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2180例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方法:利用微波的高热效应使蛋白凝固原理治疗慢性宫颈炎,对我院近8年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180例慢性宫颈炎微波治疗1次后痊愈2169例,占99.5%,总有效率100%。11例经二次治疗后痊愈,痊愈率100%。结论:①微波作为物理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仪器,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携带,操作简单安全,术中无烟尘、无刺激性气味等优点。②微波定向发射,定位准确,不易损伤周围组织。③微波具有封闭小血管功能,止血效果好,创面干燥,无需缝合,且愈合后局部无瘢痕。④病人无痛苦,乐于接受。⑤适宜基层医疗机构妇女病普查普治时推广使用。   关键词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治愈率;副作用   慢性宫颈炎是育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由急性宫颈炎治疗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常见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部分患者可无急性宫颈炎病史,直接表现为慢性宫颈炎我院自1997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共218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年龄:我院近8年对门诊和妇科普查中发现的慢性宫颈炎患者2180例进行了微波治疗,其中年龄最小21岁,最大50岁,平均38.2岁,高发年龄为35岁~46岁。病史最短1年,最长9年。

1.1.2 症状:阴道分泌物增多1312例,占60.2%;腰骶部疼痛、下腹坠痛410例,占18.8%;尿频、尿急63例,占2.9%;不孕155例,占7.1%;综合症状240例,占11%。   1.1.3 病理:宫颈糜烂1916例,占87.9%(其中按面积分:轻度190例,中度1216例,重度510例;按深浅程度分:单纯型522例,颗粒型892例,乳突型502例);宫颈息肉159例,占7.3%;宫颈腺囊肿105例,占4.8%;2180例患者常规宫颈刮片行细胞学检查均为Ⅱ级以下,有异议者做阴道镜检查无异常后再治疗

1.2 方法。

1.2.1. 治疗时间选择在病人月经干净3d~7d进行,术前准备嘱病人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阴道、宫颈,干棉球擦拭净宫颈粘液。将微波预热后,调节输出功率至40W~55W,先将治疗探头触及糜烂面,脚踏启动开关,随即可见探头触及之糜烂组织发生黄白色凝固变性,然后滑动探头继续治疗直至整个糜烂面呈均匀变色凝固。手术时以宫颈暴露充分及操作方便部位开始,一般多从宫颈外口并深入3mm左右,依次由内向外滑动治疗,并根据病变深浅掌握治疗深度。尤其对宫颈外口及有皱折处应治疗时间略长。整个治疗范围应超过正常组织界限1mm~2mm。手术结束后宫颈创面呈浅锥形。   1.2.2 治疗宫颈息肉时多以单探头从根部打掉或直接用卵圆钳取下息肉后再以探头触及其根部使基底部完全凝固为止。   1.2.3 治疗宫颈腺囊肿时用针状探头直接刺入囊中,先使囊液凝固并拔出凝固液后,再以探头治疗囊壁,使整个囊壁凝固破坏。

1.3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子宫颈创面完全上皮化,新生的鳞状上皮碘试验着色。有效:宫颈糜烂面缩小Ⅰ度及以上。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或宫颈糜烂面缩小不足Ⅰ度。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