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例妊娠晚期出血的护理

【关键词】妊娠晚期出血护理体会 妊娠晚期出血是产科急症,发生的原因有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胎盘边缘血窦破裂、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等。

临床上常见的主要有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一旦发生,如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威胁母儿生命。

我们科于2007年1月—12月收治了17例妊娠晚期出血患者,其中胎盘早期剥离2例,患者在严密监护下顺利分娩,除1例胎死宫内,另1例胎儿存活。

产后阴道流血不多,产褥期正常,一周后出院。

前置胎盘15例,其中妊娠小于36周有6例,在严密监护、备血、术前准备,抗炎的情况下,给予期待疗法维持到37周以上。

妊娠37周以上9例,在止血、抗炎、控制宫缩后给予时处理,由于采取了良好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心理护理 妊娠晚期出血患者多为急诊入院,尤其是夜间入院的患者,担心医院医生、护士人员少,害怕无人管,患者及家属多有恐惧、紧张、害怕心理,担心孕妇及胎儿有危险。

针对这一心理,我们首先做到稳定病人情绪,使其有安全感,并立即给予听胎心及必要处理,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安慰解释工作,消除他们的紧张、恐惧情绪,减少家属的担心,做好宣传工作。

所以,在护理工作中,护士的一言一行对病人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效果,我们要以诚恳的态度对待病人,使其精神和情绪保持最佳状态,体贴安慰病人,避免给病人造成紧张心理。

2临床护理 2.111例妊娠晚期出血患者妊娠在37周以上,对这11例患者在止血、抗炎、控制宫缩及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后,给予终止妊娠

除2例胎盘早期剥离患者阴道分娩外,9例前置胎盘患者均为剖宫产术结束分娩,并于术后做了相应护理

2.1.1观察生命指征: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如有烦躁不安、口渴、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脉搏快细弱、血压下洚,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抗休克处理。

2.1.2阴道流血:由于胎盘附着处于子宫下段或宫口处,因此处肌组织菲薄,收缩力较差,而胎盘剥离后血窦一时不易紧缩闭合,易引起术后流血,于术后24小时内,2—3小时观察子宫收缩一次,并注意阴道流血量,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及早发现失血性休克。

2.1.3做好会阴护理: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碘伏消毒二次,注意观察恶露的量、色味、防止逆行感染。

2.1.4做好卫生宣传工作,向患者宣传预防妊娠晚期出血的知识,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心情愉快并保证充足睡眠,以利于体力的恢复。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