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遇•保护•利用

湖南花鼓戏湖南本土剧种中最为重要且流传最广的一个。作为湖湘戏曲文化中典型的俗文化形态,它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一种独特的湖南本土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非遗”现状和花鼓戏境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它以非物质形态存在并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它与其他文化遗产有区别也有联系,是一种动态的活的遗产。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坚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战略高度,详细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以及它所涉及的范围。地方戏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戏曲剧种都有着自己的民族和地域特征,在思想上、艺术上也都打上了特定民族、特定地域的印记,比如湖南花鼓戏

花鼓戏作为一种为湖南本土普通民众所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民间戏班通常是几个人、十几个人组成一个小型的草台班子。他们游走在田间地头,走到哪唱到哪,为老百姓的婚丧嫁娶助兴。因此,在田间地头搭台看戏是农民最熟悉也最喜爱的观赏模式。这种观赏模式也是最广泛最亲民最有效的传播方式,花鼓戏艺术生命正是在这种看似松散,实则紧贴百姓生活的传唱过程中延续着它温润的血脉,并出现过鼎盛的辉煌。

然而,势不可挡的城市化进程,推动着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一种新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开始取代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歌舞厅、流行音乐、电视、网络这些现代城市化生活的娱乐和休闲方式,对本土的传统艺术尤其是戏曲艺术造成了巨大冲击,致使民众欣赏口味转变,花鼓戏的观众日渐稀少,以至于大量的剧团解散,演员转行,剧种日益萎缩,其生存的空间日益狭窄。在这种情况下,专业剧团大多进行行政慰问演出,日常性的商业演出很少,而民间戏班的境遇则更令人担心:一般就是十几二十个演员组成一个戏班,租一些废弃的场地搭台演出,全凭观众的自愿获得不固定的费用。他们凭着对这份艺术的执着,苦苦坚守在底层。问题还在于,花鼓戏多是师徒口传心授,大部分传统剧目由于长期没有演出,其表演艺术手段、创作手法、剧种特色等都难以更新。趋于老龄化的队伍结构也严重制约了剧种的创新和发展,甚至随着名老艺人相继辞世,一些优秀剧目和唱腔面临失传。

尽管如此,民间戏曲毕竟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它是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方式、个性、审美习惯的综合显现。在当下的文化生态中,如何对这种承载了地域文化精髓的地方戏曲进行保护发展利用,并让其再次焕发出艺术活力,是传统赋予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使命和职责。随着包括湖南花鼓戏在内的众多地方剧种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对地方戏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逐渐成为戏曲研究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在保护利用和在利用中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因为受人类社会结构和环境改变的影响,以及本身存在形态的限制,其社会存在基础日渐狭窄的现实处境便成为保护利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著名艺术学者江学恭先生认为“作为一个正直、勇敢的戏剧工作者,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不必讳莫如深,也不必忧心忡忡,更不能病急乱投医,而应该居危思变,化忧心为动力,大胆革新创造,从而开创戏曲艺术的新局面。”①因此,对湖南花鼓戏实施保护利用,虽然见仁见智,但笔者以为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在保留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创作符合当下文化生态的新剧目湖南花鼓戏传统剧目经历了一个从起步到成熟的漫长发展过程,期间不断吸收民间艺术和其他剧种的养分,题材也从简单的劳动和爱情生活片段扩展到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各个时期的剧目随着时代的发展明显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它们大多短小精悍,喜剧色彩浓厚。剧中的人物身份也涉及底层的各个领域,有《张先生讨学钱》中的下层知识分子;有《刘海砍樵》中的砍柴樵夫;有《打铁》中的小手工业者;也有《补锅》中思想落后的妇女等等。在电影、电视等新兴娱乐手段不断边缘化传统戏剧的今天,湖南花鼓戏应大力发扬与时俱进的传统,创新剧目,以适应当下大众的情感和审美需求。

昆曲《牡丹亭》就是一个经典剧目创新的范例。《青春版<牡丹亭>》在昆曲的内容和形式上做出了相当成功的尝试。它结合现代语境,在文本改编和舞台呈现两个方面对原剧进行再创作。一方面,作品牢牢把握柳杜二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这一忠贞爱情主题,加强抒情性与戏剧性的融合;另一方面,运用现代舞台的各种手段,从布景、化妆、服装、音乐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完美地体现出了古典与现代审美的结合。湖南花鼓戏的创作者们其实也在进行探索,并且初见成效。2012年,湖南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策划实施近三年、总投资近3000万元打造的一部都市化、国际化的魔幻音乐剧《新刘海砍樵》成功上演。该剧不偏离花鼓戏的核心,保留原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以及刘海哥和胡大姐的经典比古调对唱,却又加入了通俗、民族、摇滚、RAP等音乐形式,以及街舞、踢踏舞等时尚舞种的元素。在剧中,观众可以看到弥勒佛唱摇滚,蛤蟆精跳踢踏舞,狐狸精变魔术、跳爵士舞等诸多有意思的情节。用现代艺术形式承载传统戏曲精神,是湖南花鼓戏剧目创新的一个有益尝试,应该在这方面继续探索并不断发展

2. 注重文化普适性,强调民间文化特质。从花鼓戏本身来讲,它是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若即若离的民间文化形态。花鼓戏的孕育、发生、发展和递嬗都是在民间实现的,它有赖于传统湖湘文化的民间化和世俗化传播。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花鼓戏反映的就是他们关心的社会生活,展现的是他们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取向与价值观念。故,花鼓戏具有浓烈的民间文化情怀。由此不难理解,《沙家浜》何以在其他“样板戏”逐渐消亡的时候至今仍为大众所喜爱并广为流传,就因为该剧既简单诠释了现实生活,也蕴含着的民间文化形态的最稳固的群众基础。《沙家浜》是在地方戏《芦荡火种》基础上改编的,保持了许多传统民间艺术的特点。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诸如“一女三男”喜剧情节模式的民间隐形结构,正是这种民间文化无孔不入的生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作品的艺术魅力。②。

要想获得长久的艺术生命,花鼓戏的创作必须把握一个根本,这就是踏踏实实地反映民众的生活与情感,真切地塑造贴近生活的人物。事实上,戏曲舞台上的任何一部剧目,只要它能够真正让观众体会到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人生故事和情感生活,使他们获得感动,这样的艺术作品就一定是能够立得住的优秀剧目。在这个意义上,花鼓戏不仅是艺术,更是普通民众的精神家园。

3.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对外交流;改变传统单一的传播途径,建立适合市场发展文化机制。曾几何时,花鼓戏是湖湘文化的名片,湖南省花鼓剧院编排的现代戏是文化部表彰的全国编演戏曲现代戏成绩卓著的十个团体之一,其创作的剧目曾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近年来,各地方剧种风光不再,湖南花鼓戏却一直坚韧地寻找新的契机,注重对外交流。2000年,该剧院又携一台小戏赴台湾参加“两岸小戏大展暨学术会议”,载誉而归;2001年10月,经典名剧《刘海戏金蟾》远赴瑞典、丹麦进行文化交流演出,获得成功。在交流的过程中,推广湖南花鼓戏,让更多的人领略它的魅力,与此同时,也能吸收和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元素,为我所用。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2012年4月18日,“湖南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正式授牌成立。“中心”明确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工作方向,以“出人出戏”为目的,以此来正确处理花鼓戏保护利用的关系。这标志着国家对湖南花鼓戏的重视。在有效的行政力量支持下,合适的剧院经营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机制等都将逐步建立。但这都是借助自身发展在市场推广方面做出的成功尝试,毕竟影响的范围有限。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而言,我们应改变传统单一的传播途径,利用电视和网络新媒体进行推广,将花鼓戏纳入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视野,努力使之成为一张新的“文化湘军”名片。同时,也应借力湖南卫视等地方强势媒体进行大力推广和宣传。比如,河南卫视的《梨园春》自1994年创办以来,成功摸索出了一条现代电视手段和河南传统戏曲有机结合的道路,平均收视率基本保持在18.6%左右。那么,湖南的省市电视台能不能借鉴这一成功经验,制作一台有地方特色的戏曲栏目,以打擂、比赛的形式从民间选拔戏曲人才,或者邀请一些优秀的剧团来演出呢?这既给戏曲表演和爱好者一方展示自己的舞台,又能利用电视传媒最大范围的覆盖受众,最终使包括湖南花鼓戏在内的地方戏曲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湖南卫视开辟了以“超级女声”、“快乐男声”为代表的一系列选秀类节目,带来了草根娱乐的发展,也最大限度的让观众参与到节目当中来。其实,花鼓戏的热爱和传承者也大多在民间,如果媒体能策划一档专为花鼓戏爱好者展示自身技艺的节目,一定会吸引众多参与者,也能更大范围地引起广大百姓对花鼓戏的再次关注和喜爱。

4. 学术界应该更多地关注湖南花鼓戏的理论研究与发展。对作为民间重要艺术形式的传统戏曲,除了要在实践上对其保护利用做出努力外,对其理论和审美价值的确认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与对其他任何一种艺术样式的承认和研究无异。同样,花鼓戏作为湖南本土最具影响力的传统戏曲,它也有着丰富的创作实践、独特的思想价值和艺术形式。以江学恭先生为代表的研究者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敏锐地关注到了地方戏曲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严峻处境,并从源流上探讨了湖南戏曲的发生发展状况。③可惜后来这样的关注和研究太少了,学术界并没有形成湖南花鼓戏研究的整体氛围和群体。真正系统研究湖南花鼓戏的文章和论著可谓凤毛麟角。就目前来说,从源流、现状、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等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研究湖南花鼓戏的《湖南花鼓戏研究》④一文是近期比较重要的代表作。湖南花鼓戏要想获得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和推动力,就必须解决理论与实践发展严重失衡的问题。我们期待更多的学者将目光投向这一研究领域,为花鼓戏保护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持。

深深根植于民间的湖南花鼓戏,必须保有最淳朴的民间文化形态和天然的底层情感基因,这是它艺术生命的来源,抛弃了这些优良传统,就丧失了发展的原动力;而现代审美观念的融入,新的传播和推广方式的运用,则是湖南花鼓戏能否在文化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找到传承和超越这二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将是湖南花鼓戏保护利用过程中的一个长期课题。

注释:

①江学恭:《正视现实 化忧心为动力》,《上海戏剧》1985年第3期。

②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168页。

③江学恭:《源远流长的湖南地方戏》,《湖南档案》1996年第6期。

④谭明真:《湖南花鼓戏研究》,2007年曲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本文系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招标课题“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戏)的保护利用”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法学院)。

责任编辑 杨晓澜。

1 次访问