避免审批决策道德风险的最后环节。

即通过强有力的监督工作,用监督所形成的威慑力量来制约审批决策人员的行为,避免“小团体利益”给商业银行的整体利益带来冲击。

3、道德风险深度缓释的设计原则   道德风险深度缓释应遵循的原则是:分工责任明确,办事效率优先,部门制衡有力,监督管理到位。

首先,在贷款项目审批决策的流程中,必须明确责任,权利义务边界模糊,制衡机制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就没有基础。

其次,贷款项目的后台决策归根结底为商业银行的前台市场服务,商机转瞬即逝,客观要求审批决策“稳、准、狠”, 所以道德风险制衡和监督应兼容效率。

最后,在审批决策机构完善、内部制衡有效的情况下,强有力的监督是避免道德风险的最后防线,即通不间断的监督工作,使得审批决策部门及其人员的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4、深度缓释机构设置   综合的解决方案是:站在整个审批决策流程的高度来从顶层进行设计:对于审批决策的机构设置,必须做到有效制衡,项目贷款审批决策时权利的核心,但审批决策不能是单一机构完成,而是多机构共同参与;要做到责任明确,须明确分工,责任量化;监督机制则是道德风险防范的最后环节,也是最重要环节,应直接隶属于监事会或董事会。

完善高效的审批决策机构应包括独立的政策法规制定机构、独立的审批决策机构、独立的后评价与审计机构等,独立的审批机构是整个决策机构的核心。

此外,建立完备的兼职审批人员库,采取标准化的审批人员资格认证,大容量的审批人员库会加大向审批人员进行游说的难度和成本,从一定程度上堵截了审批决策人员与贷款主体的故意串通,有效的遏制了审批决策人员的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周好文、何自云 商业银行管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违规违纪案例与分析 中国方正出版社   [3]安养东 陈 玮 加强评估工作 防范信贷风险 农村就内容研究2009年第3期   (责任编辑:祁彩云)。

8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